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资本主义搞市场经济,给人们的印象是,穷的穷、富的富。那么,现在我国搞市场经济,会不会也像资本主义那样,出现两极分化和社会分配不公?  相似文献   

2.
运城市冯村乡是一个有三千六百多户的大乡。这几年,全乡大部分农户逐渐走上了致富道路。但也有一些农户掉了队,主要是因为缺少资金和技术,或劳力不足。这些贫困户在全乡约占百分之十五。一九八五年十月,乡党委决定实行干部对户领导,进行富帮穷,户带户,帮助贫困户学会致富的办法。他们组织“农民致富宣讲团”在全乡巡回讲演,使不少农户开了驱穷致富的窍,有的贫困户虚心向“小能人”拜师求教,有的“小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贫富差距正在逼近社会容忍的“红线”。富的越富,穷的越穷,已成为收入分配领域的一大顽症。这种两极分化如果不尽快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势必引发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也会为社会稳定埋下隐患。  相似文献   

4.
坚持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中共山西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淳一、提出“先富带后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的客观必然性和必要性1、富裕有先有后是绝对的。就社会成员自身经济富裕状况说,在剥削阶级存在的社会中,社会成员生来就有经济基础贫富悬殊。在社...  相似文献   

5.
吕梁的命运     
《瞭望》1986,(27)
多少年来,吕梁穷名远扬,至今仍不富裕。吕梁的穷是历史注定的吗?本刊记者漫行于吕梁的千沟万壑之间,看得听得越多,越感到,吕梁的穷不是历史所注定的了,恰恰相反,改革为吕梁致富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吕梁穷富的命运就握在吕梁人民手里。  相似文献   

6.
这些“百强县”竟是贫困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资源富集地区“富财政穷百姓”问题的背后,是中央与地方、收益与分配,开发与保护之间的艰难博弈  相似文献   

7.
王若望的《“两极分化”之我见》(载《特区工人报》第84期,以下简称《我见》),从立论到论证都有许多严重错误,必须进行严肃的批判。一、《我见》声称劳动创造价值的差异形成的收入差异会导致两极分化,把社会主义条件下鼓励一部分人依靠勤奋劳动先富起来的政策?造成产生两极分化的条件。《我见》称道,两极分化不仅包括阶级剥削形成的富的越富,穷的越劳,也包括“因各人劳动创造不同的价值产生差异”同“管理企事业成绩突出和不善经营的差异而导致“在经济收入上也一定会出现富的越富,穷的越穷的两极分化,”这实质上是把把社会主义“多劳多得,少劳少得”分配原则下形成的经济收入的差异当作产生两极分化的条件,为其鼓吹两极分化寻求“新的理论依据”。人们熟知:两极分化历来是阶级分化的同义语,即“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最近在同国际友人谈话时说:“当今世界全球性的战略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或者叫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他还指出,“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这是由于“南北问题就是富的富,穷的穷”,“很难说有十亿人口的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能够建筑在三十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继续贫困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天水市委在实施“双培双带”工程中,注重在广大农村党员中广泛开展“教育、帮助、带动”工作,形成了“干部帮群众,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共奔小康路”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美国见闻     
八、美国的社会问题(一)一位朋友闲聊说,你们在美住的时间长了,就会发现美国有两副面孔;一面是富、文明,一面是穷、丑恶;一半是天  相似文献   

11.
蒋巷村位于江南阳澄湖地区。昔日的蒋巷村,“小雨白茫茫,大雨成汪洋,十年九涝一旱荒”,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村。在村党委带领下,蒋巷人以“穷不会生根,富不是天生”的挑战意识、“天不能改,地一定要换”的豪迈气概,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把蒋巷村建成“既富了口袋、又富了脑袋”的闻名全国的新农村。近年来,  相似文献   

