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04年是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赣州市委联合举办的“弘扬红军长征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纪念中央红军出发长征7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0月14日至16日在江西赣州市召开。出席研讨会的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  相似文献   

2.
继续长征     
正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长征是一段苦难且辉煌的血火岁月,是一条永不褪色的精神矿脉,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在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专家陈坚、李东方等同志,从长征的历史回顾、长征精神的传播、不同人眼中的长征、理想信念的力量等角度,解读我们心中永远的长征。回望长征,目的是让我们不要因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是中央红军开始长征80周年。12月21日,纪念中央红军长征80周年暨《烈火忠魂——罗屏汉、张瑾瑜夫妇烈士》首发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广东厅召开。座谈会由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中共兴宁市委、中共龙川县委、广东科美实业有限公司、广州荣业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协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陈昊  相似文献   

4.
为了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和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于2012年11月16日在北京召开"首都党史学界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座谈会"。现将座谈会发言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5.
2002年2月26日,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召开了“《中共党史研究》征求意见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副主编白小麦主持,在京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及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新华文摘社的记者、编辑等共18人应邀参加了座谈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孙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共党史研究》杂志主编石仲泉出席座谈会并作了讲话。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在对目前《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基本肯定的基础上,从刊物定位、文章选题、栏目设置、版面设计、文字表达等各方面提出了许多中肯的、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现将与会者的发言刊登如下(按发言先后顺序刊登)。  相似文献   

6.
《红岩春秋》2008,(1):9-9
2008年1月30日,《中共党史研究》杂志创刊20周年及编委会座谈会在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举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张启华、章百家、吕世光,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李捷等出席座谈会。  相似文献   

7.
《党史纵览》2006,(11):5-5
10月13日上午,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省中共党史学会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省委副书记王明方出席座谈会并作重要讲话,老同志郑锐、郑淮舟、施夫俊出席会议。会议由省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沈培新主持,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聂皖辉作了主题发言,他回顾了70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行程二万五千里,创造人类历史奇迹的艰难历程,总结了长征精神的内涵以及我们今天纪念长征胜利的重大意义。座谈会上,亲历长征的老红军陈光武和有关方面代…  相似文献   

8.
为了开展对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论著的评析工作,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室和科研局于今年9月11日在京召开首次国外中共党史研究论著评析座谈会,主题是:评国外学者所谓毛泽东的“民粹主义观”。首都党史界和理论界的专家石仲泉、彭明、萧超然、朱乔森、朱成甲、刘桂生以及一些青年党史工作者等应邀出席座谈会并先后在会上发言。座谈会开始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沙健孙到会讲话。接着,与会者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70年前,红军长征擎起的熊熊的革命火炬,没有随着长征结束而熄灭,它一直在中国人民的心中炽烈地燃烧着。长征,随着历史的发展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1997年9月至2005年6月,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石仲泉重走红军长征路曾写下30余万字的《长征行》一书。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本刊特别约请石仲泉同志撰写文章,解读长征精神,以期对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和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2007年5月1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科研管理部与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在北京举行了《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档案文件集第五卷有关学术问题座谈会。出席会议的有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教授卡尔图诺娃(该书编者)和研究员马马耶娃、韦艾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研究  相似文献   

11.
《福建党史月刊》2014,(21):F0003-F0003
正2014年10月15日至16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南京召开全国党史工作调研座谈会。李忠杰副主任主持15日会议并作总结讲话。高永中副主任主持16日会议,对贯彻落实调研座谈会议精神和曲青山主任在全国党史工作调研座谈会(大连片)上的讲话精神提出要求。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逢立左参加座谈会并作汇报交流。会上,逄立左主任汇报了福建党史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贯  相似文献   

12.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红军长征史》一书,同时摘取了中国图书出版界的两项《高荣誉,即第三届“国家图书奖”和第六届“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该书是中央党史研究室“九五”规划项目之一。在写作过程中,得到了室领导的关怀和支持。该书依据翔实的历史好料,生动记述了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艰难历程和英雄业绩;揭示了红军长征的不朽精神,总结了长征胜利的基本经验和重大意义,从而深刻地揭示了红军将士为革命理想和人民利益英勇奋斗的本质特点,昭示了长征胜利的历史必然性。该书不仅集红军…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5日,首都党史界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常务副会长龙新民主持。会上有7位专家学者作了发言。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会长欧阳淞最后作了总结讲话。在京的党史、党校、军队、社科院、高校系统的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有7位学者作了会议发言,现将发言摘登如下。  相似文献   

