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沉寂了三十多年的商品经济又被人们重新认识和重视起来。商业在搞活经济中所起的作用以及商品交换带来的利益直接性和实践性,也使一些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了变化。在“经商就能牟利”、“无商不富”的思想指导下,社会上掀起了一阵阵的经商热。据统计,到1988年6月底,上海市商业企业注册登记总数已达5.06万户,而1986年仅为2.03万户,一年半时间开、歇相抵,净增一倍半。以“公司”、“中心”为名称的企业数,1986年7月底清理整顿公司结  相似文献   

2.
豫商自古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地处中原地带的豫商,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儒家文化的熏陶,形成了自己的儒家商业文化。其中儒家文化中的"中庸思想"在文化、伦理道德层面上对豫商经商的启发具有深刻的影响。通过探析"中庸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对豫商文化的影响,分析"中庸思想"对豫商经济活动所起到的推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两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成员以官经商的风气相当严重,它不仅波及面宽,而且造成的危害也是十分骇人的。从当时的情况看,以官经商,首先表现为亦官亦商。不少官府州衙,竞相开设工场、商肆,以求生财。刘宋时益州刺史衙署建立官冶,生产铁器高价出卖,因其在物资市场上为紧俏商品而大获厚利。萧梁时这个衙署的主要政绩曾是“内修耕桑盐铁之功,  相似文献   

4.
早在商鞅变法中 ,就把抑商作为主要内容 ,颁布了一系列抑商法令 ,但商鞅这时的抑商 ,主要是强调重农和限制经商人数的增加 ,把商业的活动限制在不触动封建统治者根本利益的范围之内。到了汉代以后 ,重农抑商就成为中国历代封建统治者的抑制兼并的一项基本国策。封建统治者通过经济立法 ,使抑商政策贯彻封建社会的始终 ,并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从根本上抑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检察机关在依法对公安机关监管活动进行监督考察中,发现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缓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的监外罪犯出县(市)打工经商的越来越多。如2002年6月,某县级市在期的监外罪犯有369人,其中,缓刑265人,剥夺政治权利78人,管制4人,暂予监外执行8人,假释14人。在上述监管罪犯中,就有41人外出县(市)打工经商,已占监管总数的11%。  相似文献   

6.
西方商风东渐与近代上海商业文化的产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西方商风的东渐及其对中国商人的影响,是伴随着西方商人来华经商办厂而产生的一种中外经济与文化碰撞交融现象。受其影响而形成的新型商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与变迁的的一个具体反映。在近代中国,上海是西方商风传入最早的城市之一,同时又是外资  相似文献   

7.
92’潮涨 1992年,北京流传一句民谣:“十亿人民九亿商,还有一亿等开张”。此话是对1992年中国大陆掀起的“商潮”的调侃,几近荒诞,但又不乏幽默。这是继1985年后的第二次“经商热”,热浪滚滚,来势之猛,气势之宏大,涉及人数之广已远远超过1985年第一次“经商  相似文献   

8.
林晨 《瞭望》1992,(50)
如今,“下海”一词最为时兴。下什么海?下经济、经商、经营之海,或曰市场之海。 “下海”的方式各不相同。有的弃“官”从“商”,放着局长、主任的官位不干,去创办各种经济实体;有的从研究室里走出来,转向科技的开发与经营;有的在本职工作之外,干起了第二职业,甚至国家干部在星期天也去摆摊卖货;还有的大学生也兼营起各式各样的买卖。对于社会上的这些现象,有人名之曰:下海!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6)
随着唐后期坊市制度解体与税商形势的发展,唐代市场由重管理、商人聚集经商、无商税向税管兼具、商人营业分散、课利减少、行头地位削弱的趋势转化。在市场制度变迁的深刻影响下,德宗建中、贞元年间幽涿商人的造经活动,呈现出社官称谓消失、专门性造经行社解体、加入合州社邑造经及造经非行社化的特点。唐后期行社造经的衰败,应是商人造经形式转变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老李船长 《各界》2010,(5):37-42
桑弘羊的理财 桑弘羊(前153-前80),西汉洛阳(在今洛阳东北)人。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富商家庭。当时洛阳是全国最富裕的地方,当地的风气是重财轻义,人们都想经商赚钱而不想当官。在这样浓厚的经商气氛熏陶下,桑弘羊从小就对商业经营之道产生了兴趣,特别对古代著名的商人白圭、子贡等十分推崇。但他没有继承父业去经商,十三岁便被选为侍中,进入长安宫廷,长期跟随在汉武帝左右。  相似文献   

