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益农业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追求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严格遵循自然和经济规律,优化资源配置,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最佳经济效益、多元社会效益和良好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农业。农村发展一切问题的解决,农业基础地位的巩固,都有赖于农业效益的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必须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提高经济效益作为根本性政策目标,走效益农业之路。发展效益农业是农业市场化进程的必然。我国农业目前正处在从自给型农业向质量型农业、从传统型农业向现代型农业、从粗放型农业向集约型农业转变的重大变革时期,农村…  相似文献   

2.
熊明良 《求贤》2007,(1):15-17
当代中国政府治理模式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革命性变革,这场变革要求改革当前政府的职能范围和运行机制,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核心地位与作用,重构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与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相适应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新型政府治理模式。这场变革无论在价值取向、模式设计还是制度创新上,都是对原有体制的根本性改造。创新政府治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工作改革的重中之重了。  相似文献   

3.
《实践》2008,(9):16-17
这一讲讲的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分三节来讲。第一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在论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强调,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这是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09,(11):49-49
祝灵君在9月14日的《学习时报》上撰文指出:当前,党群关系的挑战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党自身的转型,二是社会转型。国内一些社会学家判断,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中国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出现了一个新的中国社会,表现为三个特征:一是社会的资源配置从扩散型走向积聚型;二是中国开始步入耐用消费品时代;三是全球化的趋势以及中国融入全球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曹文宏 《唯实》2008,1(2):81-85
表现为经济、社会问题的民生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政治问题。从政治角度来思考民生问题,这个意义上的政治就既不是权利政治和利益政治,更不是斗争政治,而是一种民生政治。所谓民生政治就是以改善民生为政治目标,以民生问题作为政治决策、政治职能和政治资源配置的重心,以民生为准,把民生的改善、国民的福祉作为衡量发展的最高标准的一种政治模式。政治合法性的支撑来源于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是民生政治的时代特征;以民生为本位的民生型政府也是民生政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6.
聂高民 《前线》2013,(12):46-48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以国有经济管理方式的变革昭示了国有企业改革的走向。这并不是孤立的改革,而是契合“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一全局坐标的点穴之笔。  相似文献   

7.
从政治学视角分析,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民生政治的实质,具有夯实政府行为合法性基础的功能.从政府行为角度看,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应注重以下变革:治理理念从重效率到既重效率更重公平的变革,管理模式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的变革,财政体制从经济建设型财政到公共财政的变革,绩效评估从重经济GDP到重民生状况的变革,供给方式从包揽提供到公私伙伴关系(PPP)模式提供的变革.  相似文献   

8.
《红岩春秋》2023,(3):6-7
<正>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是重庆对标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的重大部署,对于赓续红色血脉、激励各级党组织引领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具有重大意义。那么,党员干部对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有何深刻认识和体会?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有哪些生动实践,又总结提炼了哪些宝贵经验?本期起,本刊推出以打造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为主题的系列文章,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资源的合理匹配不仅要考察社会经济增长的数量和质量,更要关注资源配置过程中给人民带来的实惠,其度量的本质是人民的满足程度。在国家、组织、人的发展层面建立完整的创新体系,实现资源配置方式更大格局、更高层次上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达坂城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充满古文化底蕴的历史古城,拥有丰富的自然及文化旅游资源。从旅游资源配置来看,达坂城地区具有三大系列旅游资源及产品配置。即:自然景观型;人文景观型;名胜古迹型等。积极发掘境内旅游资源,并及时转化为产业优势,必然能推动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发展方式从资源依赖型、投资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为发展提供新的空间、道路和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深刻变革,主要体现为结构、体制、利益、社会方面的变革,更具全局性复杂性艰巨性,必须形成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合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加入WTO,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将成为各级地方政府面临的重要任务。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以公共财政理论为指导,重点抓好“四个转变”。一、财源建设由投入型向政策型转变财源建设对一个地方而言关系到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繁荣。地方政府以什么样的方式支持经济发展呢?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资源配置的主体,政府的资源配置手段主要是行政手段,政府扮演着“投资人”的角色。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财源建设方式逐步被淘汰。市场经济要求用市场的手段来配置社会资源,政…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伟大变革,这些变革从思想层面到技术层面,从政治层面到经济层面,无所不在。进一步思考,我们又会发现这些变革主要集中发生在城市这个舞台。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社会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发展中暴露出来的弊端,以及对这些弊端的处理,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本文试图通过对马克思主义体系中的城市思想进行剖析,以寻求这种理论对当下城市发展的意义,为我们今天解决城市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提供借答。  相似文献   

14.
一、双重转型的内涵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经济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资源及其在经济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以划分为传统经济和新经济。传统经济实际上是指工业经济占主导的经济,其基本资源是土地、资本和劳动;新经济则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经济转型的概括,实际上是一场以信息技术为主体诱发的深刻变革,而且正在席卷全球。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表明,知识成为最主要的资源是新经济增长的基础性因素。根据资源配置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经济划分为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计划经济是指以计划为主要手段配置资源的经济,前苏联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推动的改革开放实践,不仅对于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及 其内在结构的嬗变有着划时代的意义,而且对于中国文化的变革 与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取代“以阶 级斗争为纲”,象征着中国文化一场范式性的变革。这是一场真正 具有革命性意义的文化结构嬗变,其精神实质即在于重新回到以 物质文化建设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建设的根基的马克思主义立场, 重新开启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变革历程。正是物质文化与整个社 会结构的深刻变迁,奠定了中国文化发展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走向。  相似文献   

16.
财政有什么样的作用?一般说来,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主要物质基础,财政部门是经济管理综合职能部门,财政的具体职能作用往往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体制变革密切相关。概括起来,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来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作用。一、弥补市场缺陷,直接配置社会公共资源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收入是对资源配置效率的激励,但市场机制是不会对公共部门充分分配资源的。比如,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外交、国防、安全、一般行政等部门,政府只能将通过税收获得的收入直接进行资源配置,以弥补市场配置资源的不足。这是财政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7.
正第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市场增进型政府治理机制。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要论断,一方面肯定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应当更加尊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全景展示了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就重要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作出新的重要部署,赋予机构编制部门光荣使命。潍坊市奎文区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机构编制工作新使命、新任务,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为建设“更好的奎文”提供坚实的体制机制保障。一、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理顺机制强核心。潍坊市奎文区牢牢把握党管机构编制原则,  相似文献   

19.
江奔东同志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资源配置机制转换论》,研究的是我国资源配置从计划向市场机制的转换。该项目成果专家鉴定组对该成果作了较高的评价见该书前言,我是赞成的。除此之外,我认为该成果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立意明快,视野宏大。该书开宗明义,以列举若干宏观资料的形式提出问题,指出中国要在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迎接并不乐观的资源国情的挑战,必须以更加有效的机制配置资源。立意非常明快,且视野宏大。从全局、战略和前瞻性上研究我国资源配置机制转换问题的论著不多,该书选择这…  相似文献   

20.
1992年,中共中央作出决定,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0年过去了,我们今天应当对邓小平首倡这一伟大变革的历程和创新成果作出总结,阐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伟大创造在社会主义发展史和人类经济体制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首创了市场是资源配置有效方式和经济发展最好手段的现代社会主义发展理论和战略,开创了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全新形态和发展的更高阶段。这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