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论炎黄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炎黄文化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根基和内在需要。加强炎黄文化的研究和宣传教育,使炎黄文化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增强兼容性,推进创新性,努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因。  相似文献   

2.
李洋  何生海 《前沿》2024,(1):52-6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大部署和重要思想。当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需要以利益共同体视角回应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的中国之问、共同体建设的时代之问和共同体实践的人民之问。以利益共同体视角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何以形成:独特的自然禀赋为共同体早期向内汇聚提供了有利条件,共生互补的经济为共同体凝结了牢固的根基,政治一统与国家利益为共同体奠定了有力的内外保障。共同体建设何以必须,回应了两个一百年交汇变局中我国在复杂的国内外利益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共同体建设“何以为之”落于实践:做好经济增量与保障公平并重,以“共有”意识浸润人心,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和人民利益至上,自觉维护国家利益,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力。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化既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重要前提,也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国海外移民作为中华民族成员,他们是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和宝贵资源。全球化的浪潮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是海外移民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外部环境,华侨华人文化与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双向互动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内在张力,民族性、时代性与世界性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遵循的原则,精神家园现实问题的解决和主体自觉性的培养是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现代化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桂榕 《思想战线》2023,49(1):85-95
中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近20年,以文化遗产为内容的景观实践已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文化遗产景观实践提供了以人民为中心、从群众文化实践角度开展精神家园建设的新视角和新途径,具有理论适用性和现实针对性。服务精神家园建设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具有特定的内涵和特性,强调以人民为中心、以群众文化实践为基础,贯穿于遗产事业、遗产经济和遗产生活三大领域。从其目标定位和内容形式看,主要有民俗生活、展演与旅游体验、社会教育传承三类;从其所依托的载体看,可划分为实体和传媒两类;从其运作特点和效应看,可划归为惰性和活跃性两个范畴。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本原则体现在:以建设营造精神家园相关场所设施、符号体系和情感氛围为基础,以彰显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为核心,以实现共同体的价值追求为目的。文化遗产景观实践的基础性保障策略包括:通过政策优化机制改善社会环境,通过目标价值评估提升社会效能,通过新媒体科技应用发掘潜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学校作为促进各民族师生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场域,肩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重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时代内涵主要体现在汇聚中华优秀文化精华,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校园以及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认同,建构从文化认知、文化自觉到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教育路径.文章从心理学的知情意行四维度出发,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视域下民族文化进校园的实践路径,即学校通过系统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强化共同体认知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激发共同体情感全面升华'五个认同'情感体验,增强共同体意志和聚焦促进民族'三交'实践活动,推动共同体实践,建构多位一体的民族文化进校园教育实践体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提出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概念,明确了新时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目标.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深厚底蕴,是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当前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在于妥善处理好中华民族共同精神家园与形成精神家园的重要思想资源即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把握好文化核心理念(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与多元文化(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文化实践是社会实践的基本形式,是文化创新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源泉、动力和基础;文化空间、文化资源、实践主体是其基本的构成要素。甘肃是多民族及其文化聚集融合的典型场域,近年来致力营造融历史性与现实性、共同性与差异性于一体的公共文化空间,整合空间内的历史文化、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多样文化资源,通过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实践活动,使作为实践主体的各族人民在文化空间中深度参与、意义交织和文化共享。增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内在认同,对推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提供了实践个案和区域经验。  相似文献   

8.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特有的基础性稳定性结构,这是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得以稳态延续的关键因素之一。中华民族的基础性稳定性结构,体现在各民族共创的5000年中华文明史之中,“大一统”的政治传统为其提供稳定的制度保障,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使其进一步得以夯实,各民族在心理上的相互尊重、包容、共享、互纳,从更深层次上维护和滋养着这种基础性稳定性。作为推动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基础性稳定性结构仍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障人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进一步“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文化认同是文化自信的重要前置条件,对于促进道路认同具有重要作用。但文化认同并非与生俱来,实践中依然存在文化认同感薄弱现象,理论研究中合作较少视角过多致使深度不足等现象普遍,文化认同任重道远。本文围绕“文化认同”相关的956篇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的核心期刊文章,运用文献计量工具Cite Space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软件进行科学计量分析,呈现国内学术界有关文化认同研究基本形态。通过文章作者、研究机构、成果等因素构建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分析可知,相关研究呈现三阶段特征,1998年至2005年逐步成型,2006年至2014年蓬勃发展,2015年至今成果涌现。未来文化认同研究需加强领域内合作,深化研究,加速成果熟化并转化为新业态,以现实载体促进文化认同,进而推动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和实践的展开。  相似文献   

