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这东西     
钱这东西翟永太钱是什么东西?钱是好东西,拿着钱,可以到商店买到你所需要的东西。钱又是坏东西。假若一看到钱,你眼睛就发亮,不该你点的钱,你也瞎点,不该你挣的你胡挣,超过了一定极限,它会送你到你不想去但必须去的地方去。到了那时,吃不了也得兜着走,后悔晚矣...  相似文献   

2.
文革初期,一伙造反派将在天津日报工作的著名老作家孙犁揪了出来。该社主管“牛鬼蛇神”的小队长喜欢打人,一位叫李夫的报社干部将小队长暗暗叫到一边,提醒道:“打谁,你也不能打孙犁!”小队长瞪大眼睛反问:“孙犁,孙犁怎么啦?”李夫说:“我是为你呀。要不然,你真打了孙犁,说不定有朝一日,他会把你写进他的书里,那可是白纸黑字啊,就把你永远钉在历  相似文献   

3.
立遗嘱常给人以凄惨之感。在以前你如果建议一个好端端的人去立遗嘱,他一定会对你眼睛一弹:“你想要我死呀!”现在则不然,据  相似文献   

4.
胡安梅原本打算与村里的同龄人一起到外地打工挣钱,以缓解家中的经济危机。可是当她准备动身远走他乡的时候,父亲班上的学生却自发地来到她身边。“半年都没有念书了,你来教我们吧!”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仿佛在痛苦地乞求。胡安梅的眼睛顿时模糊了。她清楚地知道,  相似文献   

5.
一、认错了人 呆呆母亲好不容易走后门为呆呆在商店找了个售货的工作。一天,妈妈问呆呆:“这布面有多宽?”呆呆连头也不抬说:“你没长眼睛还是没长手?不会自己看自己量!”妈妈生气地说,“你怎么能这样与妈妈讲话!”呆呆说;“妈,真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到这一期,《人大研究》已公开发行一周年了。 改革的年代,喜事多;改革的年代,怪事亦多。比如,有的人就对《人大研究》吵吵嚷嚷:“现在讲改革,讲经济效益,谁看你那破理论刊物?!”似乎《人大研究》应该“关门”了。自己不要理论、不学理论,就以为别人也不学理论、不要理论。不懂、不内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不内行还要指手划脚。也难怪乎洋人批评国人爱瞎嚷嚷。 瞎嚷嚷,误国误民,中国和中国人吃这方面的苦头不少了!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法庭幽默小偷的辩解法官:“你说钱包是你捡来的,那你捡到后为什么不马上交到警察局去?”小偷:“因为那天警察局内没有人值班。”法官:“那么,为什么不第二天送过去?”被告:“因为第二天钱包里一分钱也没有了。”(秦会敏荐)律师出庭两个冤家路窄的人在路边大吵大闹,一个说:“我要到法院去告你!”另一个说:“奉陪!”“我要把你告到最高法院!”“奉陪!”“我到地狱都要告你!”“这个……到时我会请律师出庭的!”(秦会敏荐)终于明白在律师竭尽全力的辩护下,被告人终于被宣布无罪释放。在法院门口,律师问被告人:“你已经获得释放…  相似文献   

8.
微小说     
《上海支部生活》2013,(6):12-12
一个人眼睛得了疾病,终日愁眉苦脸,心中忧虑不解。先生说,你真是贵目贱心啊!  相似文献   

9.
公鸡占窝     
凡夫 《传承》2004,(5):41
母鸡们要下蛋了,但公鸡却赖在窝里不出来。母鸡们对公鸡说:“你又不下蛋,干嘛把窝占着?我们都等着进窝里去下蛋呢!公鸡斜乜着眼睛扫了她们一眼,不屑地说:“什么,这窝难道只准你们用?告诉你们,我是在编人员这窝也有我一份!“我们不否认这窝有你一份,但现在我们进去是为了下蛋啊,你赖在窝里是为了什么呢?“我么,是为了‘占坑’!谁规定鸡窝里只准母鸡下蛋,不准公鸡呆在这里的?你们拿得出法律依据吗?“求求你了!你再不把窝让出来,我们会把蛋掉在地上打碎的!“蛋会不会打碎,关我什么事!说完,公鸡把眼睛一闭,任凭母鸡们百般劝说,千般央求,万般讽刺…  相似文献   

10.
叶晗 《当代广西》2010,(20):52-52
——“王局长,我这部车旧了,新车要过些日子才能提回,你帮借一部好一点的给我用吧!”“放心吧,没问题!黄县长,明天我就帮你去落实!”  相似文献   

11.
谢明伟 《人民公安》2009,(17):31-33
有人见软的不行就威胁张洪斌说:“你断老子的财路,老子杀你全家!”张洪斌冷冷一笑,说:“枪林弹雨我都没虚过,还怕你的威胁?笑话!你要犯罪我就打击,决不手软!”  相似文献   

