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怀孕母犬在分娩过程中,难产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笔者在6年临床工作中,共收治难产病例1426例。1患犬病例类型1.1按品种分类北京犬824只,博美犬325只,日本108只,狮子犬105只,吉娃娃犬26只,杜宾犬2只,其它犬36只。1.2按难产类型分...  相似文献   

2.
孔雀马立克氏病的诊治吴敏秋(江苏省畜牧兽医学校泰州225300)王杰(盐城大中农场)1发病情况某公园动物园养有8只蓝孔雀,其中6只为成年孔雀,2只为8月龄幼孔雀。近日2只幼孔雀离群呆立,饮食减少,粪便稀薄,曾用干酵母、氟哌酸和维生素添加剂等拌料,未见...  相似文献   

3.
重庆江津市某镇一农户饲养150只家兔,1997年5月,有15只幼兔陆续发病,死亡2只,逐求诊治。经系统检查和真菌学鉴定,确诊为絮状表皮癣菌病。1临床表现病兔先在面部出现红斑或红疹,瘙痒不安,随后头顶、眼眶、鼻梁、面颊等部位脱毛,皮肤损伤,逐渐形成黄白...  相似文献   

4.
24例新西兰兔心电图分析心电图是心脏生理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实验药理学及某些生理学研究中,常需观察生物体的心电图,我们对24例新西兰兔心电图的某些参数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材料本院动物实验科提供的体重2.15~3.50kg的新西兰兔24只,公兔10只,母兔...  相似文献   

5.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GPV)引起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致死性传染病,10日龄以内的雏鹅尤其易发,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近年来,我们利用成年鹅制备抗小鹅瘟血清(GPS)共接种雏鹅30余万只,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标准阳性血清 购自江苏农学院微生物教研室。1.1.2 鹅胚和雏鹅来源 鹅胚、雏鹅均由非免疫的易感鹅种蛋孵育而成;自然病例选自安徽省怀远县某乡镇的养鹅户;成鹅为出栏前30d、体重2kg以上的健康鹅群。1.2 方法1.2.…  相似文献   

6.
犬庆大霉素过敏一例犬对硫酸庆大霉素过敏病例比较少见。在犬病临床诊疗中,我们曾遇到一例病犬对硫酸庆大霉素出现过敏反应。现症检查仔犬1只,品种为狐狸狗与狮子狗的杂交后代,3月龄,体重1.5kg。1993年5月17日上午来我院就诊。体温39.2℃,脉搏10...  相似文献   

7.
人工饲养鸵鸟在世界各地和我国都得到迅速发展,国内外对鸵鸟的人工孵化、育雏、饲养管理、生态与环境有关疾病的防治报道较多,但对鸵鸟的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不多或测定的生化参数较少。本试验选择30只1~6月龄临床健康鸵鸟进行38项血清生化参数的测定,旨在为今后...  相似文献   

8.
仔海狸鼠溶血病的诊治发病情况1995年5月21日,某海狸鼠养殖专业户的4只幼海狸鼠全身无力,体软似瘫痪,前来我站就诊。主诉:产这几只海狸鼠的母鼠今年3岁,曾产3窝仔鼠,2窝仔鼠全部死亡,5月19日安全产仔鼠5只,5月20日死亡1只,尸僵不全。5月20...  相似文献   

9.
黑鹳属鹳形目、鹳科,为世界濒危鸟类之一,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在我国已列为一级保护动物。齐齐哈尔市龙江公园1997年3月29日至4月15日所饲养的9只黑鹳有5只先后患维生素B1缺乏症,经及时确诊后积极治疗全部治愈。1 基本情况本园共饲养黑鹳9只,分为繁殖群和散养群,繁殖群为两对4只,每年10月中旬至次年3月末在温度7~12℃的室内越冬,3月末至10月中旬进入繁殖笼,其中发病的1只是连续繁殖2a的雌性黑鹳。散养群的5只黑鹳有4只是自繁的幼鹳和1只老龄鹳,夏季饲养在水禽笼内,冬季在温度4~10℃的室…  相似文献   

10.
在西宁华青蛋禽公司用正交试验进行试验设计,用定量载体试验测定过氧乙酸、百毒杀、杀特灵、消毒王4种消毒剂对蜡样芽胞杆菌4001株芽胞的杀灭率。经直观分析、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等方法综合评价,以消毒王最佳。最佳消毒搭配为A4B2C1,即消毒王的浓度为1∶1000,用量为90ml/m2,雾滴直径为140μm,作用时间30min。实地试验鸡群(13563只)从1日龄开始,每天带鸡消毒1次,直至育成结束,死淘率比3个对照鸡群平均下降6.11%(P<0.01);鸡白痢沙门氏菌感染率下降9.17%,鸡毒霉形体感染率下降50.83%。试验鸡群进入产蛋阶段后,在202d内比对照鸡群少死淘385只;观察197d的产蛋情况,试验鸡群比对照鸡群多产蛋6476kg,按开产时鸡数计,每只鸡平均多产蛋0.59kg  相似文献   

