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增强企业活力,特别是增强全民所有制的大、中型企业的活力,是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大型骨干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重庆市看,独立核算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共有218个(不含军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由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子系统构成的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则是由工资改革、价格改革、计划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等子系统构成的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这两个系统工程作为两个整体,有着质的不同。同时,这两个系统工程都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领域的两个方面,这两个系统工程之间又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在空间上,存在着交叉关系。本文试就这两个系统工程之间的立体交叉关系,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正在向纵深发展。在这场伟大的革命中,已经并将继续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亟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研究和总结。本文试图用哲学的系统观点,对沈阳市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些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改革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充分认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性、重要性,是我们搞好改革的关键。加快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农村经济继续高涨的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在消灭剥削制度的基础上,必然能够使生产力以人们意想不到的速度向前发展。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现在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具体环节、具体形式有  相似文献   

5.
《政策瞭望》2014,(2):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这是中央在全面总结改革开放经验、准确把握国内外大势、统筹考虑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基础上作出的科学判断和重要决策。  相似文献   

6.
1993年5月25日至28日,国家体改委综合规划和试点司、湖北省体改委联合举行了沿长江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座谈会,交流了近年来各城市改革、开放和发展的经验,就如何抓住机遇,以改革为动力推动沿江城市的开放开发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讨论,提出了具体的思路和政策性建议。 会议期间大家对当前加快长江流域经济带开放开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了热烈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依托“黄金水道”的长江流域是我国沿海经济带之外又一特大经济发展带,是中央“三沿”发展战略中极为关键的一部分,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带和先行区,抓住目前有利时机,加速这一经济带的开放、开发,具有极其重大的战略意  相似文献   

7.
我国八年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正确估计这些成就和问题,总结经验和教训,会有利于坚定改革的方向和信心,增长指导改革深入发展的有用知识和本领。本着这种精神,我试提出如下十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虽然,在我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相适应的,以人民民主专政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上层建筑是同经济基础相适应的。但是相适应并不等于没有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的某  相似文献   

9.
正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辽政办发[2016]92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辽宁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6年8月9日(此件公开发布)辽宁省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仅是指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指导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决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我国的实际,科学地回答了一系列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本文想从哲学方面,从把握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动力问题上,谈一点学习体会,和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屈明 《长江论坛》2001,(6):39-40,44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强调:“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已经成为全党的共识。江泽民总书记强调:“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两个根本性转变,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新世纪之初我国经济发展的主线。”我国已经到了以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的阶段,不调整就不能继续前进,不调整就不能健康发展。 一、“十五”时期经济结构调整的特点是战略性调整 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经济结构的调整,全球工业化的重心正由西半球移向东半球。联合国公发组织统计到2005年,发达国家所占全球制造业的份额将由1970年的86%下降至67.6%;而发展中国家所占份额…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前进的道路上遇到了经济效益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价格机制乏力,企业独立性与竞争能力不足等问题的困扰。认真加以分析,其原因,盖在于经济市场化水平低下。因此,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微观经济主体——企业,尤其是国营大中型企业的独立性得以确认和保障。目前,我国的企业普通缺乏活力,而增强企业活力,尤其是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14.
从根本上说 ,村民自治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结果。包产到户这一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 ,使得原来干部靠上面任命 ,生产和分配以集体为单位的管理体制失去了依托。与此同时 ,广大农民在政治上以平等的公民身份参与社会生活 ,享受同等的政治权利。经济利益的驱动 ,政治环境的变化 ,使农民以前所未有的政治热情关注自己的切身利益 ,关注村中事务的管理 ,关注村干部的行为方式 ,迫切要求参政议政 ,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来保障经济上的自主权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在 2 0世纪 80年代初 ,我国农村出现了许多群众自发形成的村民…  相似文献   

15.
第四十三章体制改革的任务和步骤"七五"期间的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抓好以下互相联系的三个方面:(一)进一步增强企业特别是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的活力,使它们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二)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商品市场,逐步完善市场体系;(三)国家对企业的管理逐步由直接控制为主转向间接控制为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宏观经济管理制度。逐步完善各种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来  相似文献   

16.
<正> 经济体制改革的经济伦理观,就是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经济行为的道德判断准则。确立这种道德判断准则的根据有两条:一是生产力;二是绝大多数劳动者的最大利益。它们从根本上说是一致的,前者是实现后者的基础和手段,后者是前者的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应该相应地在全社会确立劳动平等观、资本平等观、交换平等观和结果相对平等观。这些平等观念是我们判断经济体制改革中各种经济行为的基本道德准则,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伦理观的基本内容。凡是与这些观念相对立、相抵触的陈旧观念都应当摒弃。如果把上述四种平等观看作是母观念的话,那么,它们分别还有一群子观念。劳动平等观的子观念主要有:勤劳先富,善劳先  相似文献   

17.
从十月一日起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用工制度的重大改革,在新招工人中推行劳动合同制。劳动力管理逐步加大其社会化的进程。我国现行劳动制度已有三十余年历史,在万千变化的现实社会里越来越不适应。为改变单纯用行政手段分配、录用工人的办法,使企业有一定用人自主权,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和使用,新的用工制度被推出。新的劳动制度规定,从十月一日起,国营企业及其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从社会招用工人都  相似文献   

18.
19.
体制改革一般可分为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但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正象邓小平同志所说的,是“相互依赖、相互配合”的关系,因为无论哪种改革,归根结蒂、都要涉及到权力结构的重新组合,都涉及到人的因素,这是它们的共性,所以我想把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放在一起考察,寻找它们共同的突破口,以求事半功倍之效。应该承认,迄今为止,改革已取得了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