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011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李力言的文章,新春伊始,“微博打拐”火热,既彰显了社会正义力量,又表明我们的社会,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正在表现出难能可贵的相互呼应、合作求解的意愿和能力。但也应冷静地看到,“微博打拐”不能任由拯救激情横冲直撞,而要注意方式方法,将情感和理性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又是一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今年上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为这个“六一”提供了诸多可堪讨论的话题。 从年初的“微博打拐”,到南京小学生的“写诗讨假”;从西部儿童的午餐问题,到前不久的“五道杠少年”事件……这些事情,角度不同,却都关乎孩子,关乎孩子的生存权、休息权、健康权以及隐私权等等权利,因此,归根到底,都可以放到法律的范畴来考量。  相似文献   

3.
这是一个无所不“微”的年代,2011年,初网络兴起“微博打拐”,立时全民参与;而后,记者邓飞等500位媒体人发起“免费午餐”活动,随后成为最火暴的网络公益行为。借助微博等平台,“微公益”已经成为现代人参与公益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4.
沈彬 《民主与法制》2011,(34):27-29
网络的飞速发展,特别是2011年微博的风生水起,让网络民意异常活跃。从微博打拐解救乞讨儿童、郭美美炫富的人肉搜索、温州动车脱轨事件的“黄金一小时”微博直播到官员微博开房门、艳照门、调情门,一起起社会事件在曝光、人肉搜索、  相似文献   

5.
2000年元月4日,公安部发出紧急电令:“网上打拐“专项斗争开始!湖北警方闻令而行,闻警而动,于4月1日进入实战阶段。截至6月3日止,共破获拐卖人口犯罪案件2900起,抓获人贩子2600余人,解救被拐妇女儿童6100多名,真正打出了气势,打出了警威,震慑了罪犯,促进了我省社会治安稳定,并因此得到了公安部的充分肯定。本文所展现的是“武汉‘网上打拐’第一案“。它虽只是这场重大战役中的一个案例,但一滴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我们深深地相信,随着“打拐“工作的不断深入,将会有更多的人贩子落入法网,被绳之以法;会有更多的受害者家庭重新团聚,重新找到幸福和欢乐!  相似文献   

6.
刘晖 《人民公安》2013,(1):42-43
两次采访,两次感慨。对于打拐,我们最美好的心愿都是统一的,那就是只愿“天下无拐”。  相似文献   

7.
天之骄子生命之花的凋零 2012年7月15日零时,一位名叫“基督一耶稣”的新浪微博用户发出了这样一条微博:“我走了,希望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属于我的世界。我不适应这个世界,我要寻找属于我的世界去。如果有灵魂的话,我会回来看看这个世界,看看这个让我不知道如何形容的世界!”消极的文字引来其他用户的关心,多人纷纷留言表示愿意同他聊天,帮助他渡过难关。原以为这条微博只是博主一条牢骚帖,怎料接下来“基督-耶稣”一连发了18条微博,而微博的内  相似文献   

8.
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微博,这个互联网“新宠”,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呈现爆炸式发展势头。它在各个领域成为时尚的沟通方式,并推动了焦点事件的传播力度和范围。由于微博的信息密度、传播频率,以及所导致的网民联结度前所未见,因而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警讯快递     
河南省“打拐”专项斗争起点高、动作快 ,初获战果公安部部署开展“打击人贩子、解救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专项斗争”以来 ,河南公安机关高度重视 ,专门成立了由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副厅长江峰任组长 ,厅党委委员、副厅长李承先任副组长的打拐专项斗争领导小组 ,并多次召开会议统一部署全省打拐工作。全省各地市公安机关迅速行动 ,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 ,按照统一部署 ,成立了专项斗争领导小组 ,在检、法、妇联、劳动、计生、财政、共青团等部门的大力配合下 ,制订了详细的打拐专项斗争工作方案 ,组织广大民警 ,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 ,采取多种…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2,(2):68-69
正回溯2011年,"打拐"成为各大媒体年终盘点的关键词。从学者于建嵘2011年初在微博上发起"随手拍解救流浪儿童"活动,民间打拐力量被广泛发动,揭开了全民打拐的序幕。而临近年底,十省公安机关成功摧毁两个危害极大的拐卖儿童犯罪团伙,解救儿童178名,  相似文献   

