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张伟 《人权》2009,(3):59-59
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纵博  郝爱军 《人权》2009,(4):50-53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受权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下简称《计划》)。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在《计划》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与刑事诉讼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3.
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1日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这是继2009年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来,我国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计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利,人权教育,国际人权条约义务的履行和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以及实施和监督等做出了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4.
2009至2010年间,中国政府制定了第一份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促进了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两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77%;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4.9%,实际增长10.9%。城镇新增就业2270万人。2010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比上年末下降0.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吴雷芬 《人权》2008,(6):57-5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4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这标志着中国人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对中国  相似文献   

6.
张伟 《人权》2012,(4):50-53
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进入了有计划、持续、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本期计划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一样,对在全社会传播和普及人权知识,均提出明确要求。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7.
继把“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目标。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年2010年)》(以下简称《计划》),指出了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保障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
《人权》2010,(2):6-15
2010年3月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2009年国别人权报告》,再次以“世界人权法官”自居,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权状况进行指责,而对自身十分糟糕的人权纪录熟视无睹、回避掩饰。为了让世界人民了解真实的美国人权状况,我们发表《2009年美国的人权纪录》。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9,(3):42-43
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蒋娜 《人权》2009,(1):46-48
经过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人权和法治建设取得了显著进步。从1991年中国政府首次发表i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到1997年中共十五大“人权”首次成为党领导国家建设的主题,再从2004年“尊重和保障人权”入宪到2007年中共十七大将其写入党章,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人权已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之一。  相似文献   

11.
《人权》2010,(5):10-18
前言 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在这一年里,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和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中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把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促进人权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全面实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遏制经济增长明显下滑的态势,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回升向好,同时推动中国人权事业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相似文献   

12.
肖金明 《人民政坛》2009,(11):38-39
在《当代法学》2009年第5期载文《中国特色的人权年)》是中国政府关于主流人权观、人权框架、权利保障体系最系统的表述,不仅明确表达了中国“全面人权”的主流价值观,还完整地描述了中国特色的人权框架与权利保障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权》2012,(4):2-14
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是中国政府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宪法原则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王孔祥 《人权》2010,(1):27-30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以下简称国新办)发表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受到国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好评,认为《行动计划》的发布和实施,必将有助于提升全社会尊重和保护人权的意识,有助于中国人权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评中美人权之争——兼驳“中国人权倒退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董云虎 《人权》2004,(3):39-42
3月30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3年中国人权事业的进展》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自1991年发表《中国的人权状况》以来第七次发表白皮书阐明中国的人权状况和观点。该白皮书以大量的事实,令人信服地阐述了过去一年里中国政府为促进和保护人权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进展,是对美国散布的所谓“中国人权倒退论”的有力驳斥和回击。  相似文献   

16.
《人权》2004,(3):8-17
2003年是中国发展进程中重要而非同寻常的一年,也是中国人权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这一年里,中国政府妥善应对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和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了新的突破,政治保持了稳定,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权事业取得了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人权》2009,(3):2-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国内外广泛关注,对该行动计划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4月14日,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就中国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现将访谈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董云虎 《人权》2002,(1):24-29
1991年11月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这是中国政府向世界公布的第一份关于人权的官方文件,对于推动中国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产生了巨大作用,不愧为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相似文献   

19.
《人权》2003,(1):16-29
最近13年,是中国社会进步与中国人权发展的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 13年来,中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人权建设,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实现了大幅度跃升,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人权事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20.
常健 《时事报告》2012,(7):56-57
继2009年4月我国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之后,今年6月11日,我国发布了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新一期行动计划顺应中国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际行动特别是政府工作中去。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对继续走自己人权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对西方某些对中国人权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声音也是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