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曾子的夫人要外出办事,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着去。曾子的夫人对儿子说:“你别去,等妈回来给你杀猪。”她的儿子听了,很高兴,不哭了。她办完事回来,见曾子正准备杀猪,便问:“你为什么杀猪?”曾子说:“你不是说了吗,等你回来给孩子杀猪吗。”夫人说:“我是哄他的。”曾子说:“孩子以父母为师,你这次骗了他,他以后也会学着骗你的。”夫人听曾子说得有理,就同意把猪杀了。讲诚信,守信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也是一个人成就大事,安身立命之本。在我国历史上,因讲信用而成就大事者不计其数,因不守信用而身败…  相似文献   

2.
2006年12月7日.家住甘肃省兰州市小稍门的周女士收到从北京寄来的一个邮包,同事们都很羡慕她,以为是周女士在北京上大学的儿子给她寄来了小礼物,只有周女士哭笑不得:“哪里是什么礼物!是儿子穿脏的衣服,寄回来让我洗!”  相似文献   

3.
卫志良 《党课》2008,(7):73-73
6月3日,在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离休老干部、老党员史维兰的追悼会上,她的女儿郑重地将母亲临终前嘱托的1000元“特殊党费”交给街道党工委。四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听说儿子要去一线救灾,身体已极度虚弱的老人坚定地对儿子说:“去吧,多为灾区人民做点事情,不要管我。”在老人生命垂危之际,家属们征求她的意见,是否叫儿子回来,她坚决地拒绝了,艰难地说:  相似文献   

4.
2001年除夕,杭州市留下镇的一栋农舍里,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早早地备好年夜饭,呆坐在大门口,她在等她的儿子。 当…当…新年的钟声响了,鞭炮声四起,可儿子还没有回来。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她的心头。 她的预感没错,她的儿子此刻因为滥用职权,收受巨额贿赂而被关进了监狱。身陷囹圄的儿子此刻也在思念自己的母亲,可他已经不能回去了。 这位老人家,就是马其伟的母亲。早年丧夫的她,多次谢绝了乡邻劝她改嫁的好心:“我还有两个儿女,  相似文献   

5.
缠过足的四嫂王淑兰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回到阔别32年的故乡。他刚刚在招待所住下,就问公社书记毛继生:“四嫂呢?她在不在家?”毛继生说:“她到长沙儿子那里去了。今天上午,我们已派人去接她回来!”毛泽东说:“对,应该请她回来。她回来了,就有人帮我待客了!”四嫂,就是毛泽民的发妻王淑兰。毛泽民排行第四,按乡里习惯,人们都叫她四嫂。王淑兰是一位缠过足的旧式女性。她和毛泽民的结合,是依照流传了千百年的老规矩: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由于她出身农家,嫁到南岸上屋场毛家后,很快就适应了农村新媳妇的生活。每天雄鸡刚…  相似文献   

6.
一天下午,我正在村委会准备工作材料,一位步履蹒跚、拄着拐棍的老奶奶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封信。老奶奶告诉我,她儿子常年在外打工,前段时间儿子从外地给她捎回来一封信,她不识字,只好到村委会找人给她读。我给老奶奶倒了杯水,搬来一把凳子扶她坐下,然后打开信封,逐字逐句认真地给老奶奶读起信来。她听不懂的地方,我就耐心地给她解释。老奶奶耳朵不好,我大声读着信,她一边听一边点头。听完信后,老奶奶眼里含满泪水。她说知道儿子在外平平安  相似文献   

7.
我以前在台北有位邻居,从她孩子出国留学,就四处得意地张扬,秀她儿子开的医院和孙女的照片,3年前老两口宣布要移民,把房子让给亲戚住,但却没多久就回来了. 从此除非有人问,她再也不提儿子.不是她儿子垮了,是她儿子更棒了,忙得早出晚归,连老爸老妈看病,都往自己医院一扔,半夜下班才像败兵似的带他们回家,更甭说谈心了.  相似文献   

8.
海波 《党建文汇》2002,(14):25-25
刘少奇的第一次婚姻,是他19岁在宁乡读中学那年,母亲为拴住已投身革命,走得离家越来越远的小儿子的心。在邻村说了一个农家姑娘。刘母以病重为由骗得儿子回来。而儿子踏入家门进的却是洞房,坐了一夜板凳,讲了一夜自由……周氏姑娘无论如何不能接受重返娘家的劝告。惟一要求刘少奇在将来有儿子时,送给她一个养老。刘少奇深深同情这位封建礼教的牺牲者,把自己名下的30亩地划给周氏,  相似文献   

9.
开心一刻     
《廉政瞭望》2012,(7):80-79
别回来了 那天,机场上,不少家长送儿子前往英国留学。不少当家长的都满怀激动泪水地对儿女说:你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唯独有一位爸爸,面色凝重意味深长的对儿子说:我混不好你就别回来了。  相似文献   