14.
王新生,1954年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剐巡视员、研究员,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研究,尤其是红军长征史研究.先后参加过《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修订、《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撰写,参与起草过党和国家重大党史纪念活动的有关文件.著有《穿越历史时空看长征》,获2016年"中国好书奖".参与撰写的《红军长征史》获中国图书奖和"五个一工程奖".  相似文献   

15.
1、长征中重大战役的研究2、长征中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的研究3、长征中统一战线的研究4、对西路军的研究5、长征中的人物研究6、长征胜利的原因和经验研究7、长征精神与加强党内团结研究8、长征精神与民族精神研究9、长征精神与民族复兴关系研究10、长征精神与当代大学生研究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征文参考选题  相似文献   

16.
2000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召开“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历史回顾座谈会。座谈会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石仲泉主持。获得“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和参加过这一伟大工程设计和建设的有关领导、专家李觉、陈能宽、程开甲、梁守槃、刘敏、刘嘉树等同志应邀出席了座谈会。有关单位的学者樊洪业、王德禄、刘志光及中央党史研究室的部分研究人员也参加了座谈会。在座谈中,各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党中央对“两弹一星”的决策和领导、研制过程中的曲折与甘苦、自力更生与依靠外援的关系、50年代形成的大科学体制的特点及影响、“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意义等问题各抒己见。他们回顾历史,抚今追昔,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事情。现将座谈会的发言摘要如下。  相似文献   

17.
《福建党史月刊》2010,(4):F0003-F0003
<正>2009年12月25日,《石狮画史》出版座谈会在石狮市举行。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龙新民,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张启华发来贺信。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陈雄,中国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修荣,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征集办主任、《百年潮》杂志  相似文献   

18.
自1990年初至1995年底,关于红军长征问题的研究又大有进展。发表的有关论文、专著明显增多,研究领域也向纵深发展。据不完全统计,5年来发表的有关红军长征论文170余篇,专著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军事科学院编写的《红一方面军史》及《红四方面军史》、金紫光等主编的《伟大的长征》、秦生的《红军长征在西北》、由国民党将领回忆录集成的《围追堵截红军长征亲历记》等。另外,胡绳主编的《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对于红军长征这一时期的若干问题研究也有所突破和创新。现将近5年来研究较为集中的几个问题择要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学界围绕长征精神的内涵、逻辑关系、当代价值以及如何继承与弘扬等问题的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但仍存在不足。进一步深入研究长征精神,只有坚持与时俱进,加强长征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关系的研究、加强长征精神与其他精神的比较研究、加强对长征精神形成的研究等,才能有助于促进长征精神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2006年以来,长征研究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关于长征基本问题,学者们通过实地考察、系统整理、跨学科研究等方法进行了一些新阐发;关于长征历程,宏观上的辩证分析和微观上的据理释疑等均颇为可观,各路红军以及相关重要军事行动的研究成绩斐然,呈现出全面开花的新局面;关于长征中的中国共产党与红军,学者们比较关注党的政治民主建设、长征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重要会议尤其是"大遵义会议"等问题;关于长征精神,学者们在对长征精神基本内涵和现实价值进行深入研究的同时,对遵义会议精神、黎平会议精神、六盘山精神等"长征子精神"也进行了探讨,实现了研究视阈的新拓展;关于长征文化,学者们围绕长征文化基本问题、长征文学艺术、长征红色资源等进行了广泛讨论,发出了构建长征学的倡议和组织长征路线申请世界文化遗产的建议,推动了研究路径的新突破;关于长征人物,学者们在以长征女红军为代表的群体研究和以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个体研究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史实考证和人物评价等方面也取得了诸多新进步。长征研究要承前启后,还需要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聚焦的方向和更加专业的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