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国文化是轴心期以来唯一一个仍然继续发展繁荣的文化,有着生生不息的活力。如何把握和理解其中奥义之所在,李建中先生的《中国文化:元典与要义》一书,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和路径。"元典"与"要义",是李建中先生理解中国文化的两个关键词。"元典"一词,学界一般认为是由冯天瑜教授首先使用的,他认为:"‘元典’有始典、首典、基本之典、原典、长(长幼之‘长’)典、正典、大典、善典、美典、上典、宝典等意蕴。"而"文化元典",可  相似文献   

2.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纪,人类将接踵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和社会信息化快速发展,将把广袤的世纪变成一个地球村。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信息一词都悄然进入人们的视野,成为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之一。 据查考,诗人李中是我国最早使用信息一词的学者。 李中是五代时期南唐的诗人。但在近年出版的有关书籍却误把李中汜为唐代诗人。比如:(文明的跃升——社会信息的形成和发展)书中说:“我国唐代李中的《暮春怀故人》诗云‘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据新版《辞源》考察,这是汉语文献中淡到信息的最早记录。”此外,《信息技术》、《信息学概论》、《知识经济与信息》等书  相似文献   

3.
正《习近平用典》是国内第一部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讲话诗词引文、语言典故研究的作品。该书一经出版,便备受欢迎。作为艺术家的范曾先生更是积极而忠实的读者。他对《习近平用典》详细研读、仔细揣摩,并结合自己的深厚学养,以诗性的语言将书中引用的古典名句归纳概括为147则"四字短语",著成《锦文掇英——学研习近平用典心得》一  相似文献   

4.
“杞忧”碎语李镛徽一『杞忧』者,『杞人忧天』之简言,典出于《列子·天瑞》:『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唐代诗仙李太白《梁甫吟》诗云:『白日不照吾精诚,杞国无事忧天倾。『清代诗论家赵翼《冬暖》诗亦云:『阴阳调燮何关汝,偏是书生易杞忧。』...  相似文献   

5.
对假冒专利罪的认定与处罚,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已有规定,1997年修订的《刑法》则做了更为具体和完善的规定,即从原来《专利法》的授引性规定到《刑法》典的直接规定。这不但使假冒专利罪内容本身有了很大变化,也是我国刑法的一大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学者刘起在《尚书学史》中说过:《尚书》是历代帝王和封建士大夫必读必尊的政治与道德教科书,而《尧典》是《尚书》中的开篇,有"中华第一典"的美誉。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说过"《尧典》可以观美"。那么,从《尧典》中可以观到哪些德政之美呢?"《尧典》可以观美"说中的《尧典》在今本《尚书》中被分为《尧典》与《舜典》两篇。典,作为一种文体,主要用于记载君主治理国家的大道与准则。《尧典》《舜  相似文献   

7.
《党员干部之友》2014,(11):51-51
正"同志"一词是如何来的呢?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等词的含义一样,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做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内部就已互称"同志"。孙中山先生在1918年曾发表《告海内外同志书》和《致南洋同志书》。1920年,毛泽东、罗学瓒等人在通信时,也开始引用"同志"一词。1921年,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中规定:"凡  相似文献   

8.
<正>《纽约时报》记者蒂姆·韦纳在最近出版的《灰烬的遗产:中情局历史》一书中说道,在中情局数不清的失败和失误历史中,有一项行动却是"大功告成",这  相似文献   

9.
正书荐作者:魏征出版:团结出版社《"群书治要"考译》摘录:用人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民族赖以繁荣昌盛的保证。魏征从唐代以前的经、史和诸子百家等古籍中搜集剪辑而成的《群书治要》中,引用了大量有关用人与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事实和论述,反复说明"为政之道,在于得人"。推荐人:贵州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罗凌这是一本失而复得之宝书。由于印刷术不发达,《群书治要》至宋初在中国已失传,幸有日本遣唐史把该书带到日本。1781年,日本用活字刊印该  相似文献   

10.
李进 《当代贵州》2014,(31):62-62
正自识字以来,坚持读书,牢记"书山有路勤为径",我一路愉快向前,却发现"书"的指引也会有岔路、歧途。如何选择一本好书?曾国藩不止一次向家人和朋友推荐书目,有"每日必读"、"传家八部"、"家中必备28书",由此看来读什么书确实是很重要的,尤其在信息泛滥的当下。《论语》无疑是传世好书,使我不倦阅读、不断受益。1996年读到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论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再次捧读习近平同志的《摆脱贫困》一书,深为书中那些极富创见性的战略思想、极富前瞻性的制度理论和极富针对性的实践观点所吸引。尤其是书中《从政杂谈·青年干部四忌》这篇短文,字字句句,饱含真情,富有哲理,让人过目难忘。他在文中告诫青年干部:"要有一种老实的态度,甘做最普通的事,乐于扮演拾遗补缺、跑龙套的角色。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积累经验,逐步获得社会的承认,在平凡的工作中获得不平凡的成就",切忌眼高手低。"眼高手低"语出清·陈确《与吴仲木书》:"譬操  相似文献   

