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怀念严寒     
每年层林尽染、秋叶飘零的时节,我的心里就会涌动着一种莫名的希冀和期待,盼望着即将到来的冬天是一个冷得够劲的、像样的冬天———哪怕能像我幼年时期南国故乡那样的冬天也好。然而,今年我又失望了。北京的冬天竟然成了一个有气象记录以来前所未有的暖冬!整个冬天一场像样的大雪也未曾下过,更不消说“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了,更令我深切地怀念起儿时故乡的冬天来。在我的印象中,严寒的冬天有着无数的趣味呢。围炉坐听“讲古记”我的故乡位于靠近广东的湘南地区,当属气候温暖宜人的南国了。但在我儿时的印象中,故乡的冬天非…  相似文献   

2.
一段近乎传说的往事,600年岁月掩尘,将黔地一个叫屯堡的小镇与江南连在了一起。现实与虚幻交替着出现,那触及灵魂的悸动,总是让思绪飘忽不定。去年冬天,我在贵州安顺平坝县的天龙屯堡古镇。冒着瑟瑟飞雪,和彝族文人天斌坐在演武堂里观看地戏表演。演武堂从外表看像一座石头的城堡,里面却极具江南民居风格,天井即是舞台,人坐在围廊下抬头望天,像是坐在井底里。那些演员青巾素袍,头戴面具,身背战旗,手中持戈扬戟,一人随口开唱,众人应声而舞,小小舞台俨然成了狼烟四起的古战场。雪花从灰蒙蒙的天空顺着天井向下飘落,恍若给眼前正在演出的地戏傩舞制造着一种梦幻般的舞台立体效果。那唱腔时而悲怆高亢,时而温柔雅韵,与阴沉的天空和飞舞的雪交融于一体,精魂铿锵,仿佛天地蒙冤,心绪里便凝结着一层又一层莫名的感伤。一曲终了,竟然久久地回味其中,身旁的天斌告诉我,那唱腔叫弋阳高腔。  相似文献   

3.
保生     
那些日子,总能见到光如嫂挺着大肚子,一个人坐在破败的家门前,眼泡肿涨着,像一个服刑的女囚。  相似文献   

4.
无雪的冬天     
利群 《天津人大》2012,(5):41-41
去冬无雪。做为北方人,冬天的概念,必定和雪有关。可是,现如今天津的冬天越来越不像冬天,不冷,不冻,不下雪!不下雪的不仅天津一城,远的不说,就说近邻北京,2010年,曾有网友把气象学上称之为“无量降雪”的零星雪花。  相似文献   

5.
它静静地掩映在一片绿阴中,露出半边亭顶。前面,西江水面开阔,浩荡东去;脚下,东山巍然屹立,雄壮挺拔。青山绿水中,它默默地伫立着,任着时光一茬茬地在它身上走过,又一茬茬地留下痕迹。那是一座朴实无华的小亭,却有着一个金碧辉煌的名字——浮金亭。  相似文献   

6.
麦兜兜 《中国减灾》2011,(16):20-21
如果说,生命中的朋友像庄稼一样,一茬一茬的,过一段时间会消失一些,那卓翔就像一棵仙人掌一样顽强地在我的生命中存在着。我们是死党,尽管性格完全不同。我莽撞又实际,整个中学都忙个不停,忙着扩充所谓的地盘,结交不同的朋友,好让我可以在学校里相对自由一些——比如可以随时出入体育馆,又可以偶尔上图书馆楼的天台上喝喝啤酒。  相似文献   

7.
在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光明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曾秀萍,就像一股暖风,吹去人们心头积郁的忧愁和痛苦;更像一团烈火,化解着人际间的寒冰与隔阂。风风火火里,她践行着一个人大代表的天职,书写着情暖千家、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8.
薄茹 《北京观察》2006,(6):23-26
众所周知,水资源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北京城市发展的一个瓶颈,它不仅影响着城市面貌,更重要的是制约首都实现小康和"新北京、新奥运"的战略构想.所以,人们冬天盼下雪,夏天盼下雨.但是,降水量并不尽如人意.  相似文献   

9.
《小康》2017,(27)
<正>雄安一出天下名,作为重要的生态屏障,伴随着"碧水行动"、"净土行动"、"蓝天行动"等经年持久的治理生态环境大动作,白洋淀逐渐恢复了元气,波清水碧、荷叶田田、芦花飘香。"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  相似文献   

10.
这是2005年冬天的一个下午,我坐在冰窖一样的宿舍里读着一些关于刘歆的往事。房间里的四个时钟居然各自走着不同的时间,我不知道我究竟活在5分钟前还是3分钟后。这件事让我了解,关于身外世界的计量有一个标准该是多么重要,至少能让我知道我的确是活在此时此刻。思绪,由时间引向  相似文献   

