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1 毫秒
1.
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既受客观资源的硬约束,也受主观价值的软约束.中国人均资源有限,资源耗费巨大,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短缺成为未来发展的瓶颈.面对资源的约束,中国发展只能走节约型道路.节约在中国历史和现实中具有巨大的道德价值.节约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传统,也是中国当代的革命传统.节约包括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生产节约是重点,要致力改变经济结构,改革经济体制,发展循环经济.生活节约对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具有特殊的意义,要努力构建节约型生活方式,使消费模式适合中国国情.建设节约型社会要依靠技术进步、完善法规政策、树立全民节约意识等.  相似文献   

2.
和谐文化的建构与当代中国文化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力 《探索》2007,46(5):84-88
和谐文化的建构需要遵循文化发展的原则,整合各种文化资源.在当代中国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坚持以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坚持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发的问题为背景,把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克服脱离实际问题的理论建构态度;必须坚持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西方优秀文化三大资源的整合创新原则,克服文化专制主义思潮.  相似文献   

3.
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要素,资源节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资源节约做出全面而具体的部署,明确了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方向,确定了指导性方针,提出资源节约的重点工作内容.如何将十八大部署与我国资源利用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是我国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阐述了我国能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同时结合十八大报告中有关资源节约的具体部署,提出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4.
要紧话     
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载能力较弱,是中国的基本国情。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缓解资源供需矛盾的根本出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保障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举措。要深入开展资源“国情”教育,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节约观念,倡导节约文化、节约文明,广泛开  相似文献   

5.
郑楚平 《当代贵州》2005,(15):20-21
去年以来,我省以解决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国务院关于开展资源节约活动的决定,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努力推进全省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据测算,2004年全省万元产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8%。全省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4560万吨,比上年增加789万吨,综合利用量1838万吨,综合利用率40.3%,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其中通过认定的118家企业全年综合利用各种工业固体废渣372万吨,比上年增长23.6%;森林三剩物20.8万立  相似文献   

6.
文化资源是人们从事文化生产和文化活动所利用的各种资源的统称,是发展城市特色文化产业的物质基础。东北地区具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资源,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哈尔滨市以市场化运作方式对本地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和重点开发,已经打造出粗具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但相对于经济发达城市而言,还存在着规模小总量低、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同质化现象严重和发展不均衡不协调等问题。做大做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应采取将城市文化资源由存量向增量转化、将城市文化资源转化为特色文化产业、构建城市文化资源向城市文化资本转化的平台、对城市文化资源进行科技点绘和发挥文化产业对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支撑作用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革命文化资源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宝贵财富.本文阐述了发掘与运用革命文化资源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以德治国中的重要作用,并结合重庆市发掘与运用红岩精神的实践,提出了弘扬主旋律促进以德治国、端正指导思想正确发挥效益、结合时代特征精心提炼内容、运用各种手段努力创新形式、强化素质教育抓紧培养队伍等思路.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15,(12)
针对当代中国节约问题,尝试构建当代中国节约问题的概念模型,该模型系统地阐述生活、生产和生态层面节约的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的关系,以集成框架(an integrated approach)展示节约三个层面各个因素的关系,以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当代中国节约问题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期望能对节约文化、生态道德、环境伦理等研究内容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叔子 《学习月刊》2012,(19):25-26
对人口最多的国家而青.人均资源不足是中国的基本国情。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点.科技进步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全民动员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基础。我们要大力提倡节约文化和节约文明.加强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党中央明确提出把节约能源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就是要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能源资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能源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贯彻落实这一战略决策,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是由我国基本国情决定的。人口众多、能源资源相对不足、环境承栽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1.
文章对党的执政资源问题做了初步解读,从执政资源流失角度分析了苏共失败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扩展执政资源问题做了深入思考。作者指出,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扩展执政资源的根本途径在于,以经济、政治、文化、组织方面的各种措施进一步密切党群关系,继续赢得民心,筑牢更加坚实的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2.
蔡孝恒  刘露晓 《探索》2007,2(6):21-23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由于能源资源的稀缺性,加之许多能源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各国政府极为重视能源资源问题.江泽民同志非常关注我国的能源资源状况,对此作过许多重要的指示,他特别强调要树立节约意识,做好节约能源资源工作.本文对江泽民同志节约能源资源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乌力吉 《实践》2015,(3):48-50
<正>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是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智力需求、发展需求,通过生产经营文化产品,提供各种文化服务而获得利润的各种合法行业的总称。其特征是以产业作为手段来发展文化事业,以文化为资源进行生产,向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服务,目的是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可见,文化产业是文化  相似文献   

14.
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涉及多层面的理论问题,笔者对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自主创新、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认识和政策问题,作一些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文化产业已从边缘走向中心,我国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文化消费前景广阔,但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对文化资源、文化消费,以及文化产业政策作深入的分析。其中涉及的各种问题都是我们目前必须面对的,只有明确了从资源到产业的路径,文化产业才可能成为真正的巨人。  相似文献   

16.
葛宇宁 《实事求是》2016,(5):102-10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贤文化是一个新事物,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其一,这种新乡贤文化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它是一种现代文化,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其二,这种新乡贤文化建设面临哪些困境?主要有乡村精英人士的缺乏、传统乡贤文化资源的匮乏、资本逻辑的冲击、需要协调与党在农村领导权之间的关系。其三,这种新乡贤文化建设有什么重大意义?它有助于我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其四,这种新乡贤文化建设的现实路径有哪些?我们需要挖掘和传承传统乡贤文化资源、大力发掘和宣传新乡贤资源、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鼓励成立各种乡贤组织。  相似文献   

17.
刘志海 《学习月刊》2010,(18):73-75
“两型社会”建设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在经济建设上体现为发展的可持续。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理念,在社会建设上体现为形成崇尚节约、环保的意识、行为和社会氛围.在政治建设上形成一套以“两型”为标准的评价政绩的工作标准以及促进“两型”建设的工作机制、法律制度,在文化建设上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8.
我省“十一五”期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任务是:坚持资源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和自然生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的原则,大力加强以循环经济为核心的生态经济体系建设、可持续利用的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体系建设,努力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取得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省在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资源、能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仍然存在资源能源消耗高、浪费大等问题。我省的能源资源总体状况可以用“底子不厚、依赖性强、利用粗放、难以为继”来形容,这使得建设节约型社会显得尤为迫切。为此,记者就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走访了省水利厅、省环保局及省经贸委。  相似文献   

20.
两型社会消费指的是两型社会建设中的人们为了满足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而对符合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要求与标准的各种资源及其产品与劳务的使用、消耗过程。两型社会消费蕴涵有丰富的理论内涵,两型社会消费是两型社会中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高层次消费活动,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对两型社会消费的综合要求,两型社会消费对社会经济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是现代消费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