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3 毫秒
1.
我国法官选任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法律是靠人来执行的,司法的权力如果经过无知和盲从的非职业者之手,那么再神圣纯洁的法律也都会变质。” 经过二十余年的司法改革,我国的法治状况已经有了的长足的发展。但历史和政治体制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司法人员的低素质而导致司法不公正和司法腐败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司法的形象和权威,无法与繁荣发展的市场经济和诉讼的繁多复杂相适应。法律界于是开始把关注的视角从法律制度和法律技术层面的变革转向司法主体—法院及法官制度的变革。手握司法权柄的一个个具体的法官是司法公正和司法效率的最终实现者,因此如何建设一支适应现代法治要求的职业化法官队伍成为新世纪司法改革“公正和效率”主题中的焦点,而法官选任制度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起点和守护神。科学合理的法官选任制度的构建无疑将对整个司法改革起到重要的作用,尽管它必然离不开外部政治体制配套改革和内部其他法官制度改革的支持。本文拟在探讨法官选任制度的意义及现代法治对法官素质要求的基础上,对我国法官选任制度与国外法治发达国家法官选任制度进行比较,进而对我国法官选任制度改革中一些具体制度的改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现如今,中国法官选任制度在司法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面临着诸多问题,而现代法治国家大多强调通过培养高水平、高素质的法官队伍以寻求司法公正,但诸如法官准入门槛过低以及法官选任机制不科学等问题依旧存在.在谈及法官选任制度时,我国应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以我国现实情况为出发点,以外国经验为借鉴,建立独树一帜且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官选任制度.因此,提高法官任职的最低学历条件,重视法官的法律职业经验等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3.
法官选任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建 《法学杂志》2004,25(2):73-75
法官选任是法官职业化的第一块基石。目前我国的《法官法》并没有完全构建起符合法官职业特点的法官选任制度。法官选任制度的构建必须处理好其与党管干部原则之间的矛盾,建立与公务员制度并行的公开化的提名和选任制度。建议成立法官选任委员会专门负责法官选任工作,建立由法院院长、司法行政长官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名提名的社会化提名制度,从社会上直接选拔和任命法官,建立社会化、公开化的法官选任机制。  相似文献   

4.
以法官独立为核心 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司法公正是人类法制建设中永恒的话题,法官作为司法公正的主体,对司法公正的实现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其关键问题就在于如何构建现代化的法官制度。目前我国司法活动中出现司法不公、司法腐败、司法缺乏公信力等种种问题,无不与法官制度不健全、法官独立地位的缺乏有着重大的关系,故以法官独立为核心,推动我国法官制度的现代化,已成为目前我国司法改革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司法独立是保障司法公正的必要前提,这已为人们所共识。司法公正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也不…  相似文献   

5.
随着司法改革的深化,法官的素质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并成为推进司法改革的热点和难点。要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制国家,就必须建设一支清正廉洁的高素质的法官队伍,廉洁司法是法官职业化建设必备的基本素质要求,而建立相应的保障制度也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刘国华 《行政与法》2006,(9):112-113
2002年7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加强法官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法官职业化的目标,而法官职业化目标的实现,最关键的是改革和完善现有的法官选任制度,把真正高素质的法律人才选拔到人民法院。因此,提高法官任职的社会阅历条件、明确法官选任程序、建立严格科学的考核制度,建立起符合法官职业化特点的完备的法官选任制度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推进司法改革”的任务,它的最终目标是要建立一整套能够保证独立、公正审判的有权威的司法制度。司法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其中根本性的改革是在于克服司法权地方化的司法体制改革,关键性的改革是在于建立一支高素质法官队伍的法官制度改革。对于前一个问题,笔者已在《司法体制改革刍议》一文中作了探讨和阐述。本文拟对后一个问题作一些探讨,提出一些建议。一、法官的素质要高、地位要优、待遇要丰,这是世界各国的通例法院职掌国家的司法审判.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而审判是由法官具体负责进行和运作的。法官…  相似文献   

8.
法官遴选制度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法官遴选制度大致包括法官资格方面的法律规定或实际要求以及遴选程序两大方面。本文试图围绕法官资格要求、遴选程序两方面内容,通过比较、分析美国、日本、中国三国的法官遴选制度,就我国遏制法官腐败问题提出一些设想、建议,以裨益于我国的司法体制改革。一 美、日、中三国法官遴选制度概述(一)美国之法律与实践美国的法官遴选制度较为纷繁复杂,联邦一级不同于州一级,各州之间亦不尽相同。下面分别从联邦和州的角度介绍其法官遴选制度。第一,联邦法官的遴选。按照美国联邦宪法和1989年司法法令的规定,由总统提名任命联邦法…  相似文献   

9.
试论法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现司法公正,一方面需要有良好的司法体制来保障审判权的完整和独立行使,另一方面需要有一支职业化的高素质法官队伍来正确适用法律。这就需要国家确立一个良好的法官制度对法官进行遴选、培养和造就。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法官法的颁布实施为主要标志,我...  相似文献   

10.
在依法治国的今天,司法公正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文明的象征、群众的期盼。实现司法公正应有完善的司法制度和良好的司法环境,更需要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法官群体。研究探讨法官职业道德教育,是贯彻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德治国”方略的重要方面,对培养高素质的法官队伍,解决司法不公,实现社会正义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充分认识当前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一)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法官的必备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是由法官工作任务的特殊性决定的,法官是法律的实施者,法律是国家意志的体现。在我国,这种国家意志又是…  相似文献   