11.
鹧鸪念珠菌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消化道霉菌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口腔、咽、食道、嗉囊粘膜形成假膜和溃疡。1996年2月,广州某珍禽养殖场的2批1月龄鹧鸪共2500只发生中图分类号S858.39收稿日期1998-06-22念珠菌病,死亡382只,死亡率为1...  相似文献   

12.
对34头初生、1周岁、2周岁和成年牦牛部分生理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牦牛的体温、呼吸、脉搏、红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碱贮等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但至成年时稳定在一定的范围;白细胞数在初生至1周岁时逐渐升高,然后维持到2周岁,此后又降低,至成年时稳定到与初生时基本相同的水平;白细胞分类计数在不同年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3.
采用2,3-二氨基萘荧光法测定血清、精饲科、被毛、牧草和土壤样品中的硒,pH值应控制在1.25~2.5之间为宜。血清样品消化终点的液体颜色呈无色或微黄色,对结果无明显影响。消化时间以2小时为佳。在凯氏烧瓶上装冷却管较为理想。质地坚硬的样品用量如精饲料以0.2g、被毛以0.5g为宜。用本法测定动物血清样品硒的回收率高达96.6%和101.6%。  相似文献   

14.
1998年12月,汕头某公司从东非引进红颈鸵鸟104只(公鸟35只,母鸟69只),空运途中死亡32只(公鸟4只,母鸟28只),隔离检疫期间又死亡12只(公鸟5只,母鸟7只)。根据运输情况和实验室检验结果,认为运输不当等应激因素是导致鸵鸟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1 运输情况104只鸵鸟被分装于13个用带皮木板钉制的木栏内,木栏收稿日期:1999-07-30作者简介:许如苏(1964~),女,广东省潮阳市人,高级兽医师,硕士,从事动物检疫工作。大小为3.00m×2.15m×1.20~1.80m,每个栏…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某警犬基地饲养警犬35只,1996年3~4月相继急性死亡1~1.5岁的幼犬6只。经临床诊断、病理学检查及防治试验,确诊为硒缺乏症。1发病情况1.1症状死亡的6只幼犬发病前未见异常,正常参加训练。发病时幼犬突然出现肌肉颤抖,走路摇摆,心悸,心动过...  相似文献   

16.
鸡球虫疫苗免疫及保护效果马衍忠,舒桂良,王海生(天津农学院300381)1995年5月10日至6月15日作者进行了鸡球虫B-2型疫苗免疫及保护效果试验,取得了满意效果。1材料与方法1.1试验鸡1日龄健康伊沙褐公雏100只,由天津祖代鸡场提供。1.2鸡...  相似文献   

17.
对226只银黑狐粪便拭子进行空肠弯曲菌检查,共检出带菌狐14只,其中成年公狐(40只)、成年母狐(121只)、母仔狐(40只)和公仔狐(25只)分别检出3,8,2和1只,检出率依次为7.5%,6.6%,5.0%和4.0%,平均检出率为6.2%。对189只银黑狐粪便进行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检查,检出带菌狐31只,其中成年公狐(13只)、成年母狐(122只)、母仔狐(51只)和公仔狐(3只),分别检出4,18,8和1只,检出率依次为30.8%,14.8%,15.7%和33.3%,平均检出率为16.4%;共检出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34株,代表15个血清型。对69只银黑狐粪便检查,未检出A~F群沙门氏菌及A群Ⅰ、A群Ⅱ、B群和D群的志贺氏菌。对一起3日龄仔狐死亡原因调查,证实是由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O114K90所致。  相似文献   

18.
脑头蚴的染色体测定玛丽亚木·玛和木提,王光雷,谭蓉芳,郭中敏,努素甫,谭立新,郭固(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00)我们对脑多头蚴原代培养细胞染色体组型进行了测定。结果:典型染色体组的染色体数为2N=14。1材料与方法1.1动物及处理方...  相似文献   

19.
幼大熊猫肺炎病例大熊猫(Ailuropodamelanoleuca)除了它的特殊繁殖率低以外,幼仔的发病死亡率极高;至1991年全世界人工繁殖大熊猫116只,活到1岁以上的仅24只,其死亡率高达80%。做好大熊猫幼仔期疾病的防治工作,是确保大熊猫繁殖...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我们在开展鸭病毒性肝炎(DH)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在江阴市青阳镇、郊区扬名乡发现两起临床症状和DH相似,但用特异性抗血清治疗无效的病例,后经病原分离、鉴定,诊断为鸭嗜水气单胞菌病。1 发病情况和主要症状1997年5月,郊区扬名养鸭场一群23日龄的雏鸭(共496只)发病,第1d死亡26只,即用DH超免疫血清治疗,第2d死亡14只,以后每天死亡5~20只。经用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治疗,疫情得到控制。至40日龄共死亡鸭184只,死亡率为37.1%。1997年9月江阴市青阳镇某养鸭专业户的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