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全球新公害──俄罗斯“黑手党”子尧,杜宇俄罗斯“黑手党”,是对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黑社会组织的统称。在南苏联时期,这些黑帮组织只是些不成气候的犯罪团伙,至多从事些敲诈勒索、盗窃走私之类小打小闹的犯罪活动。然而,随着前苏联的解体,特别是前苏联国家安全委...  相似文献   

2.
在二战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欧各国一直非常关注来自前苏联的军事威胁。伴随着前苏联在旧引年的解体,关注的焦点也就逐渐转向日益猖獗的俄罗斯黑手党。在前苏联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期内,俄罗斯的一些安全部门实际上掌握着大量有关‘黑色资本家”的情报。遗憾的是,这些情报没有促使政府制定控制有组织犯罪的政策。这与过渡时期的政治剧变非常有关,另外,薪水低廉、工作条件差等因素严重削弱了安全部门的力量。更有甚者,国家安全机构的一些人员正在与有组织犯罪集团“并肩战斗”。腐败已成为叶利钦政府和反对派互相攻击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一、能源宪章条约运输规范的背景 《能源宪章条约》的成立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末,当时前苏联及其盟国正处在根本性变革时期。在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政治稳定、经济和社会发展甚至和平都处在危机之中。后来,随着柏林墙的推倒和前苏联的解体,使欧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为世界经济合作开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而能源业成为这种新关系中的焦点。西方世界对这一变革的反映的一个主要内容是为结构性变革提供支持.尤其在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方面。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似乎相当强大,因为到目前为止,似乎也仍然只有俄罗斯能够在世界范围内给美国和欧盟出难题,据报道在伊朗核问题背后也有俄罗斯的影子。但俄罗斯还不够先进。从社会政治的实质上分析,俄罗斯至今也还没有走出专制阶段。尽管现在她已经建立起看来还算完备的现代社会的政治框架,但俄罗斯到今天也还没有完全实现现代化的社会政治运作,这是其仍然落后的一个最突出的社会表征。  相似文献   

5.
作者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中国大学生看美国”课题的研究。在一些大学做调查的同时,学生们也涉及到对前前苏联及俄罗斯的一些评价;另外,作者在教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程的过程中,学生在课堂讨论、平时作业以及试卷中,也谈到了他们对前苏联及俄罗斯的一些看法。对此,作者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梳理,通过对前苏联政治经济制度、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俄罗斯经济改革和中俄关系这四个方面,呈给读者一份概括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6.
1991年12月25日,克里姆林官上空飘扬了70多年的镰刀锤子红旗悄然降落,升起了俄罗斯的三色旗,这标志着列宁创立的、由共产党执政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在政治舞台上彻底消亡。两年前的同一天,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齐奥塞斯库及其夫人遭处决。在此前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像多米诺骨牌一样相继垮台。在世界政治版图上,前苏联、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总统大选将于2012年3月4日举行。2011年12月初,现任总理普京正式登记为2012年俄罗斯总统候选人。此前的11月11日,普京在会见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成员时,高调宣布本国定位和发展方向——通过欧亚联盟使前苏联地区一体化,成为世界上独立的力量中心;在政治稳定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现代化。  相似文献   

8.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邓小平的时代理论 ,确认“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并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方面阐明了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 ,这是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突出特点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世界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世界存在的本质特征 ,也是我们所处时代必须坚持的文化特征。从而形成了从主题到特征两个层面 ,再到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特征的时代理论体系 ,这是对邓小平时代理论的重大发展。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提出,当今世界,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另一方面,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到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战争还是和平,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中国答案是: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构建世界和平的价值观念,消解人类冲突的观念基础;以共同发展促进世界和平,构建世界和平的经济机制,弱化国与国战争的经济动因;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构建世界和平的政治机制,扎紧军事冲突的政治护栏;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构建均衡、有效、可持续的世界安全构架,走上世界持久和平的现实道路;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为自身和平提供保障,为世界和平增添力量。中国之答为世界指明了一条共同发展与普遍安全的和平道路。  相似文献   

10.
丢掉幻想自强自立俄罗斯改革的教训和启示李丽娜前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不为此欢欣鼓舞,因为一个“超级大国”从此消失,东西方的“冷战”宣告结束。他们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企图将俄罗斯拉入西方阵营。俄罗斯国内的一些人...  相似文献   

