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正>1947年下半年,人民解放战争转入战略进攻阶段。革命形势的发展,使毛泽东和中国共产党人考虑建立一个真正属于人民的新中国的规划开始提上议事日程。毛泽东在设想和规划建立新中国的过程中,其著作中多次使用“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国名。受毛泽东著作的影响,在共同纲领和政府组织法起草过程中最初使用的是“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名称。  相似文献   

2.
《新长征》2014,(10):F0003-F0003
抗战时期,毛泽东曾经多次阐述将来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含义。1940年1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论述了“现在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只能是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们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这就是我们要造成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3.
史坤坤 《世纪桥》2013,(14):61-62
“大民主”是毛泽东晚年的一个重要思想。它产生于1957年整风反右运动,极盛于“文革”,终止于改革开放初期。历史上的“大民主”自始至终与中国政治运动相伴,其本身也加剧了政治运动的剧烈性。研究毛泽东晚年“大民主”思想,可以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一些值得深思的历史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4.
抗战时期毛泽东关于“民主共和国”的构想,经历了从“三民主义共和国”思想到“新民主主义共和国”思想的演变历程.“三民主义共和国”设想是在中国建立一个英美式的民主共和国,“新民主主义共和国”主张是建立无产阶级领导下的一切反帝反封建的人民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经过比较,中国共产党人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  相似文献   

5.
试论毛泽东的人民民主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泽东思想博大精深,民主思想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一个时期里,国内外某些学者对这一思想存有各种非议。本文就毛泽东人民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作一概述。一、实现人民民主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人民民主,首先是指一种新型的国家制度,即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的一种国家形态。这是毛泽东1939年5月第一次提出人民民主概念时阐明的观点。毛泽东认为,实现人民民主,建立人民民主的国家制度,是不以个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首先,中国社会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人民需要人民民主。毛泽东认为,什么是中国国情?用“半殖民地半封建”这几个字就可以概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社会,人民遭受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外不独立,内无民主。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的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共三代领导集体始终重视我们党和国家的民主建设,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国情,认真总结经验教训,积极而又稳步地将民主建设推向前进。 1.民主建设的奠基民主历来是马克思理论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一个伟大目标。早在1928年,我们党建立井岗山地区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时候起,毛泽东就提出:“中国不但人民需要民主主义,军队也需要民主主义。”(《毛泽东选集》第64页)。后来,在革命根据地内,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了政治、经济和军事三大民主,并且据此而使自己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7.
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之后,毛泽东从未停止过对“民主新路”的实践探求,意在反对官僚主义,永葆政权的人民性。当然,探索“民主新路”,是个开放的历史课题,在党外民主与党内民主的尝试都无从顺遂之后,毛泽东诉诸社会民主,也就是大民主,以激进的群众运动来保持对官僚阶层的强大压力。本文从上述三个层面考察了毛泽东探索“民主新路”的历史进程,分析了最终走向大民主的内在机理,最后简要总结了历史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8.
胡阿祥 《新湘评论》2013,(22):38-39
(虽然国民党诬称其中的有些政权为所谓“奸区”)。抗战时期,毛泽东曾经多次阐述将来所要建立的“中华民主共和国”的含义。1937年10月25日,毛泽东在与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解释中国共产党1936年8月提出的“民主共和国”口号,政治上、组织上的含义包括以下三点:“(一)不是一个阶级的国家和政府,而是排除汉奸卖国贼在外的一切抗日阶级互相联盟的国家和政府,其中必须包括工人、农民及其他小资产阶级在内。  相似文献   

9.
《前线》1983,(12)
(括弧里的前一个数字是期数,后一个数字是页数)·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90周年·毛泽东致周世钊的信(手迹)··“·“·“·…(12·封二)致黄炎培(一九五二年九月五日》”…毛泽东(12·2)致周世钊(一九五五年十月四日).·…毛泽东(12·5)深切怀念伟大领袖毛主席“·“··“·“…吴黎平(12·8)·学习十二大文件·经济责任制与职业道德”·····“··一马博宜(5‘10)谈谈“一大二公”(杂谈)~“·“一大治(5·12)劳动致富与共产主义“··“·“···”···…张同廷(5·1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必要条件 —谈民主的公开性及其他·”·…  相似文献   

