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崔晨 《北京观察》2013,(10):10-12
一个界别就是一条民主渠道.保持这些渠道畅通有效.就能把各界群众表达愿望、提出诉求.纳入到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中来,保障各界群众积极有序的政治参与。政协委员是本界别群众参与民主政治的重要“代言人”。  相似文献   

2.
王燕 《淮海论坛》2012,(4):16-17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发展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目的,而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则是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是保证人民群众享有民主权利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准确把握原则,积极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在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是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民主从来都不是自动生成的,要扩大公民政治参与并达致有序的程度,必然要面临和应对许多的问题。比如,在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推行村委会直接选举过程中,  相似文献   

4.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现实意义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体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利益诉求、推进民主政治的发展、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和体现公共行政的公共性,要不断加强对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路径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小康社会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内容就是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在于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在于基层民主的扩大,在于党内民主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也是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的现实需要,更是适应我国公民不断提高的政治参与热情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正是顺应了民主的时代潮流。如何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成为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强化人民政协政治参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焕清 《世纪行》2013,(6):8-10
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官员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十七、十八大报告都强调要扩大人民群众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扬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人民政协作为我国人民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各党各派、各族各界代表人士政治参与的重要制度平台。十八大报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体制转轨时期,伴随着政治民主化和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日益活跃和扩大成为必然趋势.公民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功效,可以有效整合民意,沟通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联系,提高政府治理公共事务的能力与绩效,促进公民对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推动民主政治的健康运行和发展.然而,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功能是以政治制度化、社会组织化相对发达为基础的,急进扩大的政治参与极易引发政治不稳定,干扰正常的政治秩序,乃至中断政治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在我国政治发展民主和秩序的双重诉求中,应加强政治参与的制度化建设,以促进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向着民主化和秩序化的目标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地方组织法的修改完善列入了立法机关的立法计划。从实际情况看,各方面对于修改完善地方组织法都有比较高的期待。适应民主政治发展的规律修改好地方组织法,对于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扩大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度,积极有序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历经了群众运动、不搞运动和公民政治参与三个历史阶段,民主政治建设的总体走势,从自上而下的动员“群众”到自下而上的“公民”自治,从运动性的“大民主”走向建设性的有序参与,从突击式的民主“跃进”走向稳步推进的民主建设,从行政主体的“权力操控”走向官民互动的“民主恳谈”。外部压力与内生动力、技术推力与精神动力的有机整合,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协商民主: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商民主"是"参与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是实现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重要方式。协商民主与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有着内在的契合性,表现在合法性、合理性、程序性等方面。发展协商民主有利于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因此应该从国家制度、基层政治、社会自治三个层面发展协商民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步伐的加快,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不断高涨,政治参与的领域和层次在不断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该如何扩大、引导、保障,如何通过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推动民主政治建设?本期特别策划《聚焦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旨在让读者从中透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走向,在回顾的同时,提供若干思路。  相似文献   

13.
孙岩 《前沿》2012,(5):25-28
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经历了基于集权和主权独立的民族—国家和基于自由和民主政治的民主—国家两个阶段。在两者渐次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中,公民的政治参与逐步地显现并伴随着中国现代国家成长的全过程。民国初年,政治参与的扩大呈现出盲目、非理性的基本态势,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现代民主—国家建设进程中,逐步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使其不断地适应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14.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把"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作为我党带领广大民群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  相似文献   

15.
论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继长 《湖湘论坛》2004,17(1):48-4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需要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那么 ,如何扩大我国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笔者认为 ,目前必须着重注意以下几方面 :  一、要注意总结建国以来政治参与的经验和教训  新中国成立以来 ,在政治参与方面 ,既积累了不少宝贵的经验 ,同时也有一些教训需要总结和吸取。就政治参与经验而言 ,首先表现为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和法律建设。新中国成立后 ,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功,亟赖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扩大。而这,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依法促进和保障公民政治参与,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公民政治参与有序扩大。”“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坚持国家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妇女作为“半边天”,就目前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实际情况而言,扩大妇女有序参与人大工作,不仅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且符合马克思主义妇女观的基本要求,对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民主执政的实质,就是执政党要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在政党政治的条件下,执政党只有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才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而其核心任务则是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这就要求执政党不仅要推进公民有序政治参与,而且要进一步提升执政党推进公民政治参与的领导能力.  相似文献   

19.
刘占祥  詹凯 《人民论坛》2014,(4):208-210
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政治参与思想.其中,物质利益诉求是政治参与的内在驱动因素,无产阶级最彻底的革命性使其政治参与程度高于其他阶级,无产阶级专政是政治参与的实践运作形式,人民当家作主是政治参与的基本目标指向.深入挖掘马克思主义有关民主参与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陈宗兴 《前进论坛》2009,(12):17-18
一、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动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党和国家面临的重要任务。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一方面公民的政治参与正从传统的动员式向自发式转变,政治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