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社会生活结构的快速调整和变化,休闲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用于休闲的时间也成为时间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休闲分两种,一种是积极的休闲,一种是消极的休闲。我把那种主动、有一定目的性、生活意义较大的称作为“积极的休闲”,而把那种被动、漫无目的、生活意义相对较小的称作为“被动的休闲”,或称“消极的休闲”。  相似文献   

2.
王惠 《北京观察》2009,(9):62-64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休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休憩,而成为一种消费、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产力。休闲不仅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和社会文明程度不断发展的今天,休闲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休憩,而成为一种消费、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生产力.休闲不仅是新时代经济增长的引擎,还是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与途径.  相似文献   

4.
《精神文明导刊》2009,(9):31-31
尽管休闲已成为一种都市流行观念,也似乎在被全体人民身体力行,但事实上由于工作族们尤其中产与白领在心态上与真正轻闲的相去甚远,休闲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原产中国的“流行伪生活方式”,为找闲的钱花了,时间花了,但心理身体都未得到达标的放松。现居美国的某文化图书公司年轻女经理人萨拉说:“这是一个观念与心态的问题,如果你只把休闲看作时尚、手段而不当作生活的一部分,休闲就只会是你生活中的一张假皮。”  相似文献   

5.
《小康》2007,(1):2-2
休闲与人类的历史一样古老,惟其如此,休闲与人类的关系也成了永恒的话题。休闲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休闲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理念;休闲更是人的一种基本权利休闲是经济发展的第一引擎休闲的经济意义在现阶段得到前所未有的强调。在某种程度上,休闲是人的一种消费活动,因此,休闲以  相似文献   

6.
《小康》2021,(19)
正休闲产业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更成为一种能够优化和美化生态环境,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休闲产业是指与人的休闲生活、休闲行为、休闲需求密切相关的产业领域,特别是以旅游业、体育业和文化产业为主业而构成的经济形态和产业系统。它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的同时,更成为一种能够优化和美化生态环境,并使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自由时间的日益增多,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休闲意识的薄弱、休闲观念的陈旧、休闲活动层次不高、休闲时间利用不合理、休闲知识和休闲技能贫乏等问题,影响着大学生休闲生活质量和素质全面发展.对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开展大学生休闲教育,努力探索实施大学生休闲教育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思想政治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8.
道德不仅是融通休闲活动诸维度的中介,而且是休闲活动境界提升的内在动力。道德作为人们把握外部世界的一种方式,是最活跃的因素,渗透在休闲活动的各个维度中。虽然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古老的话题,但是休闲在伦理学领域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专门探讨,"休闲伦理学"还是一个新的学术领域。随着休闲在人们全部生活中的比重的增加,相关伦理问题在休闲研究中逐渐突出,休闲伦理研究的迫切性日益凸显。考察休闲伦理研究的历史源流,对于未来休闲伦理学学科的建立,以及当代中国休闲伦理建构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胡征宇 《政策瞭望》2005,(11):26-28
旅游作为一种休闲,一种身心的娱乐,一种文化、经济的体验和交流,越来越表现为一种现代的生活。为此有必要从现代生活观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旅游活动的内涵要求,并对杭州旅游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作一个新的思考,把体验、享受、参与杭州的生活作为杭州旅游发展的核心导向。一、旅游作为一种现代生活,表现出日常亲近的休闲意境现代生活的首要的、直接的含义,就在于它的日常性、亲近性,表现为身边的、日常的、细节的活动。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旅游的第一要求,或者说直观的特点,也应该在于它的日常亲近性,就是说,旅游过程中的休闲、娱乐、体验、参与…  相似文献   

10.
休闲的分析     
休闲生活仅是让过这种生活的人具有走向高尚的可能性,而非必然性。休闲的两个基本要素是闲暇的时间和自在的心灵状态。休闲有层次性而休闲活动有可分类性:现代科技仅是休闲社会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的要素;金钱(物质条件)是社会性休闲活动的要素而非一般休闲活动的要素。休闲产业的可能性是促进社会性休闲生活,其不可能性是并不能直接提升纯私人性的休闲生活。休闲社会的休闲必定是以个体性为前提的,素朴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外在属性(即过分张扬的功利性)导致的人性失衡的补充和规正,而成熟的休闲社会观视休闲活动为对现代科技的内在属性(即相互协调的科学性与人文性)的逻辑展现的必然。  相似文献   