11.
高虎 《公安教育》2010,(1):61-64
<正>当今社会,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背景下,以非传统安全因素为主要特征的国际性犯罪,日益影响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安全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作为我国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教育大省和著名侨乡,浙江省集中了小商品、纺织、皮  相似文献   

12.
吴贺  陈晓律 《探索与争鸣》2022,(9):122-135+179
经济因素已经成为现代地缘政治冲突中的核心问题。认识俄乌冲突的根源,需要从俄罗斯当今所面临的经济困境入手,借助经济地理学和地缘经济学的视角,深入挖掘俄罗斯经济问题的起源。在认知俄罗斯经济结构特性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俄罗斯在当今世界自由贸易体系下存在着源自地理的固有劣势。随着世界地缘经济竞争的日益激烈,这种劣势遭到放大,导致俄罗斯在现代金融、贸易体系中处于被动地位,乃至于被固定在“世界体系”外围位置上。俄罗斯在历史上形成了依靠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从而改善经济地理条件的路径依赖。当代俄罗斯也曾试图改善经济结构,以独联体为核心打造欧亚联盟来扭转其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不利地位,但欧美对乌克兰事务的深度介入使得俄罗斯的地缘经济布局被一再打破。从这个角度看,俄乌冲突是不可避免的。然而,如果俄罗斯能够转变以地缘政治主导地缘经济的旧有思路,则以和平方式破解困局的契机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3.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情报机构虽然继承了克格勃的衣钵,但因国内政局动荡,人员更换,政治地位、社会影响力和情报工作能力等,都无法与前苏联时期的克格勃相比。不过近年来,由于俄罗斯对国家安全战略较为重视,俄情报机构逐渐恢复了元气,特别是自普京上台以来,俄情报机构的作用得到了加强。如今的俄罗斯情报机构,正在日益显示出昔日克格勃的锋芒。 总统身边的重要势力 普京上台后,叶利钦时代的权力集团已逐渐退出政治舞台,各大势力集团重新组合,争相要取得对普京的影响力,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俄安全机构显然已占据了上风。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普遍认识到,俄罗斯在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时,越来越趋向于实用主义。俄罗斯的对外政策逐渐抛弃了前苏联时代的意识形态及原则,也比前苏联解体初期取得更惹人注目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1998年是亚洲经济遭受金融危机打击并步入萧条和衰退的一年,也是中国经济金融体系经受严峻考验的一年。一年多来的东亚和东南亚的金融危机,进而又扩展到俄罗斯,冲击着拉美国家,使整个国际金融体系出现动荡。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成为中流砥柱,为举世所瞩目。但是也应看到这场金融危机严重扰乱了国际金融秩序,给世界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这场危机还未过去,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受到它的消极影响,而且压力还会进一步增大。20世纪世界经济走过了一条一体化的道路,世界经济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世界贸易自由化,生产一体…  相似文献   

16.
吴世韶 《传承》2013,(6):74-75
鉴于大学生党员在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急剧发展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必须拓展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视野。可以从大学生党员个体、大学任课老师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政机关和高校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世界视野教育。  相似文献   

17.
卢诚  贾昌萍 《传承》2013,(8):74-75
鉴于大学生党员在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中的重要地位,在全球化急剧发展的国际环境中,我们必须拓展大学生党员的世界视野。可以从大学生党员个体、大学任课老师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行政机关和高校课程设置等方面加强世界视野教育。  相似文献   

18.
缓步前行的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在政治、军事方面可以说是世界大国,但就经济而言则只能算是一个小国。俄罗斯经济受整个世界宏观经济的影响比较小,而它对国际经济的影响就更小。2001年俄罗斯经济可以说是处于转型阶段,普京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使世界联为一体,变世界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地球村,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国际社会一般利益以及对这种一般利益的种种挑战。这种国际社会的一般利益以及对它的挑战,使传统国际政治现实主义面临困境,也为和谐世界观的出现提供了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4,(12):15-15
强权政治 沙特已经表示,在低油价的情况下不减产,这对俄罗斯经济形成了冲击——油气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产品。事实上,在前苏联解体前夜,沙特和美国就曾联手将石油价格打到10美元以下,并且在前苏联威胁不出口石油之后,沙特继续表示,若前苏联真不出口石油,剩余的市场需求沙特有能力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