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4 毫秒
1.
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是指流动人员中的社区服刑人员,即兼属于流动人口和社区服刑人员的那部分人。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不仅是社区服刑人员中一个特殊群体,而且也是关乎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重要群体。可以通过建立规范的社区服刑人员流动制度、规范的异地托管制度、全国化的社区服刑人员网络管理制度以及"流动之家"等四种管理模式实现流动型社区服刑人员的良性管理。  相似文献   

2.
2010年4月14日上午9点,河南省商丘育新学校的校园里到处洒满了阳光。对于被判重刑的服刑人员来说,这是崭新的一天。河南省豫东监狱为151名服刑人员颁发了奖学金,这是监狱改造措施的一个新举措,也给了这些服刑人员信心和改造的动力。  相似文献   

3.
2014年4月10日上午,坐落在古都金陵雨花台下的南京女子监狱人监监区,两名民警押送一个新服刑人员的到来打破了原本正常宁静的改造秩序。一百多名正在接受队列训练的女服刑人员一反以往遵规守纪的态度,开始交头接耳起来,有的甚至还指指点点。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女服刑人员呢?原来,女监服刑人员的信息并不闭塞,她们每天有固定时间收看新闻。  相似文献   

4.
张立为  鲁建  鲁嘉微 《人权》2010,(2):24-26
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是一个摆在每个人面前不可回避的严峻问题。监狱服刑人员在刑满释放后能否顺利回归社会,这不仅是本人和其家庭的问题,更是关系到社会安定的大问题。近年来,山东省监狱系统提出“着力提高服刑人员生存发展素质”,并围绕这一核心在服刑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劳动就业素质、现代文明素质等方面展开探索与实践,取得成效,全省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矫正质量评估是对服刑人员的悔改程度和达到“守法公民”状态程度的评价和测量。服刑人员的心理测评是指运用心理测评的方法对服刑人员认知、情绪、人格和行为等进行系统的数量化评定。两者相互区别,不可混淆,同时又相辅相成。基于360度考评的监狱心理测评系统将心理测评、人员素质测评、绩效考评的方法有效融合在一起,实现了考评主体的多元化,考评对象的多样化,以及考评内容的丰富化,可为实现将心理矫治作为服刑人员教育和改造的第四大手段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薛芳  曾霞 《民主与法制》2008,(21):54-56
服刑人员的子女安置问题一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处理不当,不但会影响在监服刑人员的改造效果,而且会增加新的社会不安定因素。 湖南省女子监狱决定对在押服刑人员子女的就学情况进行一次深度调查,并提出用“阳光助学行动”来解决家庭困难的服刑人员子女的就学困难。  相似文献   

7.
穿过三道警察把守的铁门,在绿树成荫的深处,有一个令人关注的地带,这就是湖南女子监狱特色监区。从外表看。这里风平浪静,鸟语花香,可就在这静悄悄的神秘监区关押着200余名危顽服刑人员,工作在这里的警官们经历着一场场正义与邪恶.改造与反改造搏斗的洗礼,这个监区成为了湖南省教育改造危顽服刑人员的现实样板。  相似文献   

8.
这是全国第一起服刑人员因婚姻登记问题将婚姻登记机关告上法庭挺起行政诉讼的案件:这又是一起执法机关人性化办案的典范。2010年3月24日,北京清河监狱服刑人员强子与北京市密云县村民晓旭。在监狱办公区结婚登记喜结连理。从此,他们就是合法夫妻了。历经三载,在职能机关的共同努力下。一波兰折的婚姻登记终于有了圆满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服刑人员医疗保障不仅是其人权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确保监管改造工作持续安全稳定的重要基础。调查表明,对服刑人员实施“全额医保”模式并不能得到监狱、监狱民警以及服刑人员在价值观念上的认同和行动上的支持。规范服刑人员的劳动报酬、将服刑人员纳入全民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实现监狱医院的社会化医疗管理模式是破解服刑人员医疗困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赵松  张平 《人权》2006,(5):43-46
在当今我国的社会生活中,老年人、病人、残疾人处于弱势地位,实现尊重和保障他们的人权就更加重要。而老病残服刑人员更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在监狱中的人权能否得到保障?监狱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带着这些问题,2006年6月中旬,我们驱车来到长城脚下,对北京市延庆监狱进行了探访。通过观看监狱医院、监舍,和一线干警座谈,与服刑人员交谈,我们了解到,这座特殊的监狱在保障老病残服刑人员的人权方面有许多独特的做法。独特的管理体制延庆监狱关押着1000多名北京籍的男性服刑人员,其中老病残服刑人员900多名,健康的青壮年服刑人员200多名。我们…  相似文献   

