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6年春节期间,天津某射击游戏摊位经营者赵春华因非法持有枪支被逮捕。该事件引起了广大群众以及媒体的关注,使我国枪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面临新的考验。案件的争议焦点是仿真枪的定性问题。以非法持有枪支罪对赵春华定罪,从法理和人情的角度来说都是不妥的。对此,应当从个案的角度出发,以小见大,分析、研究我国枪支管理法规的现存问题,从枪支的立法、司法以及普法等多方面,进行规范与完善。  相似文献   

2.
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适用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法中设置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的立法意图,是以堵截构成要件对涉及枪支、弹药案件的犯罪人逃漏法网的可能进行堵塞拦截,因而在司法适用中应当着力体现这一意图。  相似文献   

3.
北京:公开销毁非法枪支□本刊记者冯芝芬秦友友北京市公安局将收缴非法枪支作为春季严打整治行动中的重点工作。4月10日,北京市公安局召开大会处理了王春立等14名涉枪违法犯罪嫌疑人,首次公开销毁万余支非法枪支。图一、装满枪支的装料罐把枪支送进了炼钢炉销毁。...  相似文献   

4.
如今,随着网络空间日趋个性化,各种以讨论军事装备为内容的论坛也大行其道,在这些论坛里聚集了众多热衷此道的“枪迷”。其中的一些“枪迷”爱玩真人CS,热衷收藏仿真枪,不知不觉走上了非法持有枪支的犯罪道路。  相似文献   

5.
从非法持有枪支罪的责任层面出发,只有当行为人认识到自己所持有的是刑法禁止性枪支并对持有枪支的违法性具有认识可能时,认定其为故意犯罪才有正当性可言,才能达到司法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从构成要件角度观察,"枪支"属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中的法律评价要素,确定作为评价基础的事实,应充分考虑法律评价要素自身属性,结合案件事实本身及行为人立场视域,综合判断行为人是否认识到刑法禁止性枪支这一"故意"的内容。违法性认识可能性是独立的责任要件,在风险社会与法定犯时代的背景下,违法性认识的出路在于寻找责任主义原则与刑法治理功能的最佳平衡,建立对行为人非法持枪违法性认识可能性的判断机制是恳切的现实回应。  相似文献   

6.
于国华,吉林市委原常委、副市长。5月19日,于国华因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经查明,2002年1月-2007年10月,于国华收受他人贿赂总计折合人民币745.2万元。案发后,查明于国华有折合人民币1075.7万元的财产不能说明合法来源。此外,于国华从2001年起至案发非法持有枪支3支。  相似文献   

7.
根据对300个司法案例的分析发现,我国非法买卖枪支犯罪的案件类型主要属于以自用为目的的买枪犯罪,枪支主要是仿真气枪,涉案枪支数量多为1至2支。我国非法买卖枪支犯罪的目前量刑较重,原因在于入罪门槛低、枪支范围宽泛、刑罚种类不完善。非法买卖枪支犯罪虽然属于法定犯,但对枪支认定标准要科学,对枪支的理解不应严重超出国民预期,同时应设置管制、拘役等刑种和法律认识错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阻却刑事责任,以便对轻微犯罪行为做到罪罚相当。  相似文献   

8.
我国非法制贩枪支犯罪严重威胁到公共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目前,我国非法制贩枪支犯罪得到有效遏制,但形势依然严峻,制贩枪支犯罪区域从相对集中向全国辐射扩散转变,流窜作案突出。制贩枪支犯罪的组织性特点突出,涉案枪支的制作工艺提高,危害性增大,强制贩卖从现实社会交易向网络虚拟社会交易转变。针对这种发展态势,必须转变观念,建立打击非法制贩枪支犯罪的长效机制,对制枪技术人员和制枪器材实施管制,并且重视对枪支购买人员的打击。  相似文献   

