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男人是一架秋千□华竹在一次智力抢答对抗赛中,主持人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假设在一次水上航行中,你母亲、妻子和儿子落水,而你只有希望救一个,你选择谁?问题一出,我的头脑一下就懵了。我选择谁呢?这三个人都是我的最爱,合起来几乎就是我生命的全部,我如果失去了其...  相似文献   

2.
如今,在30岁以下的年轻人中,如果说谁有"海外关系",他们一定会投去羡慕的目光。然而谁又知道,在30年前,"海外关系"曾让人避之不及呢!小学二年级时,我要求加入少先队。全班40多个小孩子,只有三四个没有批下来,我就是其中的一个。辅导员老师对我说,你们家  相似文献   

3.
语录     
官员“雷人雷语”频繁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官本位”思想在作怪,部分官员把自己看得高人一等,不知道自己做官是“为了谁”、“依靠谁”,当然也没有想清楚“我是谁”。  相似文献   

4.
不由你不怕     
近年来,竟有不少三教九流者口出无赖之言:“我是流氓我怕谁 !”不知是效尤,还是有恃无恐,抑或目无“有关人士”,这类“我是某某我怕谁”的现象日见蔓延、扩展,形形色色,应有尽有。一个个脸厚嘴硬,肆无忌惮,无所不用其极,好生了得 !   在人民当家做主的今天,这类狂徒真的就这样无法无天,什么都不怕了吗 ?事实的回答当然只有一个字:否 !抢劫杀人的张君团伙,当他们在重庆、武汉、长沙、常德等闹市,光天化日之下杀人越货,还若无其事地返回现场窥探“热闹”时,你瞧瞧,不是大有“我是劫匪我怕谁”的嚣张气焰么 ?可曾几何时,…  相似文献   

5.
小幽默     
守住秘密 男人:女人没有一个能守得住秘密的。 女人:谁说的,我从二十五岁起就对自己的年龄严守秘密了。  相似文献   

6.
绿岛小夜曲     
也许我是一个早熟的孩子,第一次听邻家大哥唱《绿岛小夜曲》时,尽管我还只有六七岁,就被歌声中流露出的美丽与淡淡的忧伤迷住了。明净的月光,微微的海风,蓝蓝的海水,还有那修长的椰子树的长影,一个刚刚步入爱情季节的男孩在思念一位远方的姑娘,清风流水也成了青春与爱的见证。慢慢长大以后,我也时常唱起《绿岛小夜曲》,虽然并不知道是谁作的歌词、谁谱的曲子,却一直喜欢着它。想像中“绿岛”应该是台湾最美丽的一个小岛,因为它流传着那么美丽动人的歌。 1988年我初中毕业上了中师,我的视野在经历了一次小小的空间转换后空…  相似文献   

7.
谁说只有农民工才被拖欠薪水,谁说公务人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旱涝保收,你看,陕西省澄城县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30名公务人员,已经有10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吃饭问题,还得需要家里救济。有网友表示,原来公务员也有“不走运”的时候。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问题也摆在眼前:领不到薪水,基本工资又少得可怜,这30名公务人员为何不请辞换份工作呢?  相似文献   

8.
苏北 《现代人事》2001,(7):29-29
各级领导干部和公务员,都有个上任卸任和工作调动问题,这是很正常的,但是某媒体刊登这样两条新闻却发人深思:一是某区委书记调动工作时,百姓含泪数政绩;二是某县委书记易地做官时,群众鞭炮送瘟神。反差何以恁大?原因很简单:前者“心里只有群众,唯独没有自己”;而后者则是“心里只有自己,唯独没有群众”。谁廉谁贪,谁优谁劣,百姓强烈的爱憎之情和不同的送别场景,就是最公平的打分。  相似文献   

9.
蓝天 《西部社会》2003,(2):37-38
商界似海,澎湃汹涌,谁主沉浮?优胜劣汰是千古不变的真理,没有竞争就没有生存。市场经济挟着不可抗拒的惊涛骇浪,冲击着一切陈旧落后的观念与习惯。命运从来不青睐哪一个人,机遇是属于智勇者的。只有运筹帷幄才能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马生国以智者的谋略,超前的思维,在改革开发的春风中,走进了商海,撞开了市场的大门,自由地游弋。  相似文献   

10.
国有企业的主体是谁?这是一个老问题,又是一个新问题。关于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央的历次决议都明确指出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没有见过谁表示反对。然而,有些理论家和策划者所设计的企业体制却是排斥职工群众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的。国有企业改革步履维艰,屡屡陷入困境,是不是与此有关呢?我看,这是很值得反思的。  相似文献   