11.
<正>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曾说过:“休闲生活并不是富有者和成功者独享的权力,而是一种宽怀心理的产物……这种心情由一种达观的意识产生。”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休闲不仅需要时间还需要金钱。由于历史的原因,休闲被抹上了一层贵族化的色彩。其实,休闲并不只是有钱人才能享受的。休闲的定义什么是休闲?通俗的解读,休闲就是人们对闲暇时间的利用方式。按照休闲时间的长短,专家将“闲”分成三类:  相似文献   

12.
休闲不仅是人自在生活的一种方式,同样也是自由体验及享受生命的一种舒适状态。休闲文化景观是休闲活动更高层的目的和归属。情感主题与人的生存理想密切相关,通过对张洁、迟子建、孙犁的作品分析,从爱情休闲文化景观、亲情休闲文化景观和民族情休闲文化景观角度解读如何寻求精神寄托,升华自我价值,达到心灵归属的人生理想,展现出人类更高层次的生存理想。  相似文献   

13.
马惠娣女士是中国最早关注休闲并专门从事休闲研究的学者之一。1995年5月。国家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7月,在于光远先生的倡导下。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研究策划中心成立。马惠娣即是其中一员。这一中心的主要成绩被认为是确立了一门新学科.推出了一个人。“一门新学科“是休闲。而“一个人“指的就是马惠娣。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马惠娣的休闲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机构、  相似文献   

14.
李秀江 《小康》2008,(1):45-45
休闲时代,不是吃喝玩乐的时代,而是人的一种积极的生活方式。"休闲与居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休闲产业不是一个独立的产业,它是一个产业群或产业链,最终会辐射到全部产业的各个领域。"12月28日,广东阳江闸坡碧涛园总经理周辉对《小康》记者说,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不能孤立地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守颂 《前沿》2014,(13):146-148
休闲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是在基本物质生活需要满足之后,对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它可以让人摆脱物质主义的束缚,自由自觉地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人的生存意义。今天,休闲逐渐成为影响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核心因素,是人们生活质量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16.
休闲体育旅游是一种集休闲、娱乐与体育运动为一体的专项旅游项目。休闲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而休闲体育旅游则是一种积极的休闲活动,它的推广和普及,不仅弘扬了休闲的正面作用,而且是各类旅游产品中富有吸引力并日渐火爆的特色旅游项目。作为1992年国务院首次批...  相似文献   

17.
杨喜添 《青年探索》2006,26(4):77-78
时间管理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回避的问题,休闲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大学生拥有大量的休闲时间,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时空条件。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积极作用,指出了大学生休闲活动的现状和不足,强调了大学生对休闲时间管理和开发的重要性,提出了大学生加强对休闲时间管理和开发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论休闲追求的崇高境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宪春 《求索》2007,(9):72-74
休闲以自由为基础,以体验为愿望,以审美为追求,以和谐为境界。在此实践过程中,提升休闲品质,改善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一种生活状态,也是国家与公民个人的发展方式和发展目标。认识休闲、体验休闲、超越休闲不仅是追求休闲崇高境界的心路历程,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马惠娣女士是中国最早关注休闲并专门从事休闲研究的学者之一。 1995年5月,国家开始实行每周五天工作制,7月。在于光远先生的倡导下,北京六合休闲文化研究策划中心成立,马惠娣即是其中一员。这一中心的主要成绩被认为是确立了一门新学科,推出了一个人。“一门新学科”是休闲,而“一个人”指的就是马惠娣。随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马惠娣的休闲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机构、团体以及媒体的重视。纷纷邀请她主持课题项目和撰写文章。“国家休闲产业与社会条件支持系统课题组”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她的休闲研究还引起…  相似文献   

20.
葛洪泽 《小康》2013,(1):75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强调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离不开发展我国的休闲产业和建设休闲城市。我因此提出,文明休闲、创造休闲、廉洁休闲三个概念。文明休闲,就是合乎文明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提升文明的层次。创造休闲,就是体现创造的健康生活方式。我们要通过健康的休闲生活方式不断进行文化和科学的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