11.
中共十七大报告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新高潮,提高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精神家园是一个民族的文化依托和归宿,反映了一个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积淀所传承下来的特有的传统、习惯、精神、心理、情感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之林独树一帜,千百年来一直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根基和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夯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础、应对民族国家构建挑战、支撑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引导民族事务治理发展的价值蕴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体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创新与政策创新的一个新战略,预示了政策引领、法治保障与制度支撑的实践逻辑。法治是国家治理的基本方式,也是多民族国家解决民族问题的重要方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重视法治的促进和保障作用。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依托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法制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有效保障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和发展,在新时代需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构建与完善。当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立法应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建构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刘云山 《传承》2012,(19):64-65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刨造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共同谱写了中华文明的壮丽篇章。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就少数民族文化繁荣发腱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有关部门专门召开全同少数民族文化工作会议,制订下发《关于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意见》,出台了许多有力的政策措施,为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和文化发展开辟了更为广阔的空间。这些年,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广大作家创作热情空前高涨.  相似文献   

14.
何生海 《前沿》2023,(2):23-3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是新时代重大原创性论断,是一个系统性理论,其中隐含着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践行的以民为本的思想,从人本观上深刻回答了“铸牢”什么、依靠谁来“铸牢”、“铸牢”为了谁、如何“铸牢”等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论述全面阐述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中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即把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要素,这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也是具体的实践路径。文章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人本观的深刻内涵、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对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在多元一体的格局下表现出多元性、交融性与聚合性的基本结构特点。其中,多元性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础,而交融性则将多元性有机整合于同一体系中,使各民族紧密互联,并逐渐汇聚为统一的文明体系,使中华民族表现出聚合性的结构特征。多元性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特征,交融性是多元性向聚合性发展的动力纽带,聚合性则促成了中华民族经交融发展而形成的稳定状态,集中体现为稳定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命运与共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不断铸牢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背景下,这一主线的提出具有明晰的历史逻辑,即是由中华民族作为历史主体的客观必然性决定的,相对于历史方位的极端重要性决定的,同时也是中华民族面临的历史环境的极为迫切性决定的.  相似文献   

17.
文化符号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具有根基性的意义和价值,文化符号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使中华民族具有共同的文化根脉,能够形成民族向心力;文化符号是凝聚中华民族情感认同的纽带,能够唤起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符号还能够推动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反思,在新时代历史语境中保持民族文化的创造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从文化符号入手,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原型价值内涵以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通过“元符号性”升级为中国传统文化符号赋予现代价值内涵,从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同的价值维度;在互联网兴起的全球传播时代,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打造国家文化符号,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以增进国家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这“四个与共”理念的提出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指明了方向。“四个与共”理念继承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要素。牢固树立“四个与共”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思想保障。当前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全国各族人民牢固树立“四个与共”意识,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贾磊 《前沿》2022,(5):5-12+29
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活理论,从当下中国历史性实践出发所提出的重大任务,是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维度。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面向个体、面向民族、面向世界的重要时代价值,能够有效解决当代中国人民精神生活困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展示人类文明新形态精神图景。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已经具备了现实前提:人真正成为目的是必要条件,社会生产力的充分发展是物质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持续推进是理论支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资源,个体与时代的共同追求是动力源泉。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内容,这一重大理论创新对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我国社会生活局部领域中,文化现有的功能已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滞后于人民群众的精神需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如何应对现代化进程中文化的冲突与变迁,以及如何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与提升国民文化水平,已成为政界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