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杨某,男,45岁,农民。2006年2月22日21时许报案称:当日19时许开车到农村收粮途中被4名男子拦截,杨某下车后突然被勒压颈部致昏,约20min后苏醒,发现车内20万元现金被抢。1.2损伤检验同年2月25日12时对杨某进行损伤检验。伤者神志清醒,行动自如。颈部可见倒梯形条片状皮肤擦挫伤,表面结痂呈暗红色,全长9.0cm。颈前水平部位,经甲状软骨板中部长5.0cm,水平部擦挫伤左侧明显,右侧表浅,喉结节处表面无明显擦挫伤(约0.8cm)。擦挫伤上、下两侧及颈部无明显出血及肿胀,颜面无机械性窒息征象,身体其余部位无外伤(见图1)。根据检验…  相似文献   

2.
心脏锐器伤较为常见,多在损伤后短时间内死亡。右心室、室间隔破裂存活4天因误诊而死亡尚属少见,现报道一例。1案例资料张某,男,19岁,2005年12月10日19时,被人用刀刺伤左胸部,伤后感觉胸痛、胸闷、气短,1h后入院,检查:左胸壁第5肋间胸骨旁有一长1 cm的伤口,无活动性出血,心前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彩超示心脏结构无异常,心包少量积液。12月11日彩超、CT复查: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室间隔肌部缺损,左室向右室分流。诊断:①先天性室间隔缺损,②胸部穿透伤。闭式引流出血性液体500m l,胸闷、气短缓解。12月14日19时突然抽搐、昏迷,抢救无效死…  相似文献   

3.
广泛软组织挫伤导致死亡的案例 ,一般多发生在刑讯逼供、非法拘禁和监所内的暴力案件中 ,死亡机制主要为创伤性休克、挤压综合征、继发感染等。对于损伤时间的判定 ,简单可靠的方法是根据皮肤的颜色变化[1] 。本文通过对 4例死于大面积软组织挫伤的案例的皮下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 ,描述不同时段血栓组织结构 ,印证挫伤部位容易形成血栓的观点[2 ] ,分析血栓形成的机理 ,以及对补充推断损伤时间的法医学意义。材料与方法1 材料标本均来源于本法医室 1 997~ 1 999年法医实际案例。分为 2组 ,挫伤组 :挫伤区皮肤皮下组织 4例 ,均为男性 ,…  相似文献   

4.
正在没有明显外伤存在的情况下,鉴定弥漫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原因比较困难。笔者通过对2例案件进行分析,探讨其原因及鉴定注意事项。1案例资料案例1马某,男,69岁。某日晨6时,因琐事与薛某发生争吵,随后被其持山刀砍伤。16时许马某被发现在卧室内赤身裸体死亡。尸表检验:右侧项、背部及右肩区可见数处条带状挫伤或片状皮下出血,余体表未见损伤。解剖  相似文献   

5.
杨大超 《证据科学》2000,7(2):89-90
因撞击胸前区致心脏挫伤,导致心脏室壁迟发性全层破裂,心包填塞迅即死亡的实属罕见.作者经过对1案例进行研究,现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6.
胸腔由胸廓与膈围成,上界为胸廓上口与颈部通连,下界借膈与腹腔分隔。胸腔内可将其分为三部分,即左、右两侧胸膜腔和肺,中间为纵隔。纵隔内含心脏,并走行大血管、食管及气管等。胸部损伤是常见创伤,也是创伤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学术界对胸部创伤没有统一的分类,国内胸(心)外科一般按照成因和伤情分为以下两种:(1)闭合伤。胸壁完整,无创口贯通胸腔,但可有胸壁挫伤、胸廓骨折、胸腔内部器官损伤,多由高坠、冲击、爆震等损伤所致。(2)开放伤。胸壁的完整性被破坏,有创口贯通胸腔,可伴或者不伴有胸腔内部器官的损伤,多由锐器、火器所致。相对于1990年与1996年先后发布实施的《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人体轻伤鉴定标准(试行)》、《人体轻微伤的鉴定》(以下统一简称“旧标准”),2014年1月1日起施行的《人体损伤程度鉴定标准》(以下简称“新标准”)对于胸部损伤的条款规定有较大的变化。本文将根据系统分类阐述新标准中有关胸部损伤条款的理解适用与鉴定要点。  相似文献   