10.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和核心,也是毛泽东民主思想的主要内容。毛泽东民主思想的形成有着广阔而深厚的思想文化渊源,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的“主权在民”、“民主共和”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关于民主的理论,在毛泽东民主思想形成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研究毛泽东民主思想的理论渊源,不仅有利于了解其本质和特征,而且有利于推进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  相似文献   

11.
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是井冈山根据地初创时期毛泽东亲手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毛泽东吸取茶陵建政的教训,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打土豪、筹款子的斗争,并亲自指导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工农利益的施政纲领,使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成为第一个具有实质意义的工农民主政权.其间,毛泽东根据革命斗争的实际情况,首次提出了“保护中小工商业”的政策、游击战术“十二字诀”和军队建设的“六项注意”,为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毛泽东在遂川的建政实践也为中国共产党学会治国安民本领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立军 《党史文汇》2011,(11):59-64
鲜英,重庆“特园”的主人。日本投降前后,“特园”是众多国共要人、民主人士的活动场所,被称为“民主之家”。1945年8月,重庆国共谈判期间,毛泽东应邀前往“民主之家”。在鲜英的寿筵上,毛泽东称他为“当代孟尝君”。  相似文献   

13.
李世明 《奋斗》2013,(10):40-41
1938年7月2日,毛泽东在延安凤凰山的窑洞里接见世界学联代表团柯乐满等人时说:“边区是一个什么性质的地方呢?一句话说,边区是一个民主的抗日根据地。”  相似文献   

14.
一、只有通过党内民主才能实现国家民主 民主是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应有意义。恩格斯在写于 1847年的《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首先无产阶级革命要建立民主制度,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1)在无产阶级的经典 《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又说:“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毛泽东同志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新中国建立的前夕,就提出了要通过民主来破解“历史周期率”,从而保证人民政权长治久安。邓小平同志更是…  相似文献   

15.
重温1945年7月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的“窑洞对”,对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有助于我们增强忧患意识,牢记毛泽东跳出“周期率”的教诲,密切党与群众的联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自我批评的优良传统作风,强化民主实践,深化对社会主义民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对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开创性的巨大贡献,突出表现在他首次使用了“党内民主”这一概念,指明了党内民主的作用和目标,创造了党内民主的有效实践形式,建立了党内民主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17.
1945年7月,著名爱国民主人士黄炎培向毛泽东提出了一个十分尖锐的问题,就是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以后,如何摆脱腐败,跳出封建王朝由盛而衰的历史“周期率”。当时,毛泽东充满自信地说:“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这里,毛泽东提出了一项如何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根本措施,就是要依靠人民民主来防止和消除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能在纠正陈独秀、王明错误路线之后,率领全党、全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革命胜利,并巩固了革命成果,其中一条很重要原因就是能充分发扬党内党外民主。1945年7月,民主人士黄炎培访问延安,就中共政权是否巩固问题,向毛泽东提出一个问题:希望中共能找出一条新路,能跳出“其兴也悻焉”“其亡也忽焉”的历史周朝率支配。当时,毛泽东很有把握地说:a我们已经找到了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朝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毛泽东访问记》第116页_)。本义就毛泽东革命和建设时期又生思想作些探讨。一、民主原则──民主集中制民…  相似文献   

19.
王敏  陈树基 《唯实》2000,(2):28-30
在民主法制的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众所周知,中国经历过漫长的封建专制社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目的就是要建立一个民主自由的新中国。作为民主国家,民主政治是主要标志之一。但由于各个国家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不可能整齐划一。加之中国又是一个历史文化传统都很独特的东方国家,如何在中国实现民主政治,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课题,也是毛泽东以来几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不断探索和实践的课题。本文试从毛泽东的民主观入手,分析中国民主政治探索过程中所经历的艰难…  相似文献   

20.
张义忠 《探索》2003,(1):12-15
在民主与建设的不同时期 ,毛泽东都强调民主政治建设要从中国的国情出发。民主革命时期 ,毛泽东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国情作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 ,从而成功地开展了与当时国情相适应的革命民主政治建设 ;建国后 ,毛泽东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辛探索 ,建国初期 ,基于对当时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毛泽东领导全国人民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 ,毛泽东虽对国情有着正确的认识与分析 ,但没有贯彻于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建设实践中 ,结果出现“大民主”、乃至“文化大革命”这样践踏民主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