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家畜寄生虫病的普查、诊断、治疗工作中,为了检测虫情,诊断感染强度,计算驱虫率等,不但要检查粪便中有无寄生虫卵,也常常要检验粪便中寄生虫卵的数量。虫卵计算方法,常用的有水洗沉淀和饱和盐水浮集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着费时和耗用食盐以及检出率不高、计算难做到准确等缺点。因此,我们试用了虫卵计算室进行家畜粪便中寄生虫卵的检验,并试图直接计算家畜肠道内寄生虫的数量。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通过中间宿主调查、黄牛粪便生物学检查、病原体鉴定、人工培养尾蚴感染黄牛和家兔试验、药物治疗病畜等一系列研究,证明长江三峡上游的万县、涪陵、黔江、重庆、南充和达县等地(市)有东毕吸虫病流行,中间宿主是狭萝卜螺和小土蜗。解剖黄牛34头,感染率达33.0%~44.4%,感染强度为1~4000条;用生物学方法检查黄牛1268头,阳性率为23.20%;采用硝硫氰醚等药物治疗自然感染东毕吸虫病牛460头,转阴率达100%。  相似文献   

3.
牛羊肝片吸虫病在一些地区流行广泛,常引起大批家畜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长期以来,诊断该病主要依靠粪便虫卵检查法,但动物在感染后2.5~4个月才开始排出虫卵,且检出率不高,因此,无法进行本病的早期诊断。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用免疫学等方法进行肝片吸虫病的早期诊断,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4.
硬蜱科的蜱是寄生于家畜体表的一类危害严重的外寄生虫。由于蜱吸食血液 ,并分泌有毒的唾液 ,所以它可使病畜感到不安、疼痛 ,并引起皮炎 ;蜱多量寄生时 ,则引起病畜贫血、消瘦和麻痹 ,使幼畜的发育受阻、生产力下降 ;蜱还能传播家畜的多种梨形虫病和传染病 ,引起家畜死亡 ,对畜牧业的发展影响较大。对于蜱害 ,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防治措施。为了筛选出驱杀寄生蜱的有效药剂 ,1999年 4月至 6月 ,在蜱侵袭羊的高潮期 ,笔者在陕西省麟游县某山羊场进行了五种药物驱杀山羊血蜱的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药物 虫克星 (Avermectin)…  相似文献   

5.
1991年5~11月在安徽六安县选择了八个区镇,用蠕虫学剖检法结合粪便检查调查了皖西白鹅寄生蠕虫的感染情况。剖检50只鹅,有49只感染,感染率为98%;检获蠕虫2303条,感染强度3~297条,平均44.9。共发现寄生蠕虫10科14属34种,其中23种为安徽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6.
将pGEM-TM质粒上的土耳其斯坦东毕吸虫原肌球蛋白(TM)基因片段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28a(+),重组的pET28-TM在大肠埃希氏菌BL21(DE3)中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出一37.5 ku的融合蛋白。该蛋白经Ni-NTA亲和层析柱纯化,SDS-PAGE检测,出现与目的蛋白大小一致的单一条带。Western-blotting检测结果表明,纯化的蛋白可被自然感染东毕吸虫的山羊血清识别,这为进一步研究东毕吸虫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调查研究,对以吉林省为主的东毕吸虫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原诊断、虫体鉴定及免疫诊断方法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8.
棘球蚴病是细粒棘球绦虫的中绦期,即棘球蚴寄生于绵羊、山羊、黄牛、水牛、骆驼、猪、马等家畜和多种野生动物及人的肝、肺及其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俗称包虫病。棘球绦虫的成虫寄生于犬、狼、狐等肉食动物的小肠内,成熟的孕卵节片随终末宿主的粪便排出体外,其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告贵州家畜的蠕形满为山羊蠕形螨、绵羊蠕形螨、猪蠕形螨和犬蠕形螨四种,文中记录了各种的形态、感染和地区分布。蠕形螨对家畜危害情况以山羊最为严重,表现为感染率高,寄生密度大,致病力强,危害严重,经济损失巨大。作者就家畜蠕形螨病的病原种类鉴别、生前诊断方法和防治措施提出了己见。  相似文献   

10.
蠕虫酶与家畜蠕虫感染的免疫预防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北京100094)寄生蠕虫包括线虫、吸虫和绦虫,引起多种家畜的相应寄生虫病,对世界农业有着重要的影响。对这些重要寄生蠕虫的控制主要有三点:第一需要确诊;第二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加强管理来减少易...  相似文献   

