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联合国专电 矗立在美国纽约东河之滨的联合国大厦度过了相对平静的春夏之后,又开始热闹起来。世界各国的代表纷纷前来这里,参加预定于8月24日开幕的裁军与发展之间关系国际会议。开这种会议,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尚属首次。它反映了当今世界人民对解决裁军与发展两大问题的迫切要求以及通过裁军与发展来维护国际和平、促进世界各国进步和繁荣的强烈愿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7)
国际联盟裁军会议是一战后召开的具有重要影响的国际会议。它总结了战争的教训并制定了削减各国军备的计划,通过裁减军备来维护世界的和平,避免再次发生战争。但由于各国对裁军计划和方案的分歧,致使其没有协调和解决大国与中小国家在安全利益方面的矛盾。在动荡的国际局势下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最终导致失败。  相似文献   

3.
华沙条约组织各国的首脑于5月28日和29日会集柏林,举行一年一度的政治协商委员会会议。这次会议着重讨论了欧洲和世界局势、军备控制,特别是核武器控制等问题,提出了放弃“核遏制”的主张以及对当前战争与和平、裁军等问题的立场。  相似文献   

4.
林海 《瞭望》1986,(11)
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何其宗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就国际和平年发表谈话时说,中国裁军不是为了宣传,而是实实在在地用行动维护世界和平,这是国际舆论也承认的。中国已经用行动表明了裁军的诚意和决心,希望拥有世界上绝大部分核武器的美苏两国能认真谈判,并在行动上率先裁军。 这组专题报道中还包括外交部副部长钱其琛就和平、裁军和反对霸权主义问题的一篇谈话。  相似文献   

5.
吴才 《瞭望》1986,(36)
中国在历史上饱受战争灾难,因此倍加珍惜和平生活。中国现在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因此努力争取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中国热爱和平,需要和平,和平是中国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把实现真正裁军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提出了一系列裁军建议和主张,采取了切实的裁军行动,为世界裁军作出了积极  相似文献   

6.
1985年4月,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这个岛国上,他首次向外界透露了中国政府拟裁军100万的消息。事先没有得到一点风声的各国武官们对胡耀邦的宣布先是大吃一惊,接下来,他们又是半信半疑,觉得裁军是可能的,但100万是中国政府的夸大宣传。  相似文献   

7.
岁暮话裁军     
李楠 《瞭望》1986,(50)
过去的一年,世界人民要求和平与裁军的呼声日益高涨。本文综述了世界裁军会议和谈判的情况,对旷日持久而收效甚微的美苏裁军谈判尤有较多的评述。  相似文献   

8.
张树德 《党政论坛》2008,(16):20-20
1985年4月,胡耀邦总书记访问新西兰,在南太平洋的这个岛国上,他首次向外界透露了中国政府拟裁军100万的消息。事先没有得到一点风声的各国武官们对胡耀邦的宣布先足大吃一惊,接下来,他们又是半信半疑,觉得裁军是可能的,但100万是中国政府的夸大宣传。  相似文献   

9.
高坚 《瞭望》1996,(51)
联合国专电9月10日联合国:大会以绝对多数票通过《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从9月24日起该条约供各国签署。当日中国外交部长钱其琛代表中国政府率先在条约上签字。最近记者采访了正在纽约出。席联大会议的中国裁军大使沙祖,康。他曾陪同钱其琛签字,并参与了联大有关裁军和国际安全决议草案的磋商、审议和通过。就此记者请他谈谈对国际裁军形势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世界裁军运动”区域讨论会3月27日在北京闭幕。在为期5天的会议中,来自亚洲太平洋地区的18个国家的代表以及美国、苏联、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高级官员、知名人士、专家和学者就国际社会关心的裁军与发展和国际安全、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等问题认真而坦率地进行了讨论。许多代表在会上指出,超级大国的干涉和争夺霸权是造成亚太地区一些国家动乱的主要根源。他们欢迎美苏就中程导弹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斯楚 《瞭望》1986,(51)
最近,第四十一届联合国大会分别以协商一致和以一百五十票对零票、两票弃权的绝对多数,通过了中国提出的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两项决议。这是中国在裁军方面首次在联大单独提出并经过正式通过的重要提案,是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又一体现,也是对维护世界和平事业的又一贡献。 联大通过的这两项决议,确定了裁军的一些重要原则,其核心是突出强调苏美两个超极大国在裁军  相似文献   

