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谷春德 《人权》2011,(1):5-6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是中国社会变革和转型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需要,是全面、协调和均衡发展中国人权事业的需要,是积极参与国际社会舆论斗争并争取更大的主动权和更多的话语权的需要。而且,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也是可能的。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历史进步,中国人权状况正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人权理论研究与创新也取得了不少优异成果,  相似文献   

2.
鲜开林 《人权》2012,(4):35-38
理论体系的逻辑关系,其实就是这个理论体系的内在逻辑联系和内在逻辑生成。党的十七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硕果累累,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板理论体系还几乎无人系统研究和系统论述,就这个意义而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研究还是一个空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是由中国特色的基本人权观点、  相似文献   

3.
赵海琦 《人权》2011,(1):60-60
为加强与国内人权专家学者的联系,《人权》杂志于2010年12月23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了“人权理论体系”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体系及人权发展模式,李步云、陈志尚、谷春德等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党校和中国社科院法学所等18位国内人权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董云虎会见了与会专家学者。新闻办七局领导刘萱、陈振功同志等先后主持会议。  相似文献   

4.
罗豪才 《人权》2011,(5):2-3
由中国人权研究会主办的“中国人权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创新”理论研讨会今天开幕了。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回顾和总结我国在人权理论和实践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与历史经验,进一步推动我国人权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为中国的人权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在此,我谨代表中国人权研究会,向各位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人权理论基本观点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权理论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人权学说 ,它具有科学的、严密的逻辑体系。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权 ,怎样才能实现和保障社会主义人权”这一社会主义人权理论的中心问题而展开的社会主义人权的“起源论”、“发展论”、“本质论”、“基础论”、“保障论”、“主权论”、“国际观”、“道路论”等一系列基本观点 ,是建构这一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具有奠基性的意义。它第一次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来整合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并对这一理论作了科学定位。而且还留下继续研究的空间。比如,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7.
刘海年 《人权》2011,(2):7-9
《人权》杂志社就构建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体系进行研讨,很重要也很有意义。理论对现实有重要指导作用。正确的理论可以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物质力量。我国有重视理论的传统。历史上以儒家思想为指导,许多学者和官员在文章中常引用孔夫子,“子日”等等甚至出现于大臣奏折和皇帝的诏旨之中。  相似文献   

8.
高心满 《人权》2012,(4):32-34
从学术角度而言,人的尊严是人权的源泉,这一观点有着深厚的学术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随着人权问题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以人的尊严为基本考量的人权理论也得到了不断发展。在这个倡导权利的时代,人的尊严与人权保护是一种具有普世意义的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9.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活水源头,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强大动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理论形态,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改革开放的每一步前行都与时代同行.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不断进入新的更高境界。与此同时,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也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努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
发展社会主义人权事业的指导思想——论邓小平的人权观钟瑞添人权问题是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之一。加强人权理论研究,促进社会主义人权保障和发展社会主义人权事业,是我国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权观,对于准确地把握人权理论研究的正...  相似文献   

11.
赵汀阳 《人权》2008,(2):48-51
人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虽无宗教之名而有宗教之实的西方新宗教。目前流行的人权观念存在着可能导致社会混乱的理论隐患。因此我准备提出一个新的普遍主义人权理论,称为“预付人权理论”。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为,人权必须被理解为以“借贷”方式无条件地预付给每个人的权利,但每个人必须履行相应义务去回报所预支的人权,以此为条件才可以保有人权。  相似文献   

12.
曲相霏 《人权》2009,(4):43-49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的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都获得了最迅速发展的30年,回顾和反思这30年来的人权研究,对今后的人权建设极为必要。本文将对人权原理部分的主要学说进行简单梳理,以有助于今后的人权研究与人权实践。  相似文献   

13.
常健 《人权》2011,(1):7-8
在人权理论的研究中,存在着内容和方法各不相同的两个角度:一是对人权的价值内涵的研究,一是对人权实现方式的研究。这两个角度的区别虽然显而易见的,但在实际研究中却往往出现混淆。目前研究中的一些困惑,就是由这种混淆所产生。因此,有必要根据这一区分对现有的人权理论问题进行一番梳理,从而使人权理论研究呈现出更加清晰的脉络。  相似文献   

14.
王若素 《重庆行政》2010,12(4):93-95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基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发展,又在实践中检验。通过实践不断地实现理论的创新,又不断推动实践的发展。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特色,是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常健 《人权》2012,(6):2-15
在中国,人权理念的传播并不是简单地将国外的人权观念直接照搬,而是一个不断“本土化”的过程。《人权》杂志作为人权知识传播的重要媒介和人权理论研讨的重要平台,为促进人权理念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道路,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本文试图通过对《人权》杂志创刊以来所发表的文章的分析,发现中国10年来人权理念的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姜平 《新东方》2005,(9):11-14
进入新世纪,随着人类领导实践活动的不断变革与创新,作为领导活动理论形态的领导科学,在我国呈现了许多新的发展趋势。把握这些新的发展趋势,对于推进领导科学理论创新,加强领导科学学科建设,构建中国特色领导科学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调研,提高妇女工作质量的关键面向新世纪,面向新千年,全国妇联下达了进一步加强妇女理论研究的意见,重申了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妇女理论体系的艰巨任务,这和刚刚召开的中国妇女50年理论研讨会形成 了相互呼应和有力配合,体现了新的领导班子对理论 研究的高度重视和切实努力。这一系列举措预示着新 世纪的妇女运动将会在更加科学和更加理智的理论指 导下取得新进展。 重视理论研究是中国妇女运动的优良传统,老一 辈妇女运动领导人和先驱者都是在不断学习探索中深 化对妇女问题的认识,并在历史的反复比较中,选择了 正确的理论武器。一…  相似文献   

18.
董云虎 《人权》2010,(3):8-9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中国人权研究会在天津南开大学召开第二次全国人权研究机构工作经验交流会。这是我国人权学术研究领域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人权理论研究事业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象征。  相似文献   

19.
陈学璞 《桂海论丛》2008,24(1):11-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的形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和深远的理论渊源。这一理论体系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它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第十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把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政工作的基本职能和任务概括为依法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权益。这一表述客观上为民政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命题,即民政工作与人权保护的关系问题,而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找们进一步明确民政工作的根本目的不无稗益,本文就此试作探讨。一、民政工作的人权保护的特点人权是一个十分广泛的概念,从最一般意义上说,就是为了实现人类的尊严与价值,人所应当享受或实际享有的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和其他的社会权利。承认、尊重和保护人权,已成为人类的共同信念。人权虽有国际性,但各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