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社会主义历史经验的总结,应该着重分析所犯错误的内在原因,既不要肯定一切,也不要否定一切,搞社会主义一定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必须随着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最关键的就是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邓小平深刻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科学地回答了这一问题,从而把认识社会主义的水平提升到新高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雄辩地证明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无限光明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间交织着高潮和低潮、成功和挫折。根据国际共运史的经验,共产党人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妥善地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才能转化矛盾,走出低潮,争取革命高潮的早日到来,推动国际共运的发展。(1)要加强共产党对运动的领导,(2)要善于在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本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探索和解决共产主义运动面临的新问题。(3)必须依靠和广泛发动人民群众。展望21世纪,社会主义定将再度出现新的高涨,重现繁荣与辉煌。这是客观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理论集中阐述了我国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科学的社会主义观,并论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的理论,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理论在对时代主题和中国国情的科学把握的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开拓出了一条在全面改革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初步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世纪难题.这一伟大成果,对社会主义的跨世纪发展将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灵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为了人民群众;就要依靠人民群众,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和要求出发。  相似文献   

6.
如何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是当代社会主义者面临的新课题。邓小平同志坦然面对全球化的挑战,紧紧抓住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审时度势,带领我国走出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之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为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指明了正确方向,是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的重大创新。  相似文献   

7.
人最关心自己的前途命运与地位,如何决定?地位不同,前途命运不同,前途命运左右人的一生,关键是如何把握,做到自我解脱,权衡利弊,处理好利益得失,平衡心理,健康身心,实现人生地位价值和谐生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概念最初源于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两个基本元素源于邓小平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发展和创新,取得了三大原创性的突破,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强调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源理论,对于科学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将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9.
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灵魂和主线,十七大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正确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的关系是新时期在党史教学中充实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理论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理论是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其特点在于:(1) 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搞社会主义;(2)在社会主义方向下推进中国现代化;(3) 战略目标是把中国建设成自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近代以来,中国实现现代化进行了艰难的探索,只有中国共产党找到了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邓小平理论解决了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如何搞社会主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邓小平理论体系要求的角度,阐述了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正确理解和掌握邓小平理论的钥匙。  相似文献   

12.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邓小平理论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于2006年11月18至21日在广西桂林市召开了“邓小平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国防大学和军事科学院、部分省、区、市党校、社会科学院和社科联、部分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会议深入学习理解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研讨。一、对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的一些理解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教授作了主题报告。他认为,《决定》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是社会主义运动波澜壮阔、蓬勃发展的时期,同样也是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一系列惊心动魄事件,历尽曲折的时期。严峻的现实不仅需要我们思考过去,更需要面向未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社会科学提供了唯一正确的理论和方法。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是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对唯物史观的科学运用和新的理论表现。  相似文献   

15.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五大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纲领,是对邓小平理论中两个文明建设思想的深化和发展。文化与文明、精神文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继承和吸收中外历史上的文化遗产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是从一个更为广阔的历史视角,提出了通过文化建设走向精神文明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起点,社会主义现代化是邓小平理论的逻辑终点思考这个问题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现象和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转的趋势,虽然当前由少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发动与主宰,但其自身内含着对社会主义制度与价值的逻辑追求。从生产力层面看,它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科技水平不断进步的结果,是进步的、合理的,为社会主义在全世界最终实现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从生产关系层面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所带来的种种负面效应,必然导致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原则批判和对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理论的主张一言以蔽之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科学社会主义史上的新概念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范畴。其根本原因在于: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的精萃,是对当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本质及其矛盾联系的准确而深刻的总概括,是近二十年来党带领人民群众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造进程的本质与趋势的准确而深刻的总概括。它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核心作用,并且对于邓小平理论及其实践的丰富与发展具有宝贵的方法论意义。抓住这个核心范畴是掌握和运用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是继毛泽东思想之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又一次理论飞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邓小平理论具有科学理论性、社会时代性、集体智慧性、实践指导性、继承发展性和开拓创造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西方一位资产阶级政治家曾预言:20世纪末,资本主义对社会主义将“不战而胜”。然而,20世纪已经过去,新世纪已经到来,社会主义不但没有被战胜,反而以其蓬勃的生机和活力向前发展,宣告了这位西方政治家预言的破产。尽管当代资本主义有了新变化,但本质依旧,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将最终战胜资本主义。一些国家的执政党和一些非执政的共产党仍继续坚持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将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与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