12.
纪交替,战争与和平问题依然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头等大事。展望21世纪,世界军事形势可能呈现如下主要特点: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而地区冲突却连绵不断,“新干涉主义”抬头,“新军事革命”迅猛发展,军控与裁军任重道远。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20世纪世界军事形势中最突出的事件当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这两场世界性战争给人类造成空前的浩劫。吸取历史教训,防止大战重演,成为21世纪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责任。现在看来,在新世纪内防止世界大战的爆发是有可能的。这是因为:——两极体制已经解体,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13.
在百万大裁军完成7年之后,江泽民总书记宣布,中国将在今后三年内裁减军队50万员额。中国为何主动裁军?“冷战”结束后,“和平、合作、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据世界银行统计,世界各国军队都在削减。例如,美国已减至目前的140万人;俄罗斯预计在今明两年,减少到120万人。中国的军事战略指导思想早在1985年就作出了重大调整。党的十四大之后,中央军委确立了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注重提高部队在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卫作战能力。确定了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道路:减少数量、提高质量,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为此…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军已进行过九次重大精简整编。进入新世纪,随着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战争形态正在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转变,世界新军事变革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加速发展,国际军事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党中央、中央军委审时度势,决定在“九五”期间裁军五十万的基础上,二○○五年前再裁军二十万。  相似文献   

15.
中国裁军大使胡小笛4月10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2001年裁军审议委员会上指出,美国推进国家导弹防御系统是一种变相的单方面核扩军,将严重阻碍国际军控和裁军进程,并可能引发新一轮的军备竞赛。世界主要国家之间力量对比的相对稳定,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全球战略稳定,是国际裁军的军控进程取得进展的前提和条件。有关国家拥有当今世界最先进的核武库和最精良的常规武器,同时还奉行以首先使用核武器为核心的核威慑政策。在此情况下,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势必成为这个国家进攻性武器的倍增器,它不仅将严重阻碍美俄及全球核裁军进程的发展,而且也…  相似文献   

16.
俄罗斯最近宣布,2001-2003年将武装力量裁减35万人。这是俄军建军以来的第6次裁军。俄武装力量总员额将由建军时的 282万减少到85万。这个世界上拥有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在短短的10余年时间里裁军近200万人,裁军规模如此之大是有深刻缘由的。 对战争威胁评估的调整促使俄军不断裁减。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军事战略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俄罗斯时面临的战争威胁重新进行了评估,并对军队建设提出要求。独立初期,俄全面推行亲西方的外交政策,认为西方不再是敌人,而原苏联地区各种固有的矛盾不断激化并出…  相似文献   

17.
出席9月12日开始举行的新一届联大一般性辩论会议的世界各国领导人面临一个严肃而又迫切的课题:如何在新的形势下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57届联大主席捷克前副总理兼外长扬·卡万9月10日在联大会议开幕式上致辞说,本届联大将把打击恐怖主义、裁军和防止武装冲突以及消除贫困共同列为联大的工作重点。目前初步列入会议议程的议  相似文献   

18.
王纬 《瞭望》1986,(29)
巴黎专电 法国总统密特朗七月三日至十日相继对美国和苏联进行了正式访问。在对这两国的访问中,都集中讨论了裁军、欧洲安全、东西方关系和中东局势等问题,还分别就法美、法苏间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讨论。访问结果再次表明了法国坚持它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 当前美苏正在酝酿第二次首脑会晤;苏联在裁军问题上提出了“新建议”;中东问题陷入僵局;地区性冲突有增无巳;西欧国家普遍反对世界的两极化,要求欧洲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作用。密特朗的美苏之行  相似文献   

19.
新年伊始,一位法国外交官就曾预言:1990年将是“裁军年”。在这“裁军年”的头两个月里,人们看到了军控与裁军领域中出现的新进展,并可能期待着这种良好的开端会将某些项目的裁军谈判推向缔约和履约的新高潮。 颇有希望的裁军势头  相似文献   

20.
罗马专电 社会党国际执行局4月8日和9日在意大利首都罗马召开了春季会议。来自47个国家的17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会议主要讨论了地中海和中东、裁军、拉美和南非四个问题,并就裁军、拉美和南非问题通过了决议,但对中东问题没有通过任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