11.
就目前用于人体带绦虫感染或寄生的常用临床诊断方法,如虫体形态学观察、粪便或肛门拭子涂片显微镜检查、循环抗体ELISA检测、粪抗原ELISA和粪DNA-PCR检测等及其优缺点进行了综述.指出,敏感性高且特异性强的粪抗原ELISA和粪DNA分子生物学检测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应重点研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曲菌霉病是一种主要侵害呼吸系统的疾病,偶然由曲菌霉属里的几个种引起泛发性感染。曲菌霉病分布于全世界,据记载几乎所有的家畜和家禽及一些野生动物均被感染。本病的特征为生成黄色干酪样结节或斑,并已知感染机体的几乎每一个器官。这个病的诊断是以病变的菌丝体的检出及其病原菌的培养作出的。人类感染使用碘化物治疗或可成功。但少数动物病例在死亡前才被确诊。真菌孢子源的清除似乎是唯一满意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3.
程氏鸟毕吸虫(Ornithobilharzia Cheni Hsii et gang,1957)属于裂体科 Schistosomatidae,Looss,1899)鸟毕属(Ornithobilharzia,Odhener,1912)的血吸虫。许绶泰等(1957)在我国甘肃省、银川市、平罗县及灵武县首次发现并报道本吸虫是严重危害家畜的一种寄生虫,其尾蚴侵入人的皮肤后产生皮炎。1982年作者在广东省翁源县第一次发现。关于鸟毕吸虫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资料很少,对本吸虫的超微结构及其对宿主引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均未有报道。作者于1982年进行了此项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家畜寄生虫,尤其是蠕虫,分布极广,为害极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上没有一种家畜不被几种、几十种,乃至几百种寄生虫所侵袭,如马体寄生虫就有二百余种,羊体少说也有百余种,并且很多种寄生虫在一个宿主体内的寄生数目常以千万计算,引起家畜的严重疾患和产生不良后果。这些寄生虫,有的可导致大批家畜的急性死亡,如马蠕虫性疝痛、胃蝇蛆病,牛羊肝片吸虫病、莫尼茨绦虫病、网尾线虫病、血孢子虫病,鸡兔球虫病,猪后圆  相似文献   

15.
恶性水肿是由腐败梭菌引起多种家畜的一种创伤性传染病,其特点是局部发生炎性水肿,并伴有发热和全身性毒血症。延吉市郊区某农户的1匹母马于分娩后第5d发病,第8d死亡,经系统检查,确诊为腐败梭菌感染所致。1临床症状病马食欲明显减退,体温升高,结膜充血、发绀...  相似文献   

16.
四川省西北部牧区牦牛肝片吸虫感染率相当高 ,导致牦牛消瘦 ,生产性能下降 ,严重时可引起母牛不孕、流产 ,公牛繁殖力降低 ,甚至死亡。为选择高效驱虫药 ,笔者于 2 0 0 1年 7~ 8月 ,在川西北牧区两个牧场选择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进行了肝蛭净的驱虫效果试验。  材料和方法 在川西北牧区两个牧场选择感染肝片吸虫的牦牛 12头 ,采集粪便 ,用循序沉淀法进行肝片吸虫粪便虫卵检查 ,称重 ,按体重投服肝蛭净(瑞士汽巴 -嘉基有限公司生产 ,批号 6 0 80 0 5 ) 12mg/kg。投药后 7d再采粪便 ,如上法检查肝片吸虫粪便虫卵 ,计算虫卵减少率 ,判…  相似文献   

17.
囊虫病是绦虫的幼虫寄生于各种家畜或人体各部肌肉和脏器中所引起的寄生虫病。但查阅了大量资料,迄今国外尚未见有小灵猫体内寄生囊虫的记载,国内至今也没有这方面的报导。我们于1985年6月在安徽省某小灵猫试养场,首次发现小灵猫体内有囊虫寄生,现将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家畜棘球蚴病(Echinococcosls, Hydatidosis)是一种人畜共患性寄生虫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成为世界公共卫生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棘球蚴寄生于中间宿主脏器组织的深层,临床上难以发现特征性变化,生前亦不能用寄生虫学方法加以检查。人医临床所应用的物理学方法,如X射线、超声波、同位素扫描或Casoni皮肤试验,目前在兽医上尚难付诸实际应用。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非常重视血清学诊断方法的研究。综览文献资料,间接血凝试验(IHA)操作方便,从免疫学发展历史来看,还是一种新技术。国内在兽医方面应用间接血球凝集试验诊断家畜棘球蚴的资料不多,仅见陈德明等(1982)的报告。为此,我们对本方法继续进行了探讨,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住肉孢子虫病是人畜共患病之一 ,其病原住肉孢子虫 (Sarcocystis)属原生动物门、孢子虫纲、真球虫目、住肉孢子虫科、住肉孢子虫属。家畜感染住肉孢子虫可引起贫血、消瘦、生产力下降 ,甚至死亡。目前 ,关于家畜住肉孢子虫病生前诊断的方法虽然很多 ,但都不太成熟 ,未能广泛应用于生产。湖南省畜牧兽医研究所与湖南医科大学共同研制的住肉孢子虫病快速ELISA诊断试剂盒经一定范围的扩大试验 ,效果良好。为进一步推广这项成果 ,笔者应用该试剂盒检测了湖南省洞庭湖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华容县、沅江市屠宰水牛、猪的住肉孢子虫感染情况 ,证明该…  相似文献   

20.
西藏地区养殖业目前仍以放牧为主,肠道寄生虫病仍是危害养殖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了解西藏地区放牧家畜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通过卢戈氏碘液法、饱和蔗糖漂浮法对采自林芝、山南、日喀则地区的9种放牧家畜2256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测出10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8.56%(1998/2256);优势感染种类为球虫,感染率为62.99%;而其它种类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十二指肠贾第虫为0.13%、隐孢子虫为0.75%、圆线虫为42.82%、鞭虫为5.01%、吸虫为0.71%、绦虫为2.79%、阿米巴原虫为44.81%、蛔虫为2.84%、结肠小袋纤毛虫为1.20%。2~5种寄生虫混合感染占比为52.79%,其中以2种寄生虫混合感染率占比最高,高达34.40%。上述结果表明,上述西藏三个地区放牧家畜肠道寄生虫感染普遍,同时也感染隐孢子虫、十二指肠贾第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等人兽共患原虫,因此有必要加强西藏地区放牧家畜肠道寄生虫病防治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