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珠三角”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流动数据的分析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地位获得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政治资本仅对男性有持续的正向影响、亲友网络关系仅对女性有持续的负向影响、教育水平仅对初次职业地位有正向回报,这并不是说市场在次级劳动力市场没有回报,而是与新生代农民工普遍较低的人力资本和高同质性的关系网络有关,因此需要给予其更多的受教育和异质性关系建立的机会,协助新生代农民工向上流动。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新生代群体的主体,“80后”农民工和“80后”大学生已步入历史舞台。客观地讲,由于先天教育不平等造成的差距进一步引起后天职业地位竞争的不平等,二者在获得较好职业地位的能力上是存在一定差距的。但对于权利意识和平等观念日益提高和增强的新生代农民工群体而言,他们显然不能接受这一现实。对新生代群体的形成、追求及其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群体间的矛盾进行分析,可进一步探求有效解决这一潜在矛盾与冲突的对策和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职生所学专业、职业选择与职业倾向一致性研究报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职生的职业倾向偏向于社会型、事业型和艺术型,绝大多数高职生不愿意从事具体、操作性的工作。当务之急是加强对高职生的职业指导,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教育学生面对现实,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个性特长,进行正确的职业定位,及早引导学生体验职业和认识社会,相对理性地择业。  相似文献   

4.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状况不仅关系着其生存与发展,更是他们融入城市生活的关键。新生代农民工的产生有着特殊的社会背景,其群体特征也较为突出。他们的职业状况涵盖了职业分布、职业技能情况与劳动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与老一代在就业实践上有着重大差异,其职业流动更为频繁,职业适应也更为复杂.他们在城市传播环境的刺激下,通过不断的职业退出和进入,丰富工作经历、增加职业体验,在经历了这一特殊阶段的职业探索期后,逐渐步入有规律的职业适应期,并进行了一系列以模仿与践行、合作与平衡、疏导与拓展为表现形式的多重传播实践.不管是组织间的职业流动还是组织内的职业适应,均反映出新生代农民工积极谋求职业成长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职业认同并推动了他们融入城市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职业生涯阻隔己经对高学历女性的职业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女性就业权保护和两性平等和谐发展的必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社会性别作为分析视角,通过对济南18名高学历女性的深度访谈,梳理和总结中国高学历女性对自身职业发展中的各种阻隔具体维度的认知和内在体验,发现高学历女性的职业生涯阻隔主要体现在现实与职业期望的落差、家庭与事业的角色冲突、家庭和社会支持的缺失、组织内部的性别歧视四个方面。为缓解职业生涯阻隔造成的压力,高学历女性应强化社会性别自觉意识和职业生涯规划意识,高校应设置针对女性的职业生涯指导课程,政府要积极倡导性别平等的就业政策,社区需要整合各种资源发展,满足多样化需求的家庭支援服务项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职业选择与就业指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处在个人职业生涯由探索阶段向确立阶段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的职业选择是一个关键因素,职业选择得正确,就可以顺利地从探索阶段转向确立阶段,如果职业选择发生障碍,则可能影响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所以,在大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能否运用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则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政府为农民工提供越来越多、更加公平的公共服务的同时,"招工难"现象却并未因此减少。在对"招工难"现象的解读中,供给总量的增速减缓是一个方面,农民工职业的高流动性也不容忽视,因为农民工的频繁流动不仅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而且因摩擦性失业的上升放大了市场用工的紧缺现象。本文在基础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一个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的分析框架,拟从个体特征、经济水平、流动经历和职业满意度四个方面测量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新一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有所提高,形成了较高的求职期望,但农民工难以从提高的教育投资中获得物质利益,因而职业流动性增强,流动经历没有对农民工的职业稳定性产生惯性的持续影响。与客观的工资水平相比,主观的工作发展、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满意度才会对职业稳定性产生显著正效应,且尤以工作发展满意度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河南省某市的226名青年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的社会化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从青年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因素、社会化因素和社会地位因素三个方面出发,采用多元统计的回归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其对该群体职业适应性产生的可能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管理认为,成功的人首先必须取得职业发展的成功。文职人员作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自然离不开职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做好文职人员职业发展的前提是研究分析文职人员职业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及主要原因,聘用单位加强职业生涯开发以及文职人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则是做好文职人员职业发展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职业理想是职业生涯设计的动力因素,是毕业生择业和从业的思想基础和目标导向,因此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理想教育是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内容,应当贯穿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工学结合的课程是将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结合成一体的课程。在社会职业环境发生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工学结合课程能够有效满足我国高职教育利益相关者提升综合职业能力、实现未来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和占有高质量的技能型人力资本、保持市场竞争力的利益诉求。它代表了今后我国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的价值取向,其理论体系需要在院校改革实践检验中进一步完善,从而形成本土化、具有中国特色的工学结合课程开发模式。文中以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并分析了实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调查发现,高校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的压力源主要来自社会、学校管理与制度、学生和教师自身。高校教师职业压力总体强度较大,在其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占主导的职业压力源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探究两性职业地位流动的差异及对收入回报的影响为目的,通过分析2012年上海大学上海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在全国六省市实施的"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大型调查数据发现:在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方面,部分群体面临性别不平等,表现为女性的职业阶层位置越低,其面临的职业流动不平等越严重;在职业流动对性别收入回报的影响方面,职业向上流动的群体中不存在性别收入不平等,但在职业向下流动的群体中,女性的收入回报会进一步下降。研究发现朝着更为优势的职业位置流动可以消解两性的收入不平等,朝着更为劣势的职业位置流动与不发生流动,女性的收入回报都显著少于男性。这也说明职业向上流动的努力型精英群体内部的性别较为平等,而职业向下流动的群体和没有发生流动的群体中的性别收入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我国的职业选择规则发生了变化 ,职业自由正向我们走来 ,传统的职业成功之路已不复存在。人们在获得职业选择自由的同时 ,也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承担更多的责任。在当今的社会中 ,人们要取得职业生活的成功 ,需要接受各种方式的职业咨询、指导和服务。  相似文献   

