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婚十年 现在社会上流行着一句话:"没有拆不散的情侣,只有不勤劳的小三."过去,我们称之为"第三者",那种鄙夷和同仇忾的豪气从这称呼中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2.
佚名 《法制与社会》2011,(14):35-35
国内涌现众多“小三论坛”,“小三”们在论坛上倾诉、交友,甚至还进行“维权”。“小三”们也成立了论坛,这事真稀奇。乍一听,“小三”们的理由还挺“靠谱”:“小三”成了弱势群体;“小三”需要解决精神困惑;“小三”也需要关爱……这样看来,“小三论坛”是不是也算得上是对女性尊严的一种维护?  相似文献   

3.
每次提到“小三”的话题,我就会想起张玉芬。因为被“小三”插足导致离婚,她从普通的家庭妇女成长为全国知名的“二奶”杀手,成立侦探社、建立反二奶联盟,成了同命运姐妹的主心骨。  相似文献   

4.
年近40岁的张琦没有想到,不但原本恩爱美满的家庭被“小三”破坏了,连那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房子也被丈夫王庆良以超低价卖给了“小三”的母亲武秀梅。满心愤怒的她一纸诉状将王庆良和武秀梅告上法庭,索要该房产。  相似文献   

5.
阿红 《检察风云》2011,(10):50-51
由“第三者”插足引起的家庭矛盾由来已久,已成为当下一大社会难题。贪官包“情人”,富商养“小三”似乎屡见不鲜。但本文所叙述的案情还是让人嘘叹,其中的受害者不仅仅是妻子,还殃及第三代。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人们从各种角度包括法律方面进行了探讨。我们刊登此文,也是想引起社会各界人士对这一问题更多的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何筝 《检察风云》2013,(19):72-73
现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每天过着三点一线式的生活,越来越喜欢待在家里;他们从网络上获得信息,从网店购买服装和日用品;他们使用社交网络,偏好与陌生人在网络上交流,而不喜欢认识新的朋友。他们称呼自己为“宅男”“宅女”。在“宅”文化正悄然成为一种时尚的今天,我们由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宅”的潮流究竟意味着什么。  相似文献   

7.
读友 《政府法制》2012,(8):28-28
现实生活中,“小三”、瘪三、张三,都不是好称谓。而在成语中,“三”也倒了霉了,凡“三”和“四”搭配在一起的成语.多是贬义,如“朝三暮四”、“丢三落四”、“三妻四妾”、“推三阻四”等等。  相似文献   

8.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13):33-34
背景:2009年5月,一个名为“小三论坛”的网站悄然创建。创建者“新生活”是一名大学刚毕业的男孩,当初他为写一篇关于婚姻法律的论文,上网搜索资料时,发现很多家庭被第三者破坏,当时他很鄙视“小三”。在浏览了大量“小三”的故事和情感博客后,他深感第三者现象已成一个社会问题,于是做电子商务的他突发奇想,创建了“小三论坛”。  相似文献   

9.
本文背景:2011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在中国法院网公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并征求意见。“《婚姻法》司法解放(三)”涉及婚前房产,亲子鉴定,“小三”补偿等“实际问题,”其中“小三”补偿问题,引起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0.
《法人》2009,(11):73-73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许多人见到律师总是习惯性地称呼为“大律师”。岂不知,作为一种头衔,在中国内地还没有真正能够称呼为“大律师”的律师。  相似文献   

11.
吕娟 《法律与生活》2010,(23):28-28
本期封面故事《“小三”的法律成本》结合最近“《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征求意见稿)打造而成。在编辑完这组稿件之后,我又看到了一则社会新闻:一个明知男友已婚有子而与其发生婚外情的“小三”,因怀疑情人与其他女子关系暧昧,一怒之下,竟刀剌情人,致其命丧黄泉。  相似文献   