12.
信息窗     
《作风百典》出版由中共上海市纪律检查委员会和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联合编撰、中国方正出版社出版的《作风百典》一书4月下旬面世。  相似文献   

13.
正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一词出于古老的《易经》"三才之道",孔子及孔门弟子的《易传》讲:"《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是一项很有创意和富有影响的工作。指的是  相似文献   

14.
正张伯驹乃书画鉴赏大家,眼光厉害得不得了。《回忆张伯驹》一书,有一篇其女儿的《忆父亲二三事》,里面写道:"父亲从小就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他看的书很多,少年时就熟读《古文观止》,三千多卷的"二十四史",二十多岁时便已读完了两遍,《资治通鉴》也如数家珍,唐诗宋词读记得就更多了。"这就是底子吧。从前的人,不管写文章的、作书画的乃至唱戏的,好像都有这么一点的底子,所以他们的文章、书画、戏,才都个个到家,味道十足。张伯驹这些打底子的书,如今不要说文物鉴定专家了,便是那些专门写书的作家,也早就没那闲工  相似文献   

15.
正《论语·雍也》载,孔子在回答鲁哀公"弟子孰为好学?"的问话时说:"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迁怒",就是不迁怒于人,不把自己的怒气转移发泄到别人身上;"不贰过",就是不重复犯错误,或者说同样的错误不犯第二次。鲁哀公问的是"你的学生中谁最好学",孔子的回答是"颜回好学"。作为"好学"的理由和根据,孔子既不说颜回读了多少书,也不说颜回读书多么认真刻苦,更不说颜回读了书之  相似文献   

16.
“执政”其意,一为掌握政权,主持政务。据《左传》:“有灾,其执政之三士乎!”因此也称主持政务的为“执政”。《左传》:“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史记》:“惟二三执政犹吾股肱也。”二为主管某一事物。《左传》:“晋韩起聘于郑,郑伯享之,……孔张后至,立于客间,执政御之。”也就是掌管席次位列的人。三为主持正义。《后汉书》:“是时宦官秉权,典执政无所回避。”  相似文献   

17.
正虎威,本指老虎的威风,后来用到人身上,比喻英雄气概。不过,鲜为人知的是,"虎威"本来是老虎身上的一块骨头。唐代著名博物学家段成式在《酉阳杂俎》一书中记载道:"虎威如乙字,长一寸,在胁两旁皮内,尾端亦有之,佩之临官佳,无官人所媢嫉。"清代《儿女英雄传》中的描述更接近白话:"大凡是个虎,胸前便有一块骨头,形如乙字,叫作虎威,佩在身上,专能避一切邪物。"  相似文献   

18.
<正>春节期间,跟随旅行团参加了云南之旅,不仅饱览了大自然的旖旎风光,还前去品尝了大理白族人情深意浓的"三道茶"。早在一千年前的南诏时期,白族就有了饮茶的习惯,而"三道茶"在唐代的《蛮书》中也早有记载,可谓历史悠久。1638年,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旅行家徐霞客在云南的大理鸡足山过元宵节时,曾被僧众以"三道茶"招待。他在《滇游日记》中有"注茶为玩,初清茶,中盐茶,次蜜茶"的记述。如今,"三道茶"由唐代发展到明、清,  相似文献   

19.
正孔尚任《桃花扇》中有一经典唱段,因将"兴亡看饱"而被后人反复咀嚼:"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见他楼塌了……"庙宇楼台,"高大上"之象征也。"曾睡风流觉"的"青苔碧瓦堆",一日忽然土崩瓦解、香消玉殒,怎不令人唏嘘!古往今来,"高楼"人皆羡之,众皆攀附,须知高处不胜寒,"凤凰台"到头来"栖枭鸟"。太平天国将领李秀成,苏州城破之前,尚在连夜"起高楼"。后来,李鸿章得见"忠王府",连连感叹:"真如神仙窟""平生所  相似文献   

20.
正10年前,我拜读王占禹的兄弟书《笔尖下的行走》《刀刃上的舞蹈》,即他在长治日报社主持工作时的总编辑手记。2年前,即2014年我又收到他的姐妹书《读者为天》《走近一座高山》。厚重的书摆在面前,我没有从头看起,因为书中好多文章读过不止一两次了,所以先翻到后记,"太行山的风,太行山的土,太行山的人,太行山的情",更有一句"亲昵太行山的灵魂",留住了我的目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