11.
试论法官公正司法的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司法公正与法官形象要形成一个公正的司法体系,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法官的公正。而作为一名高素质的法官,又该是什么样的呢?(一)公正公正的核心是无私、中立,它意味着身为居中裁判者的法官既要不受自身情绪、观念的影响,又要排除外界的任何压力,还须做到不受双方当事人的地位、身份和背景的影响。也就是要求法官在行使司法裁判权时要做到客观、不偏不倚。要达到这个要求,法官必须:1.意志独立马克思早就指出:“法官除了法律就没有别的上司”。美国法学家亨利·卢米斯认为:“在法官作出判决的瞬间,如果被别的观点,或者被任何形式的…  相似文献   

12.
《中外法学》1991,(5):74-75
<正> 在泰王国宪法第七章中专门规定了法院.第169条规定:司法审判权由法院依照法律并以国王的名义行使.第173条规定:法官依照法律的规定独立进行审判.第175条规定:国王任免法官.第176条规定:法官的任命、提升、调动、处分和免职,必须先由法官委员会(又译为司法委员会)依照司法公务员条例批准,然后再呈报国王.宪法的上述规定以及泰国法院组织法和审判服务法(又称法官法,于1978年颂布)的有关规定,成为泰国法官制度的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欧洲生成并发展出颇具特色的宪法法院制度,宪法法官作为宪法法院的决策主体承担了保障宪政生活中的合宪性这一重要使命。它们普遍建立了精英型宪法法官体系,通过任命机制控制宪法法官构成,使之具有合理性;同时,它们极力保障宪法法官的独立性,为其提供充分的权利保障及物质支持,并通过严格规范职业行为来保障宪法法官有效履行职责。  相似文献   

14.
王建国 《法律科学》2009,27(4):32-40
作为国家司法机构的法院和法院职能执行者的法官是基于阶级的分化、社会分工和纠纷解决的需要而产生的。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体之间的利益之争仍然客观存在,有纷争就需要有承担裁判案件和定纷止争使命的法官。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开创者,列宁对于社会主义法官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法官的任职资格、任职形式和任职期限作了详细的论述。列宁认为,作为国家专门裁决纠纷的职业阶层,法官在社会主义阶段仍然有其存在的历史必要性;法官应当是从人民群众中选举出的具有法律专业知识和实际修养的职业阶层;为了防止法官专断和擅权,主张废除法官终身制,实行社会主义的法官任期制。  相似文献   

15.
陈祥军 《特区法坛》2002,(73):35-39
司法职业的特殊性要求法官是高素质的。要成为一名法官,必须经过严格的遴选。在国外,法官一般都是社会的精英。反观我国法官遴选制度的现状,却不尽如人意。在目前有关我国法官遴选制度现状之成因探究的论著中,往往将其归咎于历史。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上是比较重视法官遴选的,尤其是民国时期,法官遴选程度甚至已超过今天。研究法官遴选制度的历史,有助于当前我国法官遴选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郑金玉 《行政与法》2006,(11):108-111
在“凡进必考”的要求下,我国各级人民法院当前多已采用公务员考试模式招考“工作人员”。但无论从报考条件、考试内容,还是考试方式来看,这种招考制度都不能被认为是遴选法官的理想模式。重新审视法院招考制度,将法官的选任从目前普遍采用的招录法官助理、书记员甚至法警、法院行政人员的公务员考试中分离出来,疏通成熟法律人才进法官队伍的渠道,建立符合司法特质、体现法官独立要求的法官选任制度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关于法官的选任年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 ,我国的司法改革已经提出了实质性的问题 ,即法官职业化。但是 ,我们所要造就的未来法官职业阶层到底是应由什么样的人来构成呢 ?除了现在人们已经谈到的各种法官素质要件外 ,本文作者在此还提到了一个并非要件的条件 ,即选任法官的年龄标准问题。对此 ,作者不仅尝试从理论上 ,而且还试图从实践上予以说明 ;不仅以比较的方法 ,而且还通过对人的社会心态和人的生理和心理成熟程度的分析方法 ,阐释其法官不应年轻化的理论。无论其理论成立与否 ,均可给人以一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樊学勇 《法学家》2001,(3):88-92
法官素质对于司法公正意义重大。只有高素质的法官审判案件,司法公正才有了基本的保障。而长期以来我国在选任法官时片面强调政治素质,导致法官业务紊质不高,这是我国目前许多地方存在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后在俄罗斯社会政治、经济发生巨变的历史条件下,相伴着宪政改革而生的为巩固司法权威而进行的历时十余年的司法改革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1993年通过的《俄罗斯联邦宪法》(以下简称宪法)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使法院与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完全独立,而《法官地位法》、《法院体系法》等与宪法一起构成有效保证俄罗斯法官独立地位的重要法律体系。在刑事司法领域,作为重大改革成果的《俄罗  相似文献   

20.
一、改革法官的选用制度 1.改革法官资格取得制度。报考法官资格的最低学历条件应是高等院校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生。目前在全国影响最大的律师资格考试可演进为全国司法从业资格考试。国家设立全国司法考试委员会,委员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和全国律师协会派员组成。考试合格者还不能当然地授予法官资格,必须接受专门的司法训练,重点培养其司法实践经验,尔后再经过考试、考核决定其是否有资格被任命为法官。还可直接从高等法律院校的法学教授以及优秀律师中遴选法官,以促进法官队伍的专业化。 2.改革法官任免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