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经济有较大发展,但区域差距逐渐加大。究其原因既与各地要素禀赋差异有关,更是由于体制转型后市场机制的循环累积效应和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偏向所致。要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投资力度,改善欠发达地区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增加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同时要发挥欠发达地区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提高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竞争力。还应加强区域互动合作,推动区域对口支援。  相似文献   

2.
国外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是一个客观的经济与社会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概不例外,区别只是这种差距的程度、产生的原因、调控时机的掌握和政策措施的着力点等有所不同。把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作为明确的宏观调控目标,对落后区域实行政策倾斜和经济扶持,政府建设区域基础设施和发展公共事业,引导要素向需要援助的区域流动,中央政府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建立健全具有权威性的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机构,实行区域开发政策的法律化是国外关于区域经济发展宏观调控给我们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3.
区域金融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从金融配置促进经济发展的一般机理分析,还是从我国区域金融差距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分析,都可以看出地区间的金融差距可以集中解释地区间的发展差距,而地区间金融的协调发展可促进各地区经济的均衡增长。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制度的缺陷,我国金融区域间的配置没有与区域间的经济增长相协调。因此,充分重视金融的支持和推动作用,形成完善的区域金融体系,制定规范的区域金融发展战略和有差别的区域金融调控政策,加大对落后地区的金融扶持力度,将有利于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区域公共管理与区域经济合作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不断加快。但在利益驱动下,地方政府往往又各自为政,诸如地方保护、重复建设、区域公共物品供给不足、区域公共事务治理失灵等问题大量存在,极大地阻碍了区域经济合作向纵深发展。因此,在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区域政府需要在政策、制度安排方面进行深层次调整,加强区域公共管理,从而为区域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素霞  蒋同明 《学理论》2008,(12):41-44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继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和协调发展三个阶段,本文立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针对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互动性较差、差距扩大三大问题,借鉴区域平衡增长论、区域不平衡增长论和区域阶段发展论,探讨了国外典型区域经济政策的战略选择,重点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变化和政策调整,提出今后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和谐、互补和循环四个新型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欧盟区域政策旨在通过缩小成员国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促进欧盟经济、社会和地域聚合,实现整个联盟协调、均衡和可持续的发展。欧盟区域政策在缩小成员国之间的发展差距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缩小各成员国内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欧盟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的发展差距方面收效甚微。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持续发酵暴露出欧盟尤其是欧元区内部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状况。作为一个超国家的经济与政治联合体,欧盟区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面临着一些特殊的问题与矛盾,这加大了欧盟区域政策运行的难度,影响了欧盟区域政策的效应。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拉大,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的不均衡、产业结构的不合理、科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和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形成这些不均衡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制度倾斜、区位与自然条件差异、自身发展潜力以及制度创新四个方面。因而,必须从起点公正、过程公正和结果公正三个方面来实现区域经济的公正发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与当代中国经济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坚 《理论探索》2004,3(6):70-7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 ,也是我国区域政策的基本出发点。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区域经济实践有机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区域优先发展为手段、全社会共同富裕为最终目标的区域经济理论。认真研究邓小平区域经济理论 ,对于正确看待和处理当今的区域经济差距问题 ,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晶 《理论导刊》2012,(4):93-95
无论从动态还是静态来看,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影响程度都不一样。可以说,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部分是由于统一的货币政策造成的。总体来说,货币政策对东部的影响最大,对西部的影响次之,对中部的影响最小。国家在制定宏观货币金融政策时,不仅应考虑到区域经济与金融发展的差异现状,而且应当致力于缩小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差距,引导各区域逐步走向经济与金融的融合。  相似文献   

10.
于潇 《学理论》2008,(12):48-50
改革开放后国家实施的区域发展战略,极大地改变了既有的经济格局,但是也使区域间差距扩大,区域利益得失不均衡。在商品经济条件下,追求正当的区域经济利益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因此引导各区域提高谋利认识,以利益为纽带加强区际间的分工与合作,无疑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首先对区域经济利益内涵进行认定,以此为基点,形成分析问题的理论前提,然后在理清中国区域划分演变过程的基础上分析实现区域利益所面临的影响因素,最后结合实际发生的经济现象,提出了区域经济利益分配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陈玉林 《学理论》2012,(7):21-22
目前区域差距已经成为影响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为此制定了一系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规划。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和谐。区域和谐,不仅包括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协调发展,也包括区域内经济和环保等问题的协调发展。构建区域和谐,区域经济发展应当与环境保护同步。以承接产业转移带来的污染转移为研究点,试图构建一个可行的区域和谐社会的环境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2.
进入新时代,区域发展不平衡主要体现为,地带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突出,人均GDP相对差距仍然偏大、分省域工业化进程极不平衡、新兴产业空间分布极不均衡等。造成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因素是资源禀赋和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空间与产业耦合,主观因素是国家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及"城市优先发展"的政策取向。新时代实现中国区域协调发展,要在理念层面树立区域协调发展总体观;在具体战略层面,赋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内涵,实施精准化区域发展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解决总体和区域间的不平衡问题;调整经济空间格局,构建协调发展城镇格局;强化政府调控力度,均衡合理地配置公共资源;发挥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缩小收入差距等举措。  相似文献   

13.
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 ,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在我国表现为较大的东西部经济差距 ,这种状况已严重地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 ,因此西部大开发就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其中 ,离不开政府作用的发挥 ,政府应该转变职能 ,立足于市场 ,着力于完善市场机制 ,培育市场主体 ,改善西部投资环境 ,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缩小东西部差距 ,实现我国区域经济的相对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关系我国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并根据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 ,提出了不同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当前 ,对此进行比较研究 ,对于缩小我国地区发展差距 ,实现我国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共同富裕的目标 ,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区域资金流动是区域金融成长的重要表现与金融资源空间配置的根本途径.我国当前各区域经济增长与资金流动存在密切的内在联系:东部地区资金流动渠道多样,促进了该地区的经济增长,并由此形成良性循环;西部地区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指引下,资金流动增长速度较快但效率较低,需要进一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中部地区目前金融发展较为落后.要改变东中西部资金分布不平衡的局面,应从金融机构体系的建立健全、资本市场健康均衡的发展、区域差别金融政策的实施以及政策性金融机构等方面入手,以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必然会出现大量的区域经济管理活动。深入研究这些活动,特别是选择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科学制定区域政策以及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对于保持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以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和历史性影响的重大问题。它是在较长时期内,根据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估量,考虑到区域经济、社会发尽中的各方面关系,对区域经济的指导思想、所要达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十二五"时期,国家区域政策应继续发挥积极作用。着重解决缩小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完善和落实主体功能区的规划和政策,建立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加快重点优势区域开发开放步伐,解决问题区域的发展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韩富英 《求知》2004,(4):29-30
统筹区域发展,从根本上说,就是实现不同地区的共同发展。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是一个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个地区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但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市场潜力等方面的原因和经济体制、政策选择和发展战略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立足新的历史起点,《国家及各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勾画了走向未来的宏伟蓝图,并特别关注了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纲要》准确地界定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与标准,进一步充实完善了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国家规划文件中首次提出了主体功能区域的划分和区域互动机制的构建,明确了走向东中西各展所长、良性互动,地区间公共服务与人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收敛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的目标和路径。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区域差距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差距的扩大并非完全由自然、经济等因素的差异所决定,更有政治方面的因素。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调控发展差距,需要我们从政治的角度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