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政经人物     
<正>奥巴马:亚洲处女秀美国总统奥巴马于11月13日至19日访问日本、中国和韩国,并出席在新加坡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此次出访是奥巴马上任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奥巴马11月13日抵达日本访问,然后依次访问新加坡、中国和韩国。美国学者认为,奥巴马希望通过这次  相似文献   

2.
政经人物     
<正>麻生太郎:抵美访问2月23日,日本首相麻生太郎飞抵华盛顿,开始对美国进行访问。他随后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举行会谈。这是自奥巴马今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以来,麻生太郎对美国进行的首次访问。麻生太郎也是奥巴马首次在白宫接待的外国领导人。  相似文献   

3.
聚焦世界     
《小康》2009,(11):19-19
奥巴马的诺贝尔意外 如果说奥巴马总统真的想要收获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送来的礼物,他可能更希望是奥运会的举办权。当然,我们亦可以将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看作这位幸运总统的一次不幸事故。五年前,巴拉克&#183;奥巴马仅是伊利诺依州175位国会议员中的一名;四年前,他在美国参议院获得一个席位;一年前,他以1984年以来最大的优势当选总统。  相似文献   

4.
1月20日,奥巴马正式就任第44任美国总统,这是白宫建成209年以来首次迎来黑人总统,也是390年前首批非洲黑奴登陆美洲以来,美国黑人首次登上美国政治顶峰。  相似文献   

5.
美国国会众议院3月21日晚通过最终版本医改法案。这标志着美国总统奥巴马执政以来全力推动的医疗保险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进而为美国实现医疗保障的全民覆盖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6.
王榕 《中国人大》2012,(17):51-52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以来,一直在为其医改新政奔走呼号,关于医改的报道也从未离开过美国各大媒体的版面。近来有关医改的热议愈演愈烈,在大选临近之际更是成为民主、共和两党斗争阵地,几乎成了美国内最重要的政治议题。6月28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奥巴马总统两年前签署的医改法案大部分内容合乎宪法,最具争议的"强制医保"条款得以保留。舆论普遍认为,  相似文献   

7.
自2009年1月20日,奥巴马总统入主白宫以来,美国对于亚太地区的重视程度明显上升。就在这一年,奥巴马政府提出了“重返亚洲”的口号。  相似文献   

8.
储昭根 《小康》2010,(5):91-92
奥巴马金融改革被称作是上世纪30年代以来美国金融产业最彻底的改革,这次改革直指华尔街四大核心问题。“纳税人的钱如何用“是考验每一个执政党的不歇命题  相似文献   

9.
人物     
《小康》2016,(3)
正喊话者奥巴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当地时间1月12日晚间,发表了任内最后一次的国情咨文。在长达50分钟的演讲中,奥巴马向美国公众展现了一幅未来的乐观愿景。但据最新的民调显示,有多达七成的美国选民不认同奥巴马的乐观情绪,大部分选民希望看到新政策而不是奥巴马政策的延续。国情咨文中,奥巴马提到美国需要回答四个大问题,即我们如何在新经济中给每个人公平的机会和保障?我们如何让  相似文献   

10.
《小康》2013,(10):15-15
漫画 奥巴马的救护车 这显然是一幅民主党的宣传漫画,画面意思是奥巴马所开的救护车,”奥巴马医保”号撞上了白宫一一暗示是奥巴马的一意孤行,导致了美国政府的关门一一有意思的是,  相似文献   

11.
国内     
《人民公安》2009,(22):4-5
胡锦涛主持仪式欢迎奥巴马访华 11月17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主持仪式,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访华(上图)。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下午结束对中国为期四天的国事访问,乘专机离开北京。在京期间,国家主席胡锦涛与奥巴马举行了会谈。  相似文献   

12.
张翔 《人民论坛》2012,(23):246-247
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政治文化因素主要包括传统的政治文化诸如新教伦理精神、自然权利思想、实用主义和社会公共意识,以及新自由主义思潮和民主党自由派思想。前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根本原则和战略目标,后者主要影响奥巴马外交的策略选择。两者经过相互作用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奥巴马外交战略背后的主要政治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3.
天下     
《创造》2011,(9):6-6
奥巴马将征“巴菲特税” 美国政府官员近日透露说,总统奥巴马定于9月19日提出向富人增税建议,以确保年收入超过100万美元的富豪所缴税率不低于中产阶级。奥巴马打算把这一条建议称作“巴菲特规则”。这项增税计划是奥巴马明年税收改革计划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杜兰 《时事报告》2012,(8):69-71
1988年缅甸军政府上台后,美国即对缅实施制裁与孤立政策,此后更是不断扩大制裁范围。2009年奥巴马出任总统后,美国开始对缅采取“务实接触”政策。去年3月缅甸民选政府上台以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成功当选,美国出现了第一位黑人总统.究其原因,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奥巴马最终战胜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奥巴马的当选无疑对美国政治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09,(3):14-14
1月20日(美国当地时间),当奥巴马如期宣誓成为第44任美国总统时,迎接他的不仅仅只有鲜花和掌声,还有大萧条以来最严峻的经济危机。如何破解经济难题,成为这位白宫新主人当前压倒一切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政经人物     
<正>奥巴马:站在信任"临界点"8月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迎来上任200天,但他的支持率却不断走低。更值得关注的是,奥巴马力推的两项主要"新政"—经济复苏政策与医疗改革遭到  相似文献   

18.
易爱军 《今日广西》2014,(10):47-47
面对世界各地赶趟儿似的危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外交政策最近数月广遭各方抨击,令他和白宫官员不胜其烦。作为奥巴马第一任内的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日前也出面炮轰奥巴马的外交政策,不啻一枚重磅炸弹投向华盛顿,炸得夏末之中的美国首都嗡嗡响个不停。  相似文献   

19.
奥巴马访华,在首肯了中国崛起的巨大力量之后,却依旧坚持一种文化帝国的雄心壮志奥巴马访华,正赶上美国大片《2012》在中国热播,我们也就可以在新闻纪录影片和电影想象之中同时看到奥巴马的形象。这无形中构成了一  相似文献   

20.
钱文荣 《时事报告》2013,(11):44-45
今年7月以来,美俄两国在斯诺登和叙利亚问题上的频繁“交锋”可谓着实赚足了国际社会的眼球。7月,出现斯诺登事件。8月6日,奥巴马以俄罗斯给予斯诺登临时避难许可为由,取消原定在二十国集团峰会召开前夕举行的美俄首脑会晤,并在9日宣布“暂停”美俄关系。8月31日,奥巴马还在就对叙利亚采取军事行动寻求国会的授权。9月14日,美俄就达成了有关销毁叙利亚化学武器的共识,为叙利亚免遭美国军事打击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