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院校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对于培育创业人才,缓解就业压力,培养青年人的创新精神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作用。营造创业舆论氛围,建立创业基地管理机构,打造专家型、企业家型师资团队,建设校内外创业基地,设立创业基金孵化创业项目等,是地方院校加强大学生创业基地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张明林  喻林 《求实》2007,(8):89-91
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当前,农民创业已成为农民创造劳动价值的重要方式,也遇到良好的发展机遇,但要将农民创业推向新的高度,还需要积极营造创业氛围、建立创业资本体系、加大创业培训力度、构建农民创业新平台、优化农民创业服务环境等。  相似文献   

3.
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和动力源泉。返乡农民工通过外出务工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掌握了一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他们在农村地区开展创业活动,有利于促进乡村产业、人才、生态、组织、文化的全面振兴。当前,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活动还存在诸多阻碍,如自身素质薄弱、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政府支持力度不够等。为此,政府必须从以下方面提供支持,促进返乡农民工开展创业活动,盘活农村经济,促进全面振兴: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提高创业者地位;加强创业技术培训,提高返乡农民工自身素质;优化政府政策支持,提高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性。  相似文献   

4.
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实现应用型创业人才培养战略目标的重要保障,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业技术与创业能力对校园创业文化显得尤为重要。在实践中由于创业文化建设体制不完善、氛围还不够浓厚,创业文化缺乏本土化基因等问题,使得一些高校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滞后。为此,创新创业机制,构建有利于创业文化形成的科学机制;加强高校对创业的认识,营造校园创业文化建设氛围;丰富创业载体、提供创业文化实践的平台;坚持因地制宜打造校园创业文化特色品牌等是加强校园创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和谐发展,是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在推进全民创业中,乐陵市做到了“五抓”。 抓宣传,点燃热情“领”创业。一是突出主题教育。在全市广泛开展以“让想创业的人创新业、正创业的人创大业、善创业的人创伟业”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把2009年春节晚会办成了创业年会,使文化娱乐与创业宣传有机结合起来,营造全民创业的浓厚氛围。二是突出典型引导。依托乐陵义乌(国际)商贸城,  相似文献   

6.
高校创业教育模式设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路径: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主体,高校必须改革教育模式,将创业教育纳入常规教育体系中。通过创业教育思想观念设计、创业教育精神设计、创业教育技能设计、创业教育教学管理设计、创业教育实践设计等5个方面的设计,是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模式体系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7.
耿琪 《新长征》2009,(4):57-58
对我省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省相继出台了一些利于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大学生创业搭建大平台,营造了良好的创业氛围,开展符合学生实际需要的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凭借高素质和强能力成为当前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优势群体。针对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不高的现状,本文提出了促进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对策,指出要加强高校教育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营造创业氛围,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社会扶持体系,提供创业保障;研究探索创业规律,提升创业水平。  相似文献   

9.
高校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主阵地,在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经调研发现,X省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仍存在着师资队伍不强、课程体系有待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有待进一步浓厚等问题。因此,要通过进一步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不断完善课程体系、营造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提升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深度,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更多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创业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创新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交互融合贯穿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及高等教育发展的全过程是当今新时代的主旋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积极促进当代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创新创业教育价值取向,以达到创新思维开拓、综合能力提升、就业压力缓解、优秀人才培养的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不断创新课堂教学内容,营造校园文化氛围,构建实践教育平台,将是新时代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1.
推动全民创业,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关键。当今时代,人才资源已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人才竞争已成为最具有全局影响力的竞争。谁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掌握了竞争的主动权。全民创业、加快发展、奋力崛起,希望在人才。从一定意义上说,各类人才想不想创业、能不能创业、会不会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以创业带动就业"、"支持自主创业"、"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鼓励创业、支持创业、促进创业,是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深刻把握,是党在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凡是创业文化深厚的地区,它的经济社会发展一定是持续、健康、快速、活跃的:而创业文化缺乏的地区,则一定是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固步自封、经济社会发展阻力重重.因此,积极造浓创业氛围、大力培育创业文化是激发社会活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3.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8·19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决克服有些宣传报道脱离生活、不接地气、同群众贴得不够紧的问题,必须解决好"为了谁、我是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这既是新闻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党对新闻工作的本质要求。深化对群众路线的认识、自觉树立群众观点,对于拓宽眼界视野,提高认识站位,转变作风文风,服务中心大局,推动各项  相似文献   

14.
创业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深层动力,它包括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和能力、创业人际氛围和创业物质文化环境。可以说,人类的历史是一部不断创业的历史,也是一部创业文化的发展史。打造创业文化,促进经济发展,是时代的命题,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新时期的孝昌创业文化,必须与时俱进,做到时代性、实效性、人文化的统一,具备以下内涵:1.勇于创新的精神。当今社会,创业需要胆量气度,需要一种自强不息的人生追求。要勤于改变现状,善于追求商机,个个争当创业者,变求官为求富。要解放思想,敢想敢干敢闯,敢为天下先。2.勤勉务实的作风。…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时代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互联网与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促进创新创业发展,对高校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迫切需要系统梳理高校在创新创业观念意识、课程体系、教师配备以及氛围营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开展一些有益工作,如树立"大创业教育观",探索构建"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调动政府、企业、高校和本科生等各方积极因素,最大限度推动本科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  相似文献   

16.
崔波 《求是》2006,(12)
要保障经济社会的稳健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创业机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广大人民群众。近年来,中央与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我国各个层次、各种规模的创业活动,有效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由于创业活动是一项关系到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相关因素、运行机制相互协调、相互配套,某一方面存在问题都会阻碍创业活动的…  相似文献   

17.
当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社会氛围下,选择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越来越多,大学生创业法律认知就成为一个值得高度关注的现实问题。高校众创空间的法律援助体系存在较多问题,无法有效解决大学生创业活动中的法律风险。构建完备的高校众创空间法律服务机制可以帮助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掌握创业过程中必备的法律知识,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和企业的正当权益,降低创业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和失败几率。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作出加快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的战略决策,认真组织实施这一战略,标志着我省进入了第二次创业期。二次创业,是全省上下的中心任务,也是宣传思想战线的中心任务。宣传思想工作要围绕为二次创业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舆论氛围和文化环境来开展,着力解决制约加快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领导方式和工作作风等方面的问题,努力营造好"五个环境"。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贯彻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乌鲁木齐大力开展创业培训活动正是践行十八大报告精神的现实写照。加强创业培训可以更快更多地培养乌鲁木齐创业型人才,培训促创业,创业促就业已经成为乌鲁木齐解决就业问题的主要途径,创业培训的经济社会效益日益凸显,要不断加大创业培训的力度,使其成为解决乌鲁木齐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学生数量的不断增加,大学生青年已成为共青团就业创业重要服务对象之一。充分发挥共青团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职能,针对大学生在就业创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观方面的各种非理性认知偏差,应用前景理论从心理方面对大学生青年就业创业的经济行为做出解释,并提出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