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一种基本方略,建设高度的政治文明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二者密切相关,依法治国是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又是政治文明建设的法制保障,政治文明建设是依法治国方略的政治动力,通过依法治国能够有效地推进政治文明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中国到世界,从古代到现代,法律和道德密不可分。依法治国与先进文化中的社会主义道德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思想条件和基础,社会主义道德应围绕着依法治国的先进治理国家方略,充分发掘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努力加强行政道德建设,适应依法治国要求。依法治国作为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应以法治方式建设和完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使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道德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德治”和“法治”是我国传统的治国方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道德建设的必然需要。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法治不是一种孤立的治国方略,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配套与协同,其中道德就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之一,法治带来了社会道德精神的革命,而新的道德精神又是法治得以实施的价值基础,其中主要有民主精神、权利精神、自由精神和正义精神。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也是道德经济,是集法制和道德为一体的新型经济体制.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应看到企业道德建设对其法律的互补性作用.要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实力只有实行以法治企,以德兴企.  相似文献   

6.
通过回顾历史联系现实,说明"以德治国"是中华民族兴旺发达的主要策略.道德能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营造充满情感和爱心的生活氛围,从而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使经济繁荣,国富民强,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早日达到"小康".道德是保证司法公正的重要条件.道德是使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国策.法律是国家权利运行过程的体现,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法律对道德有引导作用,法律对人们的道德观念有培养和巩固的作用."依法治国"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有力保障."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二者互为补益,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相似文献   

7.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党的十七大确立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的国家制度,即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也是社会主义的法治政治。即法治不仅仅是一种治国方略,还是一种国家制度。因此,  相似文献   

8.
法治本身具有强大的道德功能 ,实行依法治国为道德建设提供了新的契机 ,法治的实施过程就是全面促进道德建设的过程 ,道德建设必须与法治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看,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是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从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本身的内涵看,以德治国应当服从、服务于依法治国;从治国的功能和效用分析,依法治国是以德治国的前提和保证,以德治国是依法治国的补充.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之共同目标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深刻领会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辅相成的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就法治建设发表重要论述,阐述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科学水平的目标和路径,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深入理解习近平依法治国理念,就要从"大局""大势"和"大事"中,深刻认识依法治国是我国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坚持依宪治国、维护宪法法律权威。不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严肃惩治司法腐败。规范权力运行,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相似文献   

11.
听证制度最早产生的法理基础是英国普通法确认的“自然公正”原则 ,后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德国的行政法治原则也相应为其确立听证制度奠定了法律根据。我国的依法治国方略以及宪法确认的民主原则为我国确立听证制度提供法律根据。立法听证制度有为立法机关收集信息、实现直接民主体现民意、促进良法、协调利益关系、进行立法宣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之争的法律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作为一种认识论 ,原旨在于探求认识世界的途径与方法。本文试图通过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两种不同的法律视角来审视西方法学 ,并比较中国以往法治状况和现今法治需要 ,借鉴西方法学的经验 ,对我国法律作深层次的哲学思考。文章认为 ,实现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 ,关键在于变革传统的法观念 ,培植和传播科学的、民主的和理性的法观念 ,使客观的、理性的和经验的法观念真正走向社会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法律心态和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13.
近一时期,和谐社会已成为妇孺皆知的流行用语。“和谐”、“法治”由来已久,和谐的法治社会有其特定的内涵及特点。目前我国在构建和谐的法治社会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如果法律是法治国家的上帝,那么法律解释就是法律生命化的过程.法律解释在法律实施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抽象的法律条文只有通过解释者的解释,才能与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对接,才能变得实际有效.法律解释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用什么样的理念来指导具体的解释活动,徒法不足以自行,在理解和适用法律中必须妥善处理其稳定性和适宜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来,我国政府法治建设成绩显著,并在逐步向良性化方向发展。由于我国依法行政的提出到实践时间还不长,政府法治建设尚处在初级阶段,与依法行政的原则和要求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行政法治无论是观念上还是制度上都面临着挑战。当前政府法治建设亟待从转变观念、健全行政法制、调整和规范政府结构和权限、加强行政程序法制建设、创新行政执法机制体制、严格规范行政执法活动及强化行政监督等方面针对性的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6.
从“人性论”的角度进一步探索中西法律传统的成因,认识其差异所在,并期望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最近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新时期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一个重要指导性文件.在当前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为指导,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迎接国内外对我们的挑战;也只有这样,才能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推向21世纪.  相似文献   

18.
西部招商引资的法律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西部地区的落后现状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应采取多种渠道招商引资 ,如争取国家财政拔款 ,聚集本地闲散资金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等。西部招商引资必须在法治的框架下进行。应尽早制定相关法律法规 ,用立法对西部投资进行利益激励 ;树立文明、效率、公正的执法形象 ;大力提高西部司法人员的法律素质 ,为西部开发及招商引资提供法律保护 ;同时 ,要加大法律和政策的控制力度 ,促进西部开发、招商引资及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9.
法律作为解决人们相互矛盾和冲突的手段,只有当其体现正义公正时,才能有效地稳定和维持社会基本秩序,促进社会生产发展,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当一个国家传统法律文化缺乏对正义公正的深入思考时,学习其他国家的法律文明的有益成果,发展本国的法律文明就是必要的。正因如此,我们在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的同时,要注意吸取世界法律文明的有益成果。  相似文献   

20.
法治状态是法治的一个综合性、整体性问题,在法学史上,法学家们已经提供了有关法治状态的多种理论模式,其中一定社会状态是法治状态的实质性组成部分.本文就法治的社会状态模式(即社会标志)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