11.
社区矫正是一种与监禁矫正相对的刑罚方式,也可以称为“在大墙外服刑”。北京市自2003年7月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试点以来,累计接管社区服刑人员25260名,未发生一起影响安全稳定的重大案(事)件。目前,还有6354名服刑人员在社区接受矫正。为落实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北京的社区矫正又频频推出新举措。  相似文献   

12.
服刑人员自学考试是国家自考制度和监狱罪犯教育改造体系的有机结合,是自考制度向前发展和监狱教育改造体系进步的体现。服刑人员自学考试在监狱教育改造体系中的地位,强调它对服刑人员自身和社会的功能和价值,以期推动这一活动的制度化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以10名服刑人员为对象进行访谈,归纳出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构成的9大要素。在此基础上编制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调查问卷。依据226名服刑人员的调研结果,对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构成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同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检验。结果证实。服刑人员社会支持系统是一个具有三维结构的构念,即安全性支持、适应性支持、情感性社会支持,同时具有内容同质性、过程单向性、功能内隐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那么《监狱法》就应该是服刑人员的大宪章。作为刑事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监狱法》既规定监狱的刑罚执行权和狱政管理权,同时又规定了在押服刑人员的权利。然而《监狱法》实施20年来,由于其规定的过于粗疏、而且未就“服刑人员权利及其救济”专章规定,导致行刑实践中监狱执法者随意性较大,服刑人员的权利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监狱侵犯服刑人员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在分析现行《监狱法》在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不足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监狱法》在完善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鞠九江 《人权》2014,(1):7-9
“反思昨天,把握今天,奔向明天”,这是江苏省如皋市搬经镇司法所所长刘平林对社会服刑人员常说的亲切话语。8年来,他用真情大爱融化坚冰,使147名社会服刑人员按期解除矫正。2014年元旦,笔者在该司法所采访时,墙上有16面锦旗特别引人注目,这是解除矫正人员送给刘平林的特殊礼物。  相似文献   

16.
服刑人员在关押过程中极易产生有别于普通人群的挫折心理,不仅危害其身心健康,更容易导致监狱化人格,加剧了其再社会化的难度、削弱了教育矫正的效果。监狱及社会应关注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在保证刑罚惩罚性的前提下,改善对服刑人员的处遇方式,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心理矫治模式,转交教育观念,提高服刑人员的抗挫折能力,培养服刑人员的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17.
看了《民主与法制》杂志2011年第29期《给服刑人员子女一个家》一文,笔者不禁被山东省女子监狱关心服刑人员子女的举措所感动。阅读此文,犹如一股温暖和熙的春风,令人心旷神怡。  相似文献   

18.
女监区改为男监区以后,在短短的一年多的时间里,监狱干警们用真情、用爱心营造了和谐的改造氛围,搭起了通往服刑人员心灵深处的桥梁,逐步走进了服刑人员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9.
在永安监狱2011年第一期创业培训班上,培训老师一句句“学员们”的亲切称呼,拉近了服刑人员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课堂学习中,服刑学员们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极大地鼓舞了组织培训的相关单位。永安市技校与永安监狱多年合作,共同做好服刑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利用学校有利资源,为服刑人员开展多个工种的技能培训和鉴定、学历教育等多形式的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20.
科技     
北京市女子监狱监狱长李瑞华表示,监狱正在积极筹备的春节期间服刑人员与配偶同居会见,目的在于促进服刑人员的改造,同居会见是一种贴近罪犯生活、实际和需求,体现对女性关怀、合情合理的会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