11.
’92中国青年热点现象下的青年心态 92年中国青年的热点现象离不开一个字:钱。去年年初,国内不少报刊、杂志发表文章,探讨青年经商和从事第二职业的问题。文章一般称:青年从事经商和第二职业,不仅是为了多挣些钱,他们还希望藉此改变一下不太理想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使自己专业更对口一些,能更加地学有所用。他们希望全方位地锻炼自己,看看自己究竟能有多大的本事,在自己工作领域之外还能走多远。当时就有不少学者和社会工作者提出疑问,认为这种观点缺乏足够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主观臆想色彩很浓,是人为地往青年脸上贴金。现在看来,这些人的疑问不是没有道理的。后来报刊杂志在  相似文献   

12.
一、山西商帮十大商帮中最早崛起的就是山西商人。晋商是明清时国内最大的商帮,在商界活跃了500多年,足迹不仅遍及国内各地,还出现在欧洲、日本、东南亚和阿拉伯国家,完全可  相似文献   

13.
建农 《侨园》2004,(3):7-9
温州人向以精明经商著称,天南海北到处都有他们的踪影,"温州城"、"温州街"兴起在东西南北,最近两年温州人的"炒房团"更是闹得沸沸扬扬,人心慌慌.同时,有关温州人的还有一句话:"北京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温州人在巴黎."言下之意,是说移居巴黎的温州人特别多.  相似文献   

14.
为加强民进中央在黔西南州智力扶贫的力度,适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民进中央及时调整智力支边结构,充分发挥自身科教优势,把“智力支边教育为先”作为智力支边的一项重要内容。为此,经民进中央牵线,在北京市教委及北京市一帮一助教协会的大力支持下,2月10日—16日“北京市一帮一助教协会赴黔讲师团”一行10人(特级教师4人、高级教师5  相似文献   

15.
1913年,在著名学者梁敦彦、周诒春、颜惠庆、王正廷、顾维钧、叶景莘、詹天佑等人的发起和赞助下,先后在京津两地成立的以留学国别划分的留学人员组织合并,创建了欧美同学会。它是中国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延续至今的留学人员组织。  相似文献   

16.
久闻温州人精于经商,世界各地都有温州人执商界牛耳,这次终于有机会亲赴温州“感觉”温州人,自然十分高兴。 精于经商,会不会只认识钱、不认识人,只知赚钱、没有文化?这样的疑问很快涣然冰释了。我们认识了高仁义。  相似文献   

17.
李燕朝 《侨园》2003,(6):15
1913年,在著名学者梁敦彦、周诒春、颜惠庆、王正廷、顾维钧、叶景莘、詹天佑等人的发起和赞助下,先后在京津两地成立的以留学国别划分的留学人员组织合并,创建了欧美同学会.它是中国建立时间最早,规模最大,延续至今的留学人员组织.  相似文献   

18.
《求知》2007,(1):28-28
毛家峪村位于天津市蓟县北部山区,全村46户、168口人。近年来,该村在县委、县政府旅游政策的指引下,立足本地资源特色,发挥自身优势,打长寿牌,走旅游路,把一个昔日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设成为京津唐地区遐迩闻名的长寿旅游度假村。  相似文献   

19.
布达佩斯专电 每当春节来临,从匈牙利飞往北京的国际航班上,便出现许多回国探亲的中国人的身影。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不少中国小伙子身边都多了一位外国姑娘。不用问,姑娘准是匈牙利人。这是在匈牙利经商的中国小伙子们携带自己的心上人回国过年。  相似文献   

20.
李泉 《党政论坛》2013,(17):48-49
挫折商AQ(Adversity Quotient),又称逆境商,是我们在面对逆境时的处理能力和一个人的挫折忍受力,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研究表明,在智商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挫折商对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较好的挫折商是影响一个人从事业低谷中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