11.
上海的弄里人家,有一户祖孙三代与调解结下不解之缘的传奇世家。风雨五十年,三代人“脉脉”传承,担纲着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芝麻官”角色:居委调解主任。岁月无情地流逝。然而,祖孙三代却一茬接一茬,像蜡烛般不熄地奉献着光和热。她们无怨无悔,终年在寒风炎热下穿街走巷,奔波斡旋,平息了一道道棘手纷争、解除了一个个痛苦家庭的纠葛,甚至置身于险峻危局之中,化干戈为玉帛。这份情怀、这段因缘,深深感染了记者。获悉采访线索后,驿动的心便无法平静。于是,在一个寒冷的冬日,记者来到了位于繁华闹市的南京东路街道,探访了这户普通人家。  相似文献   

12.
夏日行板     
当夏天像一首歌的尾声一样,渐行渐远时,我免不了又坐在这里,感受它傍晚时分最后的余晖。我所见到的夏天也永远是这样:夕阳呈现在地平线上,大地在四射的光芒中沉下去。这明亮、灿烂的夏季的黄昏令我如此着迷,它使我的情感仿佛也染上一层金黄的颜色,让我沉醉、感喟。在我的感觉中,夏天漫长而又短暂,有着一种我想说却无法说出的神秘力量。仿佛夏天不再是夏天,而是我所面对的一个人,高大朴实,沉默。我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清晰地觉察到自己的存在。我坐在这里,沐浴着一天中最后的光辉,就像细小温暖的尘埃,漂浮在一个庞大的合唱团金色…  相似文献   

13.
瓷器 中国     
“不论我们在哪里,我们的名字叫中国,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一首走遍世界都能听到的歌。几年前,我在美国纽约的唐人街,孔夫子像前的长椅上,看到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他一动不动的端坐在那里,遥望着夕阳落日。老人军人般的坐姿吸引了我,我们坐在长椅上攀谈了起来。老人姓陈,出生在江苏和山东交界的一个海边古镇,夕阳的余辉中,浓厚的乡音里,陈老伯讲述着他的故事。“那是冬天,俺娘给我一只碗,让我上街买一碗热面吃,我还没走出多远,就被抓了壮丁,当年我只有十四岁。几天以后就开始打大仗了,徐蚌会战就是你们说的淮海战役。可我什么都不知道,就…  相似文献   

14.
金芳 《中国减灾》2011,(22):4-6
2011年8月的最后一天,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儿子,天堂飘满蒲公英》得以付梓,作者孙军坐在北京通州家中的电脑前,耳畔仿佛响起了印刷机的隆隆轰鸣,而内心深处他在思念着一个人。这个人叫孙笑天,是他的独子。10年前孙笑天因为白血病离开了这个世界。  相似文献   

15.
邱烜 《当代广西》2010,(1):61-61
<正>从县城新洲北路往东的一个路口,拐弯进到一条叫学宫巷的小路,就可以看到一所掩映在绿树丛中的学校。那就是玉林市陆川县第一小学。学校不大,占地一万平方米左右,却经历了一百多年沧桑风雨的砥砺!一茬又一茬的芬芳桃李在一百多年粉笔落尘的厚土上茁壮成长,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像学校旁边那条美丽的九洲江一  相似文献   

16.
今年的冬天是个暖冬。往年入冬十月就降雪盈尺的北国,仍然暖暖的,像极了深秋的萧瑟。玫瑰色散发着暖意的冬阳懒懒地斜照着裸露着的白山黑水、三江平原,田野里零星的玉米秸、枯黄的野草在风中摇曳,路边大树上的树叶已全部落去,光秃秃的枝条直指天空,一望无垠的黑土地上星星点点的村庄青烟袅袅。在这个暖暖的不下雪的冬季里,在北方温厚广袤的大地上,我触碰到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局长、一名老警察,在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淋漓酣畅中,在夜幕低垂、星光闪烁的夜晚,我听到了一个流血又流泪的真实的故事。一个冬天的清晨,某市发生了一起五…  相似文献   

17.
在外乡。两个老乡碰到了一起:“嘿,别客气!”一个自比金子。一个自比沙子。 金子躺在初夏的船上,荡漾在玻璃一样的水面。 沙子藏在冬天的屋角,躲着锋刃一样的北风,做着山茶花的梦。 金子回到了故乡,在村办企业门口披红戴彩。然后,像流星钻入泥土。  相似文献   

18.
韩老大,来自偏僻海边的渔民。在北京的一个地下室里,心平气和地过着平凡的日了。他说,这是他在北京的第一个春节,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回家的春节。来北京7个月了,他没有走出过小区一步,更没有去过天安门广场。他打算过年的时候带媳妇一起去天安门广场看升国旗,然后再照张像  相似文献   

19.
刘卫兵 《传承》2010,(1):62-62
<正>说起吃大白菜,现在的许多年轻人恐怕难以想象:80年代以前,北京人整个冬天吃的蔬菜就是大白菜。那些年,一到冬天,北京街头随处可见大卡车满载着大白菜行驶在街头,那景象颇像战争年代运送战备物资。京城的大街小巷,到处能够见到人们排队买大白菜的情景,有的队伍竟然曲曲折折地排出几十米、上百米。  相似文献   

20.
李秀江 《小康》2008,(8):43-44
北京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堵城",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可怕的车流和拥挤的人群,像"血栓"一样堵在生活在北京的每一个人心里。奥运赛时保证交通安全、准点、可靠、便利的承诺能够完全兑现吗?政府在一直书写着答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