9.
警方动态     
警方动态A自今年8月29日公安部发布《关于收缴非法枪支8药加强枪支弹药管理的通告》以来,全国各地公安机关镇中巴力,迅速行动。仅据北京、天津、内蒙古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不完全统计,巳收缴非法枪支近12万友,其中军用枪500余支,其余多为猎枪、小...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甲1995年从乙处借来一支能发射金属弹丸的高压汽枪(无证件),后一直未归还乙。1996年《枪支管理法》实施前,甲没有按规定上交该枪支。1999年甲先后两次将该枪支出借给丙打鸟。2000年2月被我们发现。请问,对甲、乙的行为应如何处罚?湖北饶怡兵饶怡兵同志:乙属非法持有枪支,鉴于其行为显著轻微,其非法出借枪支的行为发生在1996年《枪支管理法》生效之前,所以,对乙应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0条的规定,进行处罚。甲既私藏枪支,又非法出借枪支,但都不够刑事处罚。对甲应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0条…  相似文献   

11.
5月10日上午,河南省公安厅在省人民公堂隆重举行全省集中销毁非法枪支仪式,公开展示全省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涉枪违法犯罪活动和收缴非法枪支弹药的成果,集中销毁收缴的各类非法枪支3.6万余支,以进一步推动严打整治斗争向纵深发展。  中共河南省委副书记范钦臣,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李清林,省人大常委全副主任郑增茂、省政府副省长李志斌、省政协副主席杨光喜、省军区副司令员邬援军等领导同志和省政府、省委宣传部、省公、检、法、司、安以及武警河南总队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省公安厅、郑州市公安局的公安民警与省会各…  相似文献   

12.
<正>(2023年10月24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批准2002年12月9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在纽约签署的《联合国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公约关于打击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补充议定书》(以下简称《枪支议定书》)。同时声明: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受《枪支议定书》第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的约束。二、关于《枪支议定书》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已在国内制定更为严格的法律规定,以预防、打击和消除非法制造和贩运枪支及其零部件和弹药的行为。  相似文献   

13.
江心 《民主与法制》2021,(14):36-38
孟钢在落马前,已是年薪过百万的长沙银行副行长,日子安稳富足。但他并不安于现状,利用职务便利,大肆收受贿赂近900万元,玩转豪宅、游艇、黄金、枪支……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2020年9月28日,孟钢因犯受贿罪、非法持有枪支罪,被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35万元。  相似文献   

14.
不同国家基于刑事诉讼价值观的不同,对非法证据的范围及其证明能力大多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我国的非法证据有四种具体表现形式,但由于种种原因,法律对非法证据的证明能力没有剥夺。随着我国刑事诉讼法对自由价值的重视和肯定程度的提高,为避免对个人权利可能产生的侵害,必然要求制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明确非法证据的范围,剥夺规定范围内的非法证据的证明能力,以彻底防范非法证据。  相似文献   

15.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保障人权、准确打击犯罪和促进司法公正的需要。切实可行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应当建立在合理的"非法证据"范围的基础上。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选择需要遵循人权保障原则、客观真实原则、非法证据推定原则和实质审查原则。非法证据排除范围的适用,应当区分单一非法证据排除与多种非法证据排除的差异,综观证据的证明能力分别采信。  相似文献   

16.
严禁个人非法拥有枪支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按照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收缴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爆炸物品、管制刀具的通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关于清理收缴枪支的通告》的精神,奉新县公安局为确保《枪支管理法》的顺利实施,从9月24日起,在全县范围内集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收枪治爆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了辉煌成果,到目前为止,全县共收缴各类非法枪支1913支,其中猎枪127支,小口径17支,汽枪103支,电击枪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我国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现象的成因、特点及易发地区进行了论述,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如何加强对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治安管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全面开展枪支清理收缴工作公安部7月30日发出通告,要求各地在“枪法”生效之前,全面开展枪支的清理、登记和收缴工作。通告规定,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走私或者非法制造、买卖、运输军用枪、射击运动枪、猎枪、麻醉注射枪、气枪、钢珠枪、电击枪、催泪枪以及其他各种枪...  相似文献   

20.
审查逮捕作为非法证据排除的主体,实践中却没有规定可操作的程序,针对审查逮捕中的非法证据难以排除的现状。笔者结合职务犯罪案件中证据的特性、审查逮捕时证据的可变性,借鉴侦查活动监督的方法的操作程序,认为对审查逮捕中的非法证据规则适用,应着重于非法证据的合法化转换、瑕疵证据的补救完善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