12.
邵志强 《中国监察》2010,(14):47-47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有的领导干部中间称呼职务似乎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有的还喜欢下级称自己为“老总”、“老板”或“老大”,让人感觉有一种商业味道和江湖气息。受此影响,在日常生活中,一些熟人见面也称呼职务。这个“长”那个“主任”、这个“老总”那个“老板”叫得很是响亮。  相似文献   

13.
冯国栋 《政府法制》2013,(19):21-21
“未婚妈妈”和“小三”会否面临经济处罚?《武汉市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若干规定》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一计生新政是否使“未婚妈妈”处于更加弱势地位?会否导致堕胎、弃婴现象增多?罚款真能打击“小三”这一不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4.
陈秋兰 《中国律师》2002,(12):79-81
其实早就想写写汤忠赞了。因为汤忠赞有太多可以写的内容:他目睹了中国律师业的复苏与繁荣;他参与了中国律师业的改革与探索;他对律师管理工作提出过积极的设想与建议……可能是因为和汤忠赞太熟悉的缘故,我倒不知道从何下笔了。和中国律师一起走过来的汤处长先说称呼吧。“汤处长”“老汤”,我们都这么称呼他。老汤戏称自己是全国范围内,在律管处长位置上“盘踞”时间最长的人。的确,他担任江西省司法厅律师工作管理处处长16年。难怪他说起律师管理工作侃侃而谈、如数家珍。当然,大家对汤处长还有一些更亲切更生动的称呼。像“汤…  相似文献   

15.
佘跃云 《中国监察》2008,(23):62-63
徐书记,我又想您了。还想起大伙背地里总喜欢叫您“徐大爷”的情景。 “徐大爷!” 今天,就让我这么叫您吧。这样称呼您,不是因为您如今已是近80岁的老人了,20年前您在刚恢复组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监察厅任党组书记时,我们在私下就这样称呼您。这个称呼似乎有点儿戏的成分,但更多的是来自心底的敬重。  相似文献   

16.
雷传桃 《江淮法治》2012,(18):46-47
身为美女翻译的她,遇人不淑,当上了一个有妇之夫的“小三”。意外怀孕后,她坚持生下了女儿,目的一是“转正”,二是淘金。最终,她在难以“转正”的前提下,凭着一纸抚养协议,把有妇之夫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17.
张倩 《法治纵横》2011,(14):31-33
“小三”傍上官员后不但与之同流合污大肆贪腐,竟然意图“转正”。在成功地“策反”情夫的女儿与母亲“划清界限”后,身患绝症的主妇在临终前反戈一击。不仅将贪官丈夫及其情妇双双送进监狱,还拯救了女儿沉沦的亲情。  相似文献   

18.
现在有这样一种普遍的现象,许多法院因庭室和岗位的不同,将法官分为“刑事法官”、“民事法官”、“行政法官”。把在审判工作岗位的法官称为“一线法官”,不在审判岗位的称为“二线法官”。法官的业务能力在这样的称呼下似乎就“专业化”了。然而这样的分类首先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对父亲我们一直称呼“爹爹”,这个称呼似乎土了一点,但我们家人都感到非常亲切。今年12月1日,是爹爹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日,今年也是爹爹离开我们30周年。爹爹生前常教导我们:“为人民服务要有本领,这就得好好学习,什么也不会,为人民服务就是一句空话。”几十年来,爹爹的话一直深深地铭记在我们的心里,永远不忘。“不要想着当官,要当普通劳动者”1963年,毛主席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我父亲也分别为雷锋同志题词,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爹爹告诉我们这些子女“:雷锋同志在平平凡凡的工作中培养了…  相似文献   

20.
宏剑 《公民与法治》2012,(13):18-21
当前,与“第三者”有关的赠与官司越来越多。 男人出轨,常常会赠与“小三”财物。作为男人原配的妻子当然有权提起诉讼,但妻子能要回多少,是“全部返还”还是“返还一半”?对此,法律界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因此导致了“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出现。司法审判中。为什么对于同类案件的判决存在巨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