10.
冉彪 《当代党员》2006,(9):46-47
今年5月,留学新西兰的黄晓浒又一次回重庆探亲。来到母校重庆市渝中区第一实验小学那天,正逢实验一小陈蓓蓓参加师德师风片区演讲,一位不知情的同事问陈蓓蓓:“你的儿子长得真帅。”陈蓓蓓自豪地同答:“是的。”当陈倍蓓站在台上,讲到她的学生黄晓浒刚从新西兰回来.今天也来到会场时,会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相似文献   

11.
陈女士和老伴退休后一直和两个儿子单过。这几年,老伴患了老年痴呆症,陈女士自己也不好,照顾不了老伴了。一天,陈女士召集两个儿子商量养老的事。经过协商,她与儿子达成一致,自己和老伴由两个儿子分开赡养,陈女士还和两个儿子签了一份赡养协议。随后,两位老人各自跟着儿子生活。可没过几个月,陈女士就后悔了,她觉得除了生活上的不方便,感情上也接受不了。  相似文献   

12.
8年前。儿子上自习回来,没吃成晚饭。睡前给我留了一张便务:“妈妈,演好您的角色。”这张便条让我刻骨铭心,我能想象出儿子对母亲失望的神色。儿子对我的批评,没有使我做得稍稍好一点。5年后,儿子考上了大学,临别时,他附在我耳边说:“妈妈.演好你喜欢的角色。”这表明他原谅了他的妈妈,  相似文献   

13.
章立 《共产党人》2008,(3):34-36
一场突如其来的空难,将她打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而她,却用钢铁般的意志,博大的胸怀,女性的智慧和理性,创造了一个个震撼世人、感动社会的奇迹:用无私的母爱承受住了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硬是将儿子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用5年的时间,帮助被医生断言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一生都将在轮椅上度过的儿子重新站了起来,并成长为一个心智健康、乐观向上、充满爱心、充满社会责任感的有为青年;面对人生特殊的磨难,凭着对生命感恩和对艺术的挚爱,她笔耕不辍,创作出了一幅幅艺术精品,并积极投  相似文献   

14.
棒棒 《廉政瞭望》2011,(10):43-43
眼癌宝宝母亲跪行事件被曝有人策划,这让我想起多年前的采访中,曾经亲历过的一个策划事件:一位上访户失踪多日,妻子和正上大学的儿子茫然失措。一些朋友给这个大学生儿子出主意:万元寻父。第二天,儿子胸前挂牌.如约上演了一出寻父的“剧情”,果然有不知情的媒体报道了此事,最后的结果是,几天后父亲果然被放了回来。  相似文献   

15.
2002年2月28日,是杨素清老人70大寿。杨素清老人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大女儿前几年死了,小女儿嫁在农村。两个儿子,都在乐山市。乐山大佛世界闻名。杨素清老人的小儿子就在世界闻名的这个城市当副市长,也很有点名气。这个人就是川南第一巨贪李玉书。早在生日前半个月,杨素清老人就巴望着儿子孙子们都能回来,人满70古来稀,杨素清老人想,自己已是土埋颈脖子的人了,这次生日,儿孙们能够回来,团聚团聚,也不枉这一世艰辛。做了这次生日,  相似文献   

16.
“我要为儿子写一部成长史,在他18岁的时候送给他。”尽管肩挑江津区委组织部副部长的重任,杨利把太多的时间都花在了工作上,但作为一个母亲,她始终坚持着对儿子心灵健康成长的关注和记录。在许多个加班后的深夜,她将心灵深处对儿子的牵挂和爱都变成了心灵手记。  相似文献   

17.
左进 《当代党员》2014,(3):42-43
1月10日,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云阳县故陵镇的王明海老人却早早地准备年货了。 “儿子说今年应酬少了,过年要回来陪我一个星期呢,我要早点准备。”王大爷说。  相似文献   

18.
李武西 《新湘评论》2010,(16):53-53
她用一根皮带,把双胞胎儿子的脚脖子捆上,摁到沙发上,她坐在儿子的腿上,对儿子说,只压一会儿就好了。可是她坐上去就不起来了,儿子痛得大哭,在后面使劲砸她的背,骂她:"妈妈是大坏蛋……"  相似文献   

19.
王瑜 《党建文汇》2011,(10):36-36
崔女士将自己所有的一套房屋借给儿子王某当做婚房,结果“啃老”儿子婚后却一直拒绝搬走,导致崔女士居无定所。无奈之下她将亲生儿子起诉到法院要求讨回房屋。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当庭判决儿子王某和儿媳腾退房屋。崔女士说,王某从初中毕业后就一直闲散在家,后来因为结婚无房,她和丈夫便将位于密云县鼓楼东区的一套楼房借给王某做新房使用。  相似文献   

20.
潘则福 《廉政瞭望》2012,(16):20-21
潘连英不是很清楚,儿子怎么会和校长吵了起来。8年前,儿子林春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进入县里的重点中学三中。潘连英不理解的是,即使已经两次被评为校“优秀教师”,儿子仍常常给她抱怨说,当老师真累。她一度怀疑,是儿子过于理想化,才会这么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