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和江奈生·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发表的时间相隔两百多年 ,但这两部作品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两位作家都对现实社会的阴暗面进行了批判 ,并描绘了与之相对照的理想社会。他们在作品中都用了虚构、夸张和讽刺等艺术手法。斯威夫特在创作《格列佛游记》的过程中 ,既借鉴了《乌托邦》 ,也发挥了自己的独创性。  相似文献   

2.
《史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写人艺术成就出色的两部代表作品。《史记》刻画了栩栩如生的历史人物形象,《红楼梦》塑造了形形色色的艺术典型。司马迁以其独到的眼光选择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具有典型意义的人物为其立传,使这些历史人物形象名垂千古;曹雪芹用艺术家的眼光塑造了《红楼梦》中的经典艺术形象,这些艺术形象在文学创作中也是熠熠闪光。综观《史记》和《红楼梦》两部作品,尽管一为史传文学,一为小说,但《史记》的写人艺术对《红楼梦》里的人物塑造具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3.
麦尔维尔的《白鲸》是20世纪最出色的短篇小说之一,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其进行分析,认为麦尔维尔在这部小说中对其作品的人物形象、情节、语言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不仅让读者产生新奇陌生之感,而且增加了作品审美难度和艺术价值,可以说"陌生化"艺术手法的运用是这部作品成功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4.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自1851年问世即成为霍桑小说中篇幅最长的一部作品,它的发表给霍桑带来很高的荣誉。象征的手法是这部作品的重要特征。霍桑用象征手法丰富和深化了作品的主题思想,加强了作品的主题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密欧与朱立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剧作,《雷雨》是曹禺成名之作,两部作品在语言上都充满了诗意,本文通过对这种诗性语言的对比研究,进一步挖掘内在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尝试着运用叙事学的一些理论,对余华的新著《兄弟》的叙事手法、叙事模式进行分析,并且与他上世纪九十年代的三部长篇小说甚至早期先锋作品进行比较,以期待发现在叙事上的相同与相异之处.  相似文献   

7.
《聊斋志异》是讽刺艺术的不朽之作,讽刺艺术在《聊斋志异》中倡以充分体现,是作品的灵魂与生命所在。  相似文献   

8.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它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本文立足当时英国社会及作者思想生活现状,探讨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9.
《红字》是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最著名的代表作。在他那独特的写作技巧--象征主义手法的帮助下,他在小说中探讨了人性及其弱点。这一技巧的运用大大加强了该作品的艺术效果。大写字母A是这部小说的主要象征意象。本论文主要分析《红字》中字母A的五种象征意义,即:通奸,疏远,能力,天使和亚瑟·丁梅斯代尔,从而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这部小说。  相似文献   

10.
《威尼斯商人》具有极为深刻的社会意义,反讽艺术的成功运用是其最大的艺术特征。在剧中莎士比亚运用了多种反讽手法如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戏剧反讽,表达出强烈的批判性。文章针对《威尼斯商人》中的反讽艺术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1.
高伟华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10):127-127,130
《诗经》与《圣经》分别是中西方文学的经典之作。本文从委婉含蓄与直抒胸臆、比兴与比喻等两个方面对《诗经》与《圣经》中有关的爱情诗进行了对比,研究了两部作品在叙述手法上的不同,同时,通过比较探讨了中西方诗歌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黄帝内经》与《灵枢》、《素问》关系,晋·皇甫谧认为是由《黄帝内经》一部书变成《针经》、《素问》二部书。元·吕复和清·姚际恒则认为《灵枢》、《素问》是汇聚而成。本文考析认为:《汉书》之后的东汉时期医经七家曾经历了一次改纂过程,可能由医经七家被分别集纂成《灵枢》、《素问》、《难经》,一直流传至今。  相似文献   

13.
托马斯.哈代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其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是一部经典的爱情小说,他利用原形批评这种文学手段,在其作品中渗透了多种原型意象,如颜色、太阳、以及圣经原型。《圣经》对哈代的思想有着深远持久的影响,他借助圣经中的神化原形意象,渲染了苔丝悲剧性的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丑陋罪行。《德伯家的苔丝》不仅仅是一部爱情小说,同时也是一部关于自然,关于宗教的小说,这也是这部作品能够经久不衰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正骨心法要旨》是清代的一部骨伤科专著,将正骨手法分为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认为手法是治疗跌打损伤的关键,骨折复位后选择适当的器具进行固定是骨折愈合的关键,且固定后应定期随访复查.损伤后辨证用药,内外兼治可促进损伤的修复和骨折的愈合.内伤之证应专从血论,宗败血必归于肝的理论,在活血祛瘀的同时,要注意养肝血、疏肝气.  相似文献   

15.
托马斯·哈代和鲁迅都是叱咤文坛的现代派作家,他们极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的叙事艺术。《德伯家的苔丝》与《祝福》分别是哈代与鲁迅最优秀的小说之一,都客观地反映了社会现实,并且借助书中人物的命运对当时罪恶的社会现实进行了有血有泪的控诉。纵观这两部小说,从两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的目的,题材的发掘、苦难主题的突出、写作手法的运用,作品思想内涵,以及人文精神的底蕴等等方面对其运一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6.
《史记》和《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描写人物成就最高的两部作品。作为我国最早的纪传体文本《史记》记载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这对《红楼梦》女性人物塑造有一定的原型意义。曹雪芹继承并发展了司马迁的进步女性观,吸收了《史记》中女性描写的艺术手法,塑造出了形形色色经典的女性形象。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史记》对《红楼梦》中女性形象塑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进一步彰显了《史记》的文学典范意义。通过对《史记》和《红楼梦》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研究,结合《史记》中具体的女性形象和《红楼梦》中的艺术形象进行比较,显而易见《史记》中的女性形象对《红楼梦》女性塑造极有原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艺术支点”这一文艺批评概念来分析《原野》这一有争议的文学作品,并从某种角度去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和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18.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经典之作,其丰富的理论内涵和实践价值历久弥新。概而言之,"两论"所彰显的哲学魅力主要体现在:它是一部中国风格的哲学论著,是一份中国革命经验的总结,更是一套中国气派的理论创新范式。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法律涉及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仅有两部基本法和六部地方性法规,并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加快精神卫生立法,改善立法现状迫在眉睫.《精神卫生法》(草案)与《刑事诉讼法》关于精神病人的强制治疗上至少存在关于精神病人强制医疗的性质、决定权、司法鉴定等三个方面的冲突.为了法制统一和强制医疗制度的完善,二者应该互相取长补短、解决冲突、实现协调.  相似文献   

20.
《双雄记》和《万事足》是迄今为止能确定为所冯梦龙创作的两种传奇,就作品而论,这两种传奇虽称不上佳作,但也决不是作者的“戏笔”。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对家庭、人生深深的思索,“思有以正时尚之讹”,期望“韵协音和传不朽”,促使冯梦龙创作了这两种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