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进行分析,并分别阐述该原则在国际民商事合同法律内的具体应用,包括选法时间、适用范围、选法方式三个方面,最后提出完善该原则在国际合同法律中适用的有效措施。力求通过借鉴国外模式、完善当事人选择内容、明确意思自治适用限制等方式,对该原则在现今司法实践中的应用做出了必要限制,使其在国际民事合同中的应用更加灵活高效,促进国际商贸交易的开展。  相似文献   

2.
何俊灵 《法制博览》2023,(23):58-60
民间借贷中的隐名借款行为,涉及的权利义务内容较为复杂。它涉及的主体包含了三方主体,即隐名人(实际借款人)、出名人(名义借款人)以及出借人。从法律结构上来看,其包含了实际借款人与名义借款人之间的内部行为,也包含了借款人与出借人之间的外部借款行为。针对隐名借款行为引发的纠纷,应当怎样认定相关合同的效力,以及如何进行法律责任的确定,对于维护正常的交易秩序十分重要。因此,需要结合我国法律的规定以及司法实践的经验,来探究隐名借款人的法律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3.
岳超 《法制博览》2013,(2):160-161
婚约财产案件及离婚引起的彩礼返还问题在现今民事案件中仍占一定比例,由此也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结婚给付彩礼现象仍大量存在。彩礼在中国历史悠久,现今在我国广大农村、经济不发达地区仍存在此现象,为此,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解释(二)》第十条对彩礼返还的条件进行了规范,为人民法院审理大量彩礼案件提供了可供适用的法律依据,该条规定实施以来,效果不尽如人意,经常导致判同案不同判,显失公正,引起当事人累诉、上访、缠诉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4.
袁芳 《法制博览》2013,(3):175-176
人身保险合同是投保人与保险人签订的,以被保险人的寿命和身体为保险标的,支付保费为对价和受益人享有保险金额为目的的射幸合同。其中人寿保险合同中,投保人和保险人是合同当事人,受益人是合同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由于寿险的保险期限长,保单具有现金价值,在保险期间内投保人将保单转让、质押借款以及被保险人的债权人在保险事故发生后请求保险金给付等情况难免会出现,这就涉及到很多方面,例如如何平衡受益人与相关权利人的利益问题,本文围绕着人寿保险合同中受益人受益权与债权、继承权的法律关系以及团体寿险中受益权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袁新梅 《法制博览》2014,(2):104+103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传统的家庭养老功能弱化的背景下,并且随着社区的迅速成长而逐渐成为各种养老服务的载体,居家养老模式有效地实现了家庭养老和社区照顾的结合,但是不可否认,居家养老服务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养老服务模式,在我国的发展尚不成熟。同时鉴于居家养老服务合同这种合同自身具有其特殊性,如一定的社会福利性、合同主体的复杂性等,使这种合同的纠纷解决在法律适用上面临着一定的困境,因此,有必要对居家养老服务合同主体的义务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6.
董晓楠 《法制博览》2022,(14):121-123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国家的法治建设也越来越好,对于国内大部分企业来说,在当前的法治背景下都会加强合同管理,但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企业在合同管理方面仍存在大量缺陷.因此,本文将对企业进行合同管理的重要意义、现阶段企业合同管理存在的风险以及相应的对应策略进行详细的阐述,旨在提升企业的资金财产安全,保证企业的合法权益不...  相似文献   

7.
孟斌  毛艳艳 《法制博览》2022,(15):74-76
我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确立了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的权利,但在该项权利的性质及司法适用路径上存在一定困境及争议."不完全的合同解除权"说可解决前人理论未能解决的困境,更符合司法实践需求.以此为基础,违约方申请合同解除的司法适用应采纳不完全的合同解除权理论,注意合同解除权的限制条件,逐步淡化《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  相似文献   

8.
《南风窗》2009,(16)
一贯以"领先半步"的市场策略而著称的东风日产现今在企业公民方面开创先河,本月9日,他们在广州向全国媒体发布了"东风日产企业公民战略报告",据称,这是在国内车界合资企业中首次系统发布的企业公民战略。  相似文献   

9.
作为欧盟统一国际私法进程的重要成果,《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条例》(以下简称"罗马II")第4条确立了非合同之债法律选择的一般规则。在西蒙尼德斯教授(Symeon C.Symeonides)看来,罗马II在非合同之债法律适用问题上"丧失了一个本可以做得更好的机会"。本文通过对罗马II的文本分析及相关理论争议来讨论跨国侵权的一般冲突规则问题。  相似文献   