12.
回顾近几年来的亲身经历和感受,我有个明显的感觉,即:“日子富了,脑子乱了”。说来不合情理,可实际就是这么回事。我是1971年入党的,那时的生活远比现在穷,却穷得“理直气壮”,颇有点“君子固穷,穷且弥坚”的感觉。当时,对党、对社会主义一点没含糊过。可这几年,政策变了,经济活了,日子富了,家里冰箱,彩电都置办齐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倒有些糊涂了。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出现的新情况认识不清,再加上“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思想上就更加糊涂了。心中总在怀疑,现在搞的这一套,还是不是社会主义?感情上觉得三中全会以来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是对的,不改革、开放,中国就富不了,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并购形式主要有两种:1.依托政府的方式。它的主要实现形式包括:①以政府部、委、局、办发文件的形式,将国有企业的经营性资产在国有企业之间进行有偿或无偿调拨,此种形式实际上是一种“拉郎配”和“富帮穷”的模式。②国有资产代理人──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利用行政手段将所属相关行业予以归并,以期减少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③以政府为依托,将不同类型国有企业之间的资产予以置换,以期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区域行业布局。如甲是以工业为主兼营房地产行业的公司,乙是以房地产为主业,附属经营部分工业产品的的公…  相似文献   

14.
关于国家与农民无法精准互动的问题,既有的技术偏差、组织失灵、政治权变和关系运作理论都未能充分解释这一问题,本文通过施政伦理概念来透视国家基层治理问题,并解释精准扶贫何以失准。技术失准的根本原因是国家扶贫的"帮穷"话语与基层的"帮能""帮亲""帮弱""帮需"等社群伦理产生了分歧与张力,而社群伦理则为基层施政者的"不瞄准"提供了伦理上的正当性。只有在国家总体话语与基层伦理话语中寻找一个有效的"中介原则",国家基层治理才能处理好施政行为的社会伦理问题,并且能够从施政过程中汲取社会伦理资源,从而再生产国家的合法性资源。  相似文献   

15.
创业的路     
创业是艰难的.艰难的创业要靠几代人的奋斗.山西省陵川县有个小小的村庄,名叫锡崖沟.小小的锡崖沟央在大大的山中.外边人进不去,里边人山不来.满沟的苹果、山楂,眼巴巴看着烂掉;满地的大理石、红石板,只能垒盖鸡窝.这辈子穷,下辈子穷,空有那好山好水,过不上好日子.要想富,先修路.修路又谈何容易!刀削般的千仞峭壁上,靠一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85,(18)
——当前,世界上带全球性的大的战略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问题。东西问题是和平问题,南北问题是经济问题。 ——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南北问题就是富的富,穷的穷。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很难建筑在发展中国家继续贫困的基础上。解决南北问题要靠南北对话。不过,单靠南北对话还不行,还要加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 ——现在,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要争取和平,就必须反对霸权主义,反对强权政治。第三世界的发展,是和平力量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是世界和平与安定的稳定的力量。  相似文献   

17.
攀几门穷亲如何?陕西刘慧奎常言道:“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然而,近来在辽阳市,这句话却被人们改为“穷在深山有人问,困顿之际有远亲”。何故?原来,辽阳市1000多名副县长以上领导干部纷纷与穷乡僻壤的贫困户“攀”上了亲戚,短短几个月,这些贫困...  相似文献   

18.
秦晖 《团结》2012,(3):43
民主化需要中产阶级的壮大,这是一个假命题。西方国家的现代宪政民主体制建立过程中的中产阶级(middle class),并非指穷富之间的中等收入者,也非所谓资产阶级或小资产阶级。它指的是欧洲中世纪贵族和农奴两大阶层之间的中间等级,即市民,无关穷富,无关有产无产。市民,自由民,即法语中的布尔乔亚(Bourgeoisie),"bour"就是"city",其实就相当于英语的"citizen"。这里讲的"Bourgeoisie"和当年的第三等级、中间等级基本上是同义词,后来词义才逐渐变成资产阶级。欧洲民主化的社会基础的确是作为中间阶层的市民。中世纪欧洲贵族不纳税,农奴也不纳税(只对他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施平 《瞭望》2002,(12)
邓小平曾多次讲过这样一个思想:社会主义最大 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 质的一个东西。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他设想,在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 邓小平当时说的,还主要是指沿海与内地的地区差别。时至今日,贫穷与富裕的差别,不仅表现于地区之  相似文献   

20.
《理论视野》2007,(2):64-64,F0003
破除“潜规则”;中国1月11日发布的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07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黄皮书;改革:纠偏为了前行;警惕“穷村仍穷,富村更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