7.
1案例资料2006年1月3日接报案,在某宾馆后河内发现一男尸,并在河边发现有砍刀、双截棍等物品。经初步勘查,认为溺死。但因头部有损伤,请法医检验。尸检未见明显刀、双截棍等工具损伤。前额有细小皮肤擦伤,鼻右侧有2.0cm×0.3cm挫伤;右胸锁关节处见1.5cm类圆形创口,边缘有挫伤轮,中央皮肤缺损。解剖见右胸壁软组织大片出血,锁骨内侧端部分粉碎,左胸腔少量积血,纵隔广泛血肿,心外膜少量出血点。创道方向纵隔及胸腹腔脏器搜索检验未见弹头。根据创口特征及损伤深度、程度严重,高度怀疑枪弹盲管创,其弹头必存留体内,有可能移行到了胸腹腔以外的…  相似文献   

8.
1案例案例1:某年4月29日,邱某被人踢伤右腰部而觉疼痛,CT诊断为右肾挫伤、肾周血肿。同年5月1日至11日的4次尿常规检查所见红细胞数分别如下:≥200/μL,0/μL,10/μL,0/μL。案例2:某年9月2日,王某被人用拳脚打伤全身多处觉疼痛。当天检查见头面部及上下肢有多处皮下出血及表皮剥脱,其余体表未见损伤。9月2日至16日的五次尿常规检查的红细胞数如下:两次4 ,三次3 ;腹部CT未见异常;医院诊断为输尿管挫伤。  相似文献   

9.
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研究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的类型、特点、主要并发症及其受伤人员的伤残评定。方法  862例道路交通事故颅脑损伤的案例资料 ,按伤者受伤的不同部位、有无并发症、并发症的类型及伤残程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复合性颅脑损伤 2 76例 ,脑挫伤 192例 ,颅骨骨折 79例 ,颅内出血 91例 ,头皮外伤 2 2 4例 ;主要并发症为脑积水 ( 19例 ,2 2 0 % )、癫痫 ( 16例 ,1 86% )、偏瘫 ( 14例 ,1 62 % )、植物人状态 ( 12例 ,1 3 9% )。结论 道路交通事故中颅脑损伤 ,以头部复合性损伤最多见 ,严重的脑挫伤为最常见的损伤类型 ,并发症的诊断应掌握诊断标准 ,并注意与相关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10.
<正>1案例资料简要案情死者男性,42岁。某日乘坐摩托车发生碰撞追尾。伤后胸痛,在当地卫生院予以对症处理。回家后渐感胸痛、胸闷、双下肢冰冷麻木,伤后第4天死亡。尸体检验胸廓体表无明显损伤。双下肢小腿呈暗紫红色,左足肿胀、发黑。解剖见左侧第2~5肋骨骨折,断端无错位,对应肋间肌出血。心脏表面可见多处散在挫伤出血,各心腔及瓣膜未见异常。双肺肿胀,切面淤血、水肿。降主动脉至腹主动脉  相似文献   

11.
l案例某男,7岁,某年4月3日被车撞伤,伤后1小时送到医院治疗。查体:右胸壁青紫肿胀,胸廓挤压试验(+),左骸外侧有10cmxscm挫伤,骨盆挤压征(+),左大腿中下段假关节活动明显,X片示肋骨未见骨折,骨盆骨折,左股骨下段骨折。人院后经抗炎、对症及持续骨牵引,病情基本好转,于6月8日出院。7月20日检查:行走微胶、下蹲困难,左胸壁皮肤有一Zcmx4cm包块,胸壁无异常发现,呼气时包块体积变大,瓦尔萨尔瓦实验(VaJ8ajyaimanoe。)时包块更明显。斜位胸片示左腋后线第7-8肋间肺疵形成,未见肋骨骨折。2讨论肺疵(pullnohalyhewha…  相似文献   

12.
胡宏远 《证据科学》2000,7(3):132-133
广泛软组织挫伤导致死亡的案例,一般多发生在刑讯逼供、非法拘禁和监所内的暴力案件中,死亡机制主要为创伤性休克、挤压综合征、继发感染等.对于损伤时间的判定,简单可靠的方法是根据皮肤的颜色变化[1].本文通过对4例死于大面积软组织挫伤的案例的皮下组织切片进行显微镜观察,描述不同时段血栓组织结构,印证挫伤部位容易形成血栓的观点[2],分析血栓形成的机理,以及对补充推断损伤时间的法医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
按现有人体损伤程度鉴定的有关标准规定,牙脱落或折断的损伤程度鉴定主要依据其损伤牙齿数。在实际鉴定中,应当考虑伤病关系来综合评定伤情,以下报道1例外伤后牙齿脱落3枚,最终评定为轻微伤的案例。1案例陈某,男,49岁,2003年7月18日下午,被他人用拳头打伤头(面)部,诉3枚牙齿脱落,无昏迷、呕吐,伤后2小时就诊时查体:神清,步入,查体合作,头颅无畸形,双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鼻部挫伤,有压痛,颈软,气管居中,背部见一0.8cm大小挫裂创,深约2cm,出血,未见神经系统异常体征。口腔科检查:左上第1、2齿、右上第1齿缺失,牙窝JournalofFore…  相似文献   

