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一般为“民主推荐、组织考察、上级任命或民主选举”。这种源于战争年代,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组织考察任命”形式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机制,曾经发挥过很好的作用。建国以后,这种传统的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了它潜在的种种弊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对传统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行了积极的改革.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应结合新的实际加以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2.
王立平 《群众》2008,(10):61-62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并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八字方针“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建立和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机制,既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扩大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客观要求。因此,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应该更加自觉地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相信和依靠群众,拓宽民主渠道,改进参与方式,进一步落实广大党员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切实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  相似文献   

3.
2005年以来,中共江西省赣州市委为了有效破解干部“考察失真”的难题,对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进行了创新,推行了领导干部离岗考察制度。赣州市兴国县结合基层工作实际,对这一创新机制进行了延伸和拓展,探索实行了干部“离岗锻炼”考察制度,即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的要求和程序,把近期拟提拔重用的优秀后备干部,离岗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李高山 《前进》2003,(1):29-31
六大指出:要认真贯彻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和群众公认的人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按照这一要求,朔州市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选人用人机制,综合运用《条例》规定的考试、民主推荐、民主测评、考察预告制、差额考察制、常委会无记名差额表决制、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等制度,在全市范围内公开选拔了19名副处级领导干部,增强了干部工作的科学性,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和好评。一、创新工作思路,保证公选方案的科学性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是《条例》的基本精神。为此,我们在公开选拔副处级领…  相似文献   

5.
党建动态     
《当代广西》2004,(21):31-31
四川对干部选拔须群众公认作出刚性规定为从源头上防止“带病提拔”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四川省委不久前出台了《党政领导千部选拔任用工作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五条规定》,对市(州)、县(市、区)党委在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中落实群众公认原则作出刚性规定。规定要求,考察对象的提名必须经民主推荐并为多数人推荐,凡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其考察对象必须经过民主推荐提出;组织和个人的推荐必须进入民主推荐的程序,组织酝酿推荐的交流提拔人选必须在干部所在单位进行民主测评或在更大范围进行民主推荐,得到多数群众拥护的方可列为考察对象;重要职位的人选推荐要扩大推荐范围;民主推荐中应推行“两推一述”做法;全面推行干部的差额考察、定量考察,新提拔进党政领导班子人选,原则上应差额考察。□  相似文献   

6.
张军 《今日浙江》2010,(12):22-24
“为政之要,在于得人。” 在全国率先开展“双推双考”形式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最早将党委全委会成员民主推荐提名制度引入干部任用初始提名程序,较早将生活圈、社交圈“两圈”纳入干部考察范围……近年来,浙江高度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方针,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全面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着力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管理监督机制和退出机制,许多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7.
胡宗仁 《群众》2008,(10):66-67
江苏领导干部公开选拔工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近30年来,我省在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工作暂行规定》的基础上,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坚持考试与考察相结合,不断推进干部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紧紧围绕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这一主题,锐意进取、大胆创新,积极探索富有成效的干部选拔的制度形式、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8.
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建立科学、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教育、管理制度是公安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搞好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应努力培养后备干部、建立基层领导干部后备人才库;坚持民主原则、德才兼备原则和注重培养考察原则;大胆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优化班子结构;实行干部试用期制度,建立党风廉政档案,实行基层领导干部岗位轮换制度等措施,强化基层领导干部队伍的管理;积极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基层领导干部的政治业务素质.  相似文献   

9.
在确定考察人选环节上的传统做法及其主要弊端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将民主推荐确定为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必经程序和基础环节,并规定个人推荐领导干部人选,也要按规定程序进行民主推荐.  相似文献   

10.
张春生 《前进》2002,(11):21-23
中央颁布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以下简称《干部任用条例》)吸收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和党建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基本原则、基本程序、基本方法和扩大民主、强化监督等方面,作出了更加科学、规范和严密的规定,是一部指导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好制度。按照省委书记田成平同志提出的“晋中要快一点发展起来”的要求,晋中要实施赶超战略,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跨越式发展,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保证。在这种形势下,认真学习和全面贯彻《干部任用条例》,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特别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就显得尤为迫切.通过学习,我感到要把《干部任用条例》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作文章,在条例规定和具体操作的结合上求突破。在具体工作中,要防止两种倾向,强化三种意识,坚持四个结合。  相似文献   

11.
选人用人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党的十六大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选拔任用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领导干部工作的力量源泉在于人民群众。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在于实践。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践的标准和群众的观点.否则.我们就难以真正打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2.
去年以来,我们为了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积极探索干部制度改革的新路子,建立和实施了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公示制度。公示制以扩大民主、加强监督为取向,着力建立科学规范、公正有效的干部选拔任用运行机制。公示制的实施,把党管干部原则与群众  相似文献   

13.
选拔任用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程度 ,直接关系到能否最大限度地吸纳大规模的优秀人才进入干部队伍行列。选拔任用基层干部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民主测评制度 ,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 ,加强和改进选拔任用基层干部工作的新举措。它政策性强、要求高 ,涉及到广大干部群众的切身利益 ,既是机关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保障 ,又是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的内容。公开选拔任用干部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第一 ,群众看法与领导意见的关系。群众对干部的认可程度是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准和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 ,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考察中的具…  相似文献   

14.
竞争上岗是部机关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举措,也是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今年的竞争上岗在坚持以往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从制度完善、岗位匹配、考察内容、群众参与等方面都作了探索创新。  相似文献   

15.
关于民主选拔领导干部的思考文\李淳领导干部选任制度的改革,是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干部任用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建立民主机制。毛泽东在1945年对黄炎培先生说过,只有让群众起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懈怠;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  相似文献   

16.
江泽民同志在论述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总目标时指出.当前要按四中全会的要求,首先抓好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制度的改革,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四个方面努力取得实质性进展。此后,中央发布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其中就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发扬民主做出了一系列规定。毫无疑问,在选拔任用干部工作中扩大民主,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大力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切实做好干部工作的一个极其重要的任务。一、选任干部扩大民主的现状和任务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路线方针的指导下,随着经济…  相似文献   

17.
政策信息     
《政策》2000,(11)
中央办公厅印发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纲要内容十分丰富,重点是: 推进党政干部制度改革,重点是深化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推进党政领导干部能上能下。通过扩大民主,引入竞争机制,促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全相关制度措施,形成正常的更新交替机制;逐步实现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考核、交流、监督等工作的规范化,从制度上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  相似文献   

18.
黄必贵 《当代广西》2010,(19):23-23
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四项监督制度是各级党委(党组)选好用好干部的制度保障。贯彻落实四项监督制度,关键是要坚持选拔任用干部的原则和标准、程序和方法,进一步扩大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民主。  相似文献   

19.
选人用人是关系全局的大事。党的十六大指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形成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选拔任用工作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领导干部工作的力量源泉在于人民群众,检验工作成效的标准在于实践。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必须坚持实践的标准和群众的观点,否则,我们就难以真正形成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新局面。一、坚持实践的标准,以工作实绩用人工作实绩是干部德才的集中体现和反映。正确认识和评价干部的政绩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运用实践观点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首先必须确立起实践标准。即一方面要看政绩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来源于实践。另  相似文献   

20.
戎耕 《现代领导》2003,(11):35-35
干部考察的深入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干部选拔任用的质量。近几年来,为扩大民主,提高干部考察质量,我们在干部考察中普遍实行了预告制,对部分单位和部门实行了差额考察制,取得一定的效果。为进一步规范干部考察工作,改进考察方法,确保干部考察质量,还必须抓好以下五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