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赣州市位于江西南部,其管辖的范围被称为赣南,面积3.94万平方公里,包括18个县(市、区),人口840万,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过去,赣南儿女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今天,在这块红土地上,又奏响了一曲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乐章……赣州新农村建设率先起程2004年9月,赣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决定,在全市开展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一年多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  相似文献   

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简称新农村)是宏伟的蓝图,重大的历史任务,崭新的探索。如何开好局,怎样起好步?我们就这个关键性问题,到省内的沿海和山区农村作了一些调研,多方面听取基层领导和农民群众的意见。大家说,只有从农民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建设新农村才能破题;也只有率先破题,才能发展新产业、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创建新体制。可以说,这就是建设新农村一个初步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3.
服务新农村建设 妇联组织大有可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9月,江西省率先在赣州市启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2005年下半年,以“五新一好”(发展新产业、形成新机制、建设新村镇、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创建好班子)为内容的新农村建设在全省推开。事实证明,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妇联组织可以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服务新农村建设,妇联组织有舞台妇联组织是动员、组织、凝聚妇女群众广泛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配合党委政府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妇联组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工作。江西省各级妇联组织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妇联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  相似文献   

4.
一、浙江新农村建设的目标给农业政策性银行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今年4月,省委、省政府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推动产业新发展、建设新社区、培育新农民、树立新风尚、构建新体制,把农业建设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能致富农民和可持续发展的高效生态农业;把村庄建设成为让农民能享受现代文明生活的农村新社区;把农民培育成为能适应分工分业发展要求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形成城市和农村互补互促、共同繁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5.
赣州从2004年9月率先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以"五新一好"(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为总抓手,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原则,在实践中切实尊重和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围绕着如何提高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进行了有效实践,彰显了农民新农村建设主人翁的地位,使新农村建设从"要我建"变为"我要建",农村面貌得到了明显改变,党群、干群关系也得到了密切和加强.赣州的做法和经验被理论界和实践界称为"赣州模式",其中最重要的一条经验,是赣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始终注重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是2004年以来连续第三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在中央强调的诸项措施中,始终坚持了农民是新农村建设主体这一重要原则。尊重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求在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路通水清村庄亮,沼气方便又节能,农民转身当工人……”在天等县东平乡三寿村流传着这么一首打油诗,诗里道出了近年来县里新农村建设的新变化。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天等县农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风貌发生了较大变化,新鲜事一件接着一件。  相似文献   

8.
张郁 《人民政坛》2007,(2):10-11
“新农村建设不能片面地理解为新村建设。新农村建设有其全面、深刻的内涵。在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也应该关注农民素质提高的问题,加大农村教育文化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培养农民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和新文明观念……”2007年1月26日,龙岩市新罗区人大常委会副调研员张秋蕙代表在审议发言时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是经济文化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黄明 《新重庆》2006,(6):11-13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巫山县按照中央要求和市委的统一安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明确了“分步启动梯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思路。合理规划梯次推进巫山是国家扶贫重点县,县域经济总量小,工业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脆弱,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民增收难度大,基础设施落后,城乡二元结构突出,经济社会发展在全市相对靠后。在深入调研论证基础上,巫山提出了现阶段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四个基本目标。一是实现“五通五改五配套”。即通路、通水、通电、通有线电视、通电话;改能、改厨、改厕、改圈、改房;配…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落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其中“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培养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提高农民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  相似文献   

11.
贺祥麟 《江西政报》2006,(12):40-4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2005年,遂川县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重点,采取以点带面的方法,在雩田镇的龙脑村、长盛村、雁林村,泉江镇的螺溪村,枚江乡的高岭社区、钱塘村、张塘村,巾石乡的东坑村、珠田乡的珠田村、南村村开展了以“五通一气”(通水、通路、通电、通电话、通有线电视,沼气)、“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和创建农村“四合一”(打造一个先进班子、培育一个富民产业、创建一个文明社区、建设一项民心工程)党支部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2.
一、新农村需要新农民。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没有新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新农村的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文化建设、民主政治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新农民。可以说,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这也是以人为本原则的体现。因此,培养新农民是我们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常抓不  相似文献   

13.
孟法明 《今日浙江》2005,(24):34-35
新农村的新,新在农村的发展能够体现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的总要求。从学习和实践看,我们认为,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应以发展为基础,以统筹为手段,以和谐为目标,结合诸暨实际,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生态良好、村风文明、民主管理”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具体地说应包括6个方面内容:即新村庄、新环境、新经济、新农民、新风尚和强班子。新村庄是前提,新环境是核心,新经济是基础,新农民是根本,新风尚是灵魂,强班子是保障,“一强五新”共同建设现代“新农村”。一、分批实施,建设“新村庄”。直观地讲,一个村庄破破…  相似文献   

14.
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总要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发展道路上的又一次“战略提升”。就行唐而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在“新”字上下功夫,必须在“构建新农业、发展新工业、建设新村镇、培育新农民”上求突破。构建新农业新型农业是  相似文献   

15.
江西是农业省,全省三分之二的人口在农村,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是山区。江西省妇联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筹推进城乡妇女发展,以缩小差距、共同发展为目标,积极构建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一体的妇女工作机制,提升了妇联工作质量和水平。2004年,赣南率先开展了以“五新一好”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五新一好”为:建设新村镇、发展新产业、培育新农民、组建新经济组织、塑造新风貌、创建好班子)。江西省妇联借鉴赣南经验,找准“推动女性参与、帮扶女性致富,提高女性素质,共建美好家园”的切入点,引导广大妇女为建设社会主…  相似文献   

16.
黄妙鑫 《浙江人事》2006,(10):10-11
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管理的新型农民人才队伍,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长久发展之计,也是实施德清“人才强县”战略的题中之义和重要措施。作为人事部门,必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积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加大对农村人才资源的开发力度,努力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7.
定州市政协认真组织学习《江泽民文选》,坚持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结合定州在新农村建设中开展的以“倡导新风尚、培育新农民、争创新农家、建设新农村”为主题的“四新”活动,充分发挥政协自身优势,切实履行政协职能,积极为新农村建设献计出力。一、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积极参与培育新农民。一是帮助农民树立新观念。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办法,让农民学到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特别是通过“走出去”,到先进地区学习经验,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增长见识,让农民认识到新农村建设要靠新农民,靠自己建设美好家园。二…  相似文献   

18.
在“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开发表,《意见》是继2004年以来,中央连续第三年制定的推动“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意见是惠及9亿农民的富民政策,使农民兄弟倍受鼓舞。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群众利益无小事,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发展,突出重点。从减、免农业税,到废止农业税条例;从保护进城农民工合法权益到建立进城务工人员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赵中社 《今日海南》2006,(10):32-33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民心工程,不仅是一个看得见的物质形态村庄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素质的提高、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农民迅速富裕起来,在物质、精神、政治上同时有收获,既见“物”又见“人”。当前,新农村建设的许多客观条件都已经具备,真正欠缺的是承担新农村建设任务的新农民。培育高素质的新农民,是新农村建设最核心、最本质的内容,也是新时期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要求,必须以战略的眼光把培育新农民这项伟大工程抓紧抓好。——探索建立长期有效的新农民培育机制。新农民的成长不是一蹴而就,培育新农民需要新的培…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对整个“三农”问题的深化。我国作为农民占绝大多数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旗(县)域涵盖“三农”,联结城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主阵地。作为旗县工作的同志,必须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理解和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重大意义,用新农村新牧区建设统领旗(县)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