12.
“你看起来很疲倦”!这是一句带着关心的问候语,但是却让你想大声抗议!每晚十点,你总是老老实实地上床睡觉,但是看起来仍像一个礼拜都没阖眼一样。 浮肿的眼皮、眼袋及黑眼圈,是最让人感到挫折的外表。更糟的是,浮肿的双眼及黑眼圈使你看起来像老了十岁。眼睛浮肿及黑眼圈通常是遗传的,而当女人变老时,情况会显得更糟。所  相似文献   

13.
《协商论坛》2012,(6):63-63
网曝5月10日,北京22中上政治课时,言覃与其他同学讲话,被老师罚站。罚站过程中,言覃蹲在地上系鞋带,被政治老师“狠狠瞪了一眼”。老师见言覃仍在系鞋带,走过将他踹至门外。后来,言覃被叫到老师办公室,年级组长王靖老师“气势汹汹地跑了过来”,冲言覃大吼道:“第一,你户口不是北京的!第二,你是借读生!第三,你在校长那还是挂着名。而且,你们家无权无势无钱,就是一个三无人员,你随时可以滚蛋!”第二天,言覃被要求“走人”,“不要在这里读了”。  相似文献   

14.
少见的情书     
少见的情书安妮收到未婚夫的来信。只见信上写着:“亲爱的,我想念你!想念你那金丝卷发,浅蓝色的眼睛,高高的颧骨,还有你左手上的伤疤以及1.65米的身高。”安妮的女朋友见了这信说:“这封情书确实少见。你的未婚夫是干什么的?”“他在警察里专门写寻人启事。”...  相似文献   

15.
如果你来到英美法系国家的法院,你常会看到在正义凛然的法官面前,表情严肃的检察官和辩护律师正在窃窃私语:“铁证如山,承认了吧.我敢保证,你的当事人可以少蹲5年!”“不,尊敬的公诉人先生,你没有合法证据.认罪也可以,但前提是我的当事人最多判缓刑.当庭释放。”“那好吧,成交!”  相似文献   

16.
说“折腾”     
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改革开放50周年的讲话中强调要“不折腾”,据说翻译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洋文而作难。其实,“折腾”一词对国人来说是非常通俗的话语。它的首意在于使劲做功。你看,“折跟头”的“折”;“翻腾”的“腾”,不是在做大运动量的功吗?做功就要付出人力、物力乃至鲜血、生命。可惜,“折腾”却是贬义,往往前面还要冠个“胡”字或“瞎”字,称为“胡折腾”、“瞎折腾”,就是说,这功做得无用,甚至有害。  相似文献   

17.
无言的结局     
无言的结局邱冬福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你觉得和他生活在一块儿太没趣了,于是,新的一天的早晨,你拒绝了他的拥抱,对他说:“我们离婚吧!”他瞪大了眼睛,感到莫名其妙,“你疯啦!”你坚定地说:“我没疯,真的,我们离婚吧!”他一下子默然不语了。那天旱上他连早...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笔者与一位农民工身份的人大代表交谈,他一语惊人。“你当农民工代表自豪吗?”“当然自豪!”“你怎样当好一名农民工代表?”“做到‘四勤’。”“哪‘四勤’?”“脑勤、腿勤、手勤、口勤呗!”笔者问,对方答,四周人们啧喷称赞。  相似文献   

19.
老邻居     
这天在家,突然接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声音打来的电话:“猜猜我是谁?”这久违的声音太耳熟又太遥远了,——“请你再多说几句,你的名字就在嘴边,但一时想不起来了!”“再告诉你一个范围,我是1261号的!”“噢,是小生!”果真是她。我们还是上个世纪做的邻居,彼此已有30多年没通音讯了。一一不久前的一次偶然机会,她才从老邻居东东那里得知我家的电话,第二天便赶忙联系……  相似文献   

20.
开心乐园     
海绵患者甲:手术时医生忘记取出一块儿海绵,现在还在我肚子里!患者乙:疼吗?患者甲:疼倒是不大疼,就是总口渴。病人已经死了急诊室来了一个病人,护士把病人安放在病床上,叫来了医生。医生扒开病人的眼睛,用手电筒照了照,对护士说道:“病人已经死了。”这时,从病床传来微弱的声音:“医生,您再照一下我的右眼,我的左眼是假的。”孩子归谁有一对夫妇要离婚,可是他们有一个孩子,俩人都想要,所以就告到了法院。太太对丈夫说:“孩子是我生的,我生孩子的时候你在旁边。所以孩子应该归我。”法官想了想,说:“嗯,你对,孩子是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