10.
芦轲 《法制博览》2013,(11):64-65
本文通过对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与"合同受挫"条款在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国家的不同涵义进行比较,阐述了"不可抗力"与"合同受挫"条款的涵义与适用情况。通过两个概念的不断演变揭示了判例法与制定法不断相互借鉴、相互移植、相互融合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白天骄 《法制博览》2024,(6):103-105
民间借贷作为一种社会司空见惯的融资形态,其中借款人出于信用、资质和社会关系等原因,往往让他人作为名义上的借款人,实际上将借来的款项交付自己使用,出现了一笔借款中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不一致的情况,给出借人主张权利造成了主体困扰。本文结合生效案例中处理这种情形时对“合同相对性”原则的运用,来梳理名义借款人与实际借款人不一致时的解决途径,有利于民事主体在资金往来过程中规范借贷行为,规避借贷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王梦莹 《法制博览》2013,(6):146-147
父母出资为子女购房成为高房价时代的普遍现象,该不动产的归属也成为离婚案件的争议焦点。《婚姻法》、《婚姻法解释二》和《婚姻法解释三》为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的归属判断提供了法律依据。但法条在适用和衔接上仍有一些不明之处。因此,从父母出资购买不动产之归属的婚姻法适用入手,探讨了父母赠与意思之判断、出资客体以及部分出资等几个适用中的问题,对条文简要解读。  相似文献   

13.
张树腾 《法制博览》2022,(11):88-91
在继续性合同中,因合同陷于难以继续履行或事实上不能继续履行而出现合同僵局.打破此状态,方法有二:一是守约方解除合同;二是违约方行使司法解除的诉权.然而决定合同何时解除主要掌握在守约方手中,这可能会导致客观上的不公平.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剖析以期探讨正确适用减损规则,有效发挥法律的指引作用,反向敦促守约一方有效快速行使解除权...  相似文献   

14.
王丹 《法制博览》2015,(3):119+118
情势变更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固有的风险,特别是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以及经济危机的重大事件之后,情势变更在合同履行中出现次数越来越频繁。如果按照"合同必遵守原则"去处理相关事件,那么必然会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并且妨害市场经济的顺利发展。此时如果可以准确适用情势变更原则,通过司法权利的介入,改变合同已确立的条款或者撤销合同,重新分配交易双方在交易中应获取的利益及风险,那么就可以避免不公平的后果出现。所以,情势变更原则的出现正是满足市场经济以及司法实践的需要,本文主要从情势变更原则的概念、历史发展、适用条件、与不可抗力及商业风险的关系、法律效力及适用意义这几个方面来阐述情势变更原则。  相似文献   

15.
根本违约制度是源于英美法系的一项合同法律制度,后为大陆法系国家所承继,并为重要的国际公约所采纳,已成为现代合同法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制度。然而各国对根本违约的认定标准却并不相同。《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平衡了两大法系的规定,对根本违约采主客观相结合的判断标准,被国际贸易合同广泛参考,其条款本身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又限制了其适用。我国《合同法》中也采纳了根本违约制度的实质内容,为我国合同解除提供了更为科学的法定解除事由。但其仍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应借鉴《公约》对其加以修改或解释。  相似文献   

16.
毛羽敏 《法制博览》2023,(7):136-138
《民法典》的合同解除制度在对我国原有的以原《合同法》为核心的合同解除制度的延续与继承的基础之上,进行了诸多改变与创新,例如,提出了违约方的合同解除权,明确了合同解除权的一般行使期限等。但我国当前的合同解除制度仍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需要相关部门予以进一步完善。本文从《民法典》中合同解除制度的概述入手,总结了当前的合同解除种类、合同解除权行使的方式期限与合同解除的效果,并进一步研究了制度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合同解除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现今,随着公民人权意识的增强,对警察在执法过程中的合法性和适当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警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或者在缺乏武器的条件下,与犯罪嫌疑人狭路相逢时,如何才能将其制服,又能不伤及无辜呢?不得不说,徒手控制技战术在这个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连胜 《法制博览》2024,(11):151-153
在当今购房模式下,房屋由开发商建成并交付给购房者,购房者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购房款。大多数购房者在支付完首付款后,以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支付余款。此时,需要三方签订个人购房担保借款合同。该合同约定购房人将购买的房屋预抵押,并向银行支付开发商对购房者的按揭贷款的保证担保。由于商品房未建成,无法进行抵押登记,只能进行抵押权预告登记。在实践中,这种期房销售的交易惯例往往会出现一些特殊问题。随着《民法典》的实施,部分问题将更加显著。本文重点阐述房地产阶段性担保的背景和实践中容易出现的原因,并从银行和开发商两个不同的视角列举可能存在的法律风险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9.
孙洁 《法制博览》2024,(4):126-128
随着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市场的变化,雇佣类合同关系成为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稳定,我国通过民法和劳动法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来调整雇佣类合同关系。本文将比较分析民法和劳动法对雇佣类合同关系的调整差异,评估其利弊,并探讨两者的交叉适用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同时,进一步明确民法与劳动法调整雇佣类合同的制度。  相似文献   

20.
石破 《南风窗》2007,(4):37-39
社会要想和谐发展,必须让宏观的信贷投资方向与微观的储蓄倾向、动机相吻合。因此,金融资金投放教育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