11.
拍摄之前   夜已深 ,我远方的亲人一定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而我却守着桌上一大堆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的材料,久久不能入眠。   想到那些失去爱子的父母们,想到那些被拐的儿童,身陷人贩子罪恶深渊,我禁不住潸然泪下。   可以说,拍一部深刻反映中国打拐状况、反思打拐中发现的问题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一直是我多年的梦想,因为我一直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我认为媒体工作者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就算是一个普通公民也应该有自觉的责任感,这是一个民族步入文明世界的一个标准。更何况有机会表述的媒体工作者呢 ?现在,能够承担…  相似文献   

12.
当悄悄话成为“公开宣言”“阿,阿,看呀!多么好看哪!……”鲁迅曾在《示众》《药》中,用“围观”来形容像鸭子一样伸着长长脖子的人们。围观者嗑着瓜子,有一种享受免费午餐的优越感。微博“围观”的力量有其有益的一面,公众参与获得前所未有的便利:从心生善念到付诸善行的最短距离,仅在一秒钟的转发之间——“随手解救被拐儿童”“随手送书下乡”“爱心衣橱”等“微公益”,积聚成社会大爱,促进社会和谐,推动众多网民积极参与到构建和谐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13.
“打拐”第一案──涡阳“5·22”拐卖妇女团伙案侦破记新华社记者偶正涛通讯员佘林颖王峰今年年初的一天,安徽省阜阳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的两名法官来到涡阳县公安局。被称为全国“打拐”第一案──“5·22”专案组组长、现任涡阳县局副局长的杨华杰,在挂有“专案组...  相似文献   

14.
程峰  陈希 《人民公安》2007,(11):18-19
三次出席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的施华山,先后成功解救了181名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抓获人贩子39名,被群众誉为“打拐英雄”。这是我第三次出席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和重要讲话将成为我新的动力,不论流血流汗,不管艰难困苦,我将在打拐的道路上一直走下去。”5月28日,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特邀代表施华山告诉记者。“  相似文献   

15.
公安“打拐”是本职工作一位多年从事“打拐”工作的民警称,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是公安机关的职责所在,但现在的行乞儿童有很多是父母或亲属带领行乞。  相似文献   

16.
微博的大规模兴起,被视为去年中国社会的划时代事件之一,它标志着互联网时代的表达自由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峰。值得注意的趋势是,除了来自民间社会的“微博”浪潮外,包括公安部门在内的公权力机关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微博”行列。  相似文献   

17.
本刊综述 《创造》2012,(10):22-23
2012年,政务微博在学界被视为“应用深化年”。对很多人来说,微博只是玩。但是政府微博不像个人微博那样,发错了删掉,一了百了。相反,它发上来,就是政府的声音,是官民沟通、良性互动的新平台。政务微博亲近民众、公开透明、平等互动的声音,是真正的中国“好声音”。  相似文献   

18.
褚松燕 《传承》2011,(19):62-63
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儿童失踪给家庭带来骨肉分离之痛,也时刻拷问着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因为儿童不仅是家庭的延续,更是国家的未来。2011年春节期间微博打拐事件之所以引人热议,也在于这个话题反映出人们对儿童保护的家庭、社会和国家责任的基本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及时对既有的制度和机制进行反思,在改进政府职责的同时,鼓励社会参与,构建有效的政府-社会联动机制,形成儿童安全保护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19.
褚松燕 《传承》2011,(7):62-63
5月25日是国际失踪儿童日。儿童失踪给家庭带来骨肉分离之痛,也时刻拷问着社会和政府的责任,因为儿童不仅是家庭的延续,更是国家的未来。2011年春节期间微博打拐事件之所以引人热议,也在于这个话题反映出人们对儿童保护的家庭、社会和国家责任的基本共识。在这个共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及时对既有的制度和机制进行反思,在改进政府职责的同时,鼓励社会参与,构建有效的政府-社会联动机制,形成儿童安全保护社会网络。  相似文献   

20.
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打拐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刘海荣近年来各级妇联在各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配合公安部门在“打拐”斗争中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拐卖妇女儿童的犯罪有所遏制。但由于“打拐”斗争比较复杂,涉及的方面比较多,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