16.
城镇居民职业地位变迁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是当前性别不平等的重要表现。通过对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数据的分析,本研究从职业类别、职称、管理级别、国家行政级别、主管/挂靠单位级别和单位类型等方面探讨了城镇居民在职业流动过程中的性别差异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居民在职称的变动、管理位置的变动、行政级别的变动等方面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较之女性具有更多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因此,职业地位变迁过程中,不同性别的居民还是存在多方面的差异的,男性具有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培养适应职业生活的人才,单一的知识教授和能力培养把学校教育与职业生活完全割裂,不利于中职生的顺利就业和职业生涯的顺利发展。语文教师在课堂中创设职业情境,培养学生关于职业认知、职业态度等方面的职业素养,能够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形象而深刻的职业教育,形成健康科学的职业认知,为上岗就业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南省某市的226名青年农民工的调查研究,基于社会学的社会化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从青年农民工的个人特征因素、社会化因素和社会地位因素三个方面出发,采用多元统计的回归分析方法,尝试分析其对该群体职业适应性产生的可能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影响因素的作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以来,对如何依法管理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起到了重要指导和推动作用,但受法治、习惯及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当前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的管理仍存在困境。从实践和长远来看,需要在深刻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做法,探索中国特色的城市职业流浪乞讨人员管理之路。  相似文献   

20.
职业锚理论应用于学生干部培养中,能够使学生干部寻求锻炼机会的模糊动机转变为提高素质的具体目标,使学生干部岗位的育人功能得到更充分发挥,使学生干部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落到实处。职业锚理论在学生干部培养中的应用策略主要有建立学生干部岗位描述制度;建立学生干部上岗指导制度;建立学生干部岗位流动制度;建立学生干部职业倾向测评制度等。把握好学生干部职业锚与职业性向之间的区别以及职业锚的动态性是职业锚理论应用于学生干部培养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