14.
<正>在法医实际工作中,因胸部受到锐器或火器作用造成开放性心脏损伤死亡的案例时有发生,非开放性心脏损伤即钝力性心脏损伤则多见于交通事故。笔者遇到1例,用机动车故意撞击胸部致钝力性心脏破裂死亡案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枪弹损伤鉴定时判断射击方向方法较多,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枪弹射入口特征来确定,另一种是根据射入口与射出口之间的几何关系来确定。一般说来,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相同。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结果又会截然相反。现将出现差异的典型案例报道如下,供参考。 案例 案例1:黄××,男,38岁,1990年5月11日被枪弹击穿心脏致急性大失血休克死亡。射入口在左上背腋后线右3cm、腋下1cm处,挫伤轮及拭擦轮左窄右宽。射出口在左胸部第五肋间,距正中线1cm。按射入口与射出口之间几何关系来  相似文献   

16.
正1案例1.1案例11.1.1简要案情及病史摘要林某,女,44岁,某年5月3日因"右侧胸部交通事故外伤后"就诊。查体:神清,口唇无发绀,胸壁无塌陷,未见明显皮下气肿,无连枷胸,无反常呼吸,双侧呼吸运动对称,右侧胸壁压痛阳性,无胸膜摩擦感,双侧胸部叩诊呈对称清音,双肺听诊呼吸音正常。  相似文献   

17.
1案例资料2006年7月3日8时许,何某(男,48岁)到派出所称其女友死亡,要求销户。经询问,何某称早上5时回家,发现女友王某(女,43岁)躺在床上呼之不应,120医生出诊宣布死亡。派出所因无明确死因,要求进行尸体检验。尸体检验死者衣着整齐完整。头面部未见异常,上下唇及牙齿未见损伤,颈、胸、腹、背部未见损伤。阴道内堵塞大量卫生巾,闻及烧焦气味。右手大拇指指腹见3处大小均为1cm×0.5cm的烫伤水泡,左手大鱼际肌见0.8cm×0.5cmⅠ°皮肤烫伤。右大腿前侧见2cm×1cm皮肤挫伤,右小腿前侧见2cm×1.5cm皮肤挫伤。左大腿根部内侧见3处分别为3cm×1cm、2…  相似文献   

18.
黄飞骏  李元福 《法医学杂志》1994,10(2):88-88,90
心脏挫伤致死法医学鉴定二例黄飞骏,李元福(1.华西医科大学,成都6100412.成都市公安局金牛分局,成都610041)心脏挫伤(heartcontution)在法医实践小并不多见[1-2]。它是心脏闭合性损伤的一种,常见于胸腹部特别是心前区受到强大...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大鼠骨骼肌挫伤后细胞中性氨基酸载体ASCT2 mRNA表达,分析其与挫伤时间的关系。方法建立大鼠骨骼肌挫伤模型,分别取伤后4、8、12、16、20、24、28、32 h及对照组检材。提取总RNA,逆转录合成第一链的cDNA,以RPL13为内参基因进行荧光定量检测,采用2-△△Ct法比较其与对照组肌肉组织中ASCT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损伤组肌肉组织中ASCT2 mRNA在挫伤后12、16h表达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96.40%和189.15%,损伤后4、8、20、24、28、32h ASCT2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ASCT2 mRNA在损伤12~16h其表达量较正常组及其他损伤时间组要高,而在损伤20h以后ASCT2 mRNA表达量又降至正常水平。结论大鼠骨骼肌挫伤后32h之内ASCT2 mRNA的表达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可望作为推断骨骼肌损伤时间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0.
1案例 案例1某男,32岁,与他人饮酒时发生口角,被人拳击面部左侧后倒地死亡。尸体检验:面部左侧皮肤轻度挫伤;头皮未见损伤,颅骨未见骨折;蛛网膜下腔广泛出血,第四脑室及小脑延髓池见较多凝血块,结构不易辨认,脑水肿;小脑蛛网膜下腔局部区域动静脉数量增多,大小不一,管壁厚薄不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