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中共党史研究领域 ,只有党性和政治性与科学性和学术性统一起来才能保持其研究结论的权威性。从这一原则出发 ,大革命时期的陈独秀问题、共产国际问题、共产党与国民党关系问题、大革命失败的历史责任问题等等 ,都有重新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
季山嘉其人     
季山嘉是大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系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但是国内已出版的关于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关于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的辞典都无他的条目,季山嘉的真实姓名是什么?来华前经历如何?回苏后命运如何?国内很少有人知晓。袁南生在今年第2期《共产国际研究》上撰文特作简单介绍,以填补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3.
刘永明同志在《中共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发表的《论孙中山等国民党人制定“联共”政策的内因》一文,对于进一步研究孙中山“三大政策”的形成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刘永明同志在结论部分作出孙中山等国民党人“最早初步提出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思想”的论断,容易给人造成一种印象,似乎中国共产党在大革命时期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4.
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和东北师范大学联合召开的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关系第五次学术讨论,于1988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召开。会上,围绕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苏联和中国革命的关系,以及共产国际指导上的功过起非,进行了认真的研讨,现将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论文五四运动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八十余年来国内五四运动研究/朱志敏/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党的多民族基础/杨宗丽/党的文献/2006年第4期中共早期党报发行研究/王晓岚/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5期论中共早期报刊自身建设、宣传及其经验教训/徐方平张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的80年历史可以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探索时期、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新时期三个时期来研究。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19499) 1921年1月瞿秋白在《中国工人的状况和他们对俄国的期望》中,谈到了中国五四运动以后的社会主义运动。1921年6月,瞿秋白《社会主义运动在中国》,张太雷《在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更深入地论及了中国的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状况,论述了中国共产主义小组的活动。这些都是最早的中共党史研究文字,表明中国无产阶级的中共党史研究1921年已萌芽。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建党。…  相似文献   

7.
“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发言摘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为推动中共党史研究的深入发展,1998年6月9日,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和中共党史研究杂志社共同召开了"中共党史研究前沿和热点问题座谈会"。在北京的一些学者、专家应邀到会,并作了发言。以下是座谈会发言摘要。盖军(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现在已有77年的历史,其中每一阶段都有前沿和热点问题。诸如,大革命时期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的关系问题,我党对民族资产阶级和在工人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苏维埃运动中的"左"倾错误问题,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解放战争时期土地改…  相似文献   

8.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关于举办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第八次学术讨论会的通知共产国际、苏联与中国革命的关系,是中共党史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多年来,胡乔木、胡绳等同志都曾一再指示要重视和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组织研究这一课题...  相似文献   

9.
1992年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出版的《学术信息通讯》第1期和1994、1998年俄罗斯科学院通史研究所、俄罗斯国家档案局和俄罗斯现代史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合作编辑出版的《共产国际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档案文件集(上下册),披露了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十几份档案文件,这些文件对于研究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国际和中国革命的关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为便于研究者利用,现按文件产生时间的先后次序将其译载于下。文件三和文件五译自《学术信息通讯》第1期,其余文件均译自《共产国际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档案文件集。  相似文献   

10.
从1920年8月中共第一个早期组织在上海建立至1921年7月一大前后,本文界定为中共早期。在这一时期,中共存在着明显的排斥国民党的政策。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的形成及确立与共产国际密切相关,它是共产国际成立伊始“进攻理论”在中国的直接后果。按照这种“进攻理论”,共产国际要求中共必须把无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革命当做当前迫切任务,把资产阶级、国民党当成最主要的敌人与革命对象。以“打倒中派”为特征的共产国际“左”倾政策,要求中共对资产阶级、国民党必须采取敌对、排斥的政策。共产国际代表的使华与“进攻理论”的输入,是中共早期排斥国民党政策形成及确立的组织基础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5期刊登的叶孟魁《一篇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文献》的文章,提出了《张太雷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的报告》“是张太雷和瞿秋白等合作的产物”的论点。对此,我仅就自己所接触到的档案资料,提出如下商榷意见。瞿文和张太雷的《报告》的确均是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档案文献。两文都没有中文原件,是俄文打印稿。瞿文署名瞿秋白和李仲武,无成文时间。张太雷《报告》的标题为《致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代表张同志的报告》,成文时间是1921年6月  相似文献   

12.
《中共党史研究》1990年第3期刊登李敦送、江羽翔的文章《解放战争时期存在第三条战线吗?》(以下简称《李文》),与《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笔者的《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以下简称《战线》)商榷。《李文》认为解放战争时期不存在第三条战线,笔者对此特作如下回答。一、笔者感到《李文》在否定第三条战线的理论基础时,对有些问题理解得不够全面。第一,《李文》认为“高树勋运动”“是一种分化、瓦解国民党军队的政治宣传运动和政  相似文献   

13.
北京现代革命史1996年文章著作目录索引段丽欣文章一、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时期“五四”前夕的中国学生运动苏双碧历史教学第7期五四运动爆发原因的再探讨孔凡岭中共党史研究第3期关于五四运动评价中的几个问题宋小庆求是第13期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共产国际与中央红军战略转移的决策问题,由于档案资料匮乏等原因,多年来党史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十分薄弱,权威性的中共党史著作也只是提到:1934年5月,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准备将中央红军主力撤离根据地,并将这一决定报告共产国际,得到共产国际的复电同意①。但是,共产国际对当时中央苏区的军事形势是怎样判断的,是否同意中央红军立即进行转移,还有什么具体意见,对中央红军的战略转移实施有什么影响,在目前的中共党史研究著述中还都没有清楚的论述。本文依据俄罗斯陆续公布的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档案资料,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一…  相似文献   

15.
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运动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新世纪以来,学界对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兴起和失败的主要原因、共产国际与农民运动的关系、国共两党的农运政策及实践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对近十年来学界关于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研究的综述,有利于相关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6.
大革命时期,国民党提出要求加入共产国际,其动机是:政治上排斥中国共产党;经济上独得苏联的援助。共产国际曾对此要求进行了讨论,并决定以互派代表的方式解决两者之间的关系。但由于顾虑可能引起帝国主义的干涉、难以处理与中国共产党的关系,同时对蒋介石的政治野心又有所警惕,共产国际最终拒绝了国民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4期刊登了张春英同志的文章《论解放战争的第三条战线》(以下简称《战线》),文中肯定了国民党将领率部起义对解放战争的积极作用,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张春英同志把它称之为第三条战线,与人民解放军的军事斗争、广大学生为主的人民群众争取和半民主的斗争相提并论,我们认为这种提法欠妥。  相似文献   

18.
共产国际、苏联与国民党的改组李颖在孙中山1922年8月至1924年1月改组国民党的过程中,共产国际、苏联起了重大作用,本文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一、共产国际、苏联确定孙中山为同盟者早在1920年6月,列宁在为共产国际二大草拟的《民族和殖民地问题...  相似文献   

19.
大革命后期在农民运动高涨的两湖,为什么未能开展土地革命?传统的看法囿于『内因是主要的,外因是次要的』,把它归结为中共自身的错误。顾群在『求索』1988年第3期撰文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共产国际。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对中共中央的指示虽然指出了土地革命的重要性,但在实际土地革命的途径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主要表现在:1、一直过高地估计国民党的革命性,始终依靠国民党及其政府实行土地革命,而国民政府及其军队的实权  相似文献   

20.
我在<党史研究与教学>1992年第4期发表过<关于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拜读了也鲁<评〈邓小平生平研究史〉>(<党史研究与教学>2004年第6期)后,觉得有必要再谈谈<关于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的几个问题>中尚未及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