11.
我叫陈建设,今年27岁,作为一名村民,一直关注着咱村的选举,看到咱村已经进行了3次选举,都没有成功,心里真不是滋味。为什么咱村就选不出一个叫大伙都服气的人呢? 老少爷们都知道,咱村的情况复杂,宗族派性严重。这也是选不出村主任的一个重要原因。但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都想有一个好的当家人,都想过上好日子。我已决定辞掉镇上技术员的工作,回咱村参加村主任竞选。 有人说,我们村好不了啦,太乱。我说,你们这些人思想大狭隘了,谁说咱村就不能出一个像华西村吴仁宝那样的人物,谁说咱村的年轻人都是自私自利,软弱无能…  相似文献   

12.
著名歌星拉住在一座意大利式别墅里。有一天,歌星拉被发现死在家中,警探到现场调查,竟找不出任何凶器和指纹。但细心察看之后,隐约看到一些鞋印。经过进一步调查,了解到当天只有两个女子在别墅附近出没过,其一是穿旗袍,另一个穿和服,此外就没有什么人经过了。她们是否进入过别墅呢?这就没有人注意到了。纵使这么小小的线索,聪明的警探已经很快地找出谁是真凶了。亲爱的读者,你知道谁是真凶吗?你的根据是否与警探的一样呢?请您当探长 寻找真凶  相似文献   

13.
阿柳的故事     
“我的名字叫阿柳,我在冈比亚出生, 我虽然从小就被遗弃,对双亲一无所知,但我很想念我的父亲和母亲。我希望能有机会到台湾寻找我的爸爸,找到爸爸后,就能找到妈妈,我相信只有他能告诉我,我的妈妈是谁。” 有着一副黑色面孔和东方人面部特征的阿柳,体内流着中国人的血液,他甚至有“阿柳”这样一个很有台湾乡土味的名字,但是,他却始终与台湾这块土地无缘。 据台湾记者推算,阿柳今年应该是29岁,但实际上,连阿柳自己也不知道他是何时出生的;他本该有台湾的“中华民国国籍”,但现在拿的是冈比亚护照;他不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  相似文献   

14.
成新平 《时事报告》2013,(12):59-59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从没有想到,我一个手握锄头种五谷的农夫,如今已成为湖南省衡阳市委宣传战线的一名正处级干部。回首过往,我的人生经历了寻梦、追梦、圆梦的过程,这其中有汗水、追求和奋斗,也有关爱、温暖与感动。  相似文献   

15.
妙语     
《时事报告》2012,(4):5-5
这个世界是一个很不平衡的世界,有人拿着大喇叭,有人只有小喇叭,有人没有喇叭。但是我始终认为,数字比喇叭重要。  相似文献   

16.
刘木匠     
杨稼生 《中州统战》2001,(10):38-39
那时,我在林场看护山林。一个盛夏的早上,我刚起床,明山推门进来,慌慌张张地说:“护林棚外那段桐木被人偷走了。”明山是当地的农民,林场雇他协助我工作,人很老诚,我俩合作得很好。我抓捞一个凉馒头,掰给明山一半,又在门前小菜园里拔了几棵葱,吃着走着。明山说这段桐木湿重湿重,一个人扛不走,必是两个人抬走的,还一定是棒劳力。是谁抬走的?我们心中一片空白。我们到达现场,太阳升高了,燠热天,没有一丝风。我们坐在树阴下小溪边,双脚浸泡水中,蝉声蛙声一片。我们慢慢思考:没有发现车迹,看来这段桐木没有运出山外,就还…  相似文献   

17.
周洁 《人民公安》2012,(11):15-19
我知道,我的身后有无数的同行在做后盾,我不是一个人在做,在我需要支持的时候,我没有想到那么多人在支持我。很多的人我甚至来不及说声“谢谢!”但我知道,我只有一如既往地努力来回报他们。  相似文献   

18.
在一个很小的地铁站,站长兼书记,副站长兼副书记,还有一个主任全出来了。站长说,您看看,我们这里有5个工作人员,其中3个人在给您帮忙。 人性化的无障碍,就是我自己坐着轮椅,我能完成整个过程,我不需要等谁来,也不需要谁来抬我。 怀念是因为过去了,因为过去了所以才怀念嘛。  相似文献   

19.
客从蓉城来     
客从蓉城来程林杰传达室让我去接一位姓贾的朋友,真叫人费思量,印象中没有姓贾的朋友啊!一个身材微胖的中年人正在填写会客单,我还是想不起他是谁。“程记者,我是成都的老贾啊,88年,你在成都市公安局实习……”终于想起来了,是老贾,那一年我处理过的嫖客中的一...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天底下除了傻子之外.相信没有谁会不怕死亡.我既然选择从和平走向危机四伏的海地维和之路.也就时刻做好为和平事业做出牺牲的准备。——摘自赵化宇海地维和日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