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谢书民 《求索》2013,(3):159-161
文字的符形、符号、体系是文字结构系统中不同结构层次的内容,只有理清文字的符形、符号、体系类型及其内在关系,才能避免文字类型分类的谬误、混乱。在具体的文字系统中,文字的符形、符号、体系类型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文字的符号类型决定了文字符形类型的选择;文字符号的符形表达语言单位功能的差异决定了文字的符号类型;文字系统中使用的文字符号类型的性质、种类决定了文字的体系类型。  相似文献   

2.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只有20多个有自已的文字。其中,文字历史最悠久的是藏族,早在公元7世纪初藏文就已形成,总共有30个字母。蒙古族文字形成于13世纪初,现有31个字母。维吾尔族、哈萨族、柯尔克孜族的文字也形成得较早,1957年,维、哈两族创造了新文字,此后,新老文字同时使用。满族文字产生于16世纪末。17世纪,锡伯族将满文稍加变动,形成了锡伯文。朝鲜族在解放前混用朝鲜字与汉字,解放后,朝鲜字与汉字截然分开。傣族过去有4种文字,1954年文字改革形成了统一的新傣文。傈僳族、拉祜族、景颇族文字系外国传教士所创,…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文字自信其实就是汉字自信。汉字有许多足以自信的特质,包括汉字是与时俱进的文字、是包容性和开放性文字、是高颜值文字、是有高度规范的文字。汉字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最重要载体,珍视和传承这份宝贵财富,提高汉字修养,增强汉字自信,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4.
戴建国 《前沿》2011,(3):158-160
仪式、口承和文字作为社会记忆的三种基本载体,三者虽然并存和相互影响,但文字以其特殊的优势居于主导地位。然而水族的民族文字由于文字自身的发展不充分而丧失了这种主导地位,仪式等非文字形式在社会记忆的承载方式中始终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从汉字说起     
吴心 《黄埔》2006,(1):50-51
人类社会真正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从有了文字才开始的。文字,是人类的文明之光。汉字,则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说到汉字,可说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是独具特点的。从文字发生学的角度讲文字分为自源字和借源字。顾名思义,所谓自源文字,是一种独立产生、发展的文字,历史一般比较悠久。汉字是自源字除了汉字以外,世界上的自源字,还有西亚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和中美洲的玛雅文字,而只有汉字至今还在使用,其余的都已死亡,或只有后裔留存了。借源文字则是指借用或参照其他文字体系而建立的文字。如日文借源于汉字,英、法文等借源于拉丁字母和希腊字母等。当…  相似文献   

6.
文字能力是考生组织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包括文字的提取能力、论证能力、表述能力等方面。在政治学科考试中,文字能力充分体现在主观题的各个环节,直接影响到考生得分的档次。文字能力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训练的过程。实践证明,学生作答主观题的文字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的,特别是即将迈进考前冲刺阶段的高三学生,正是训练他们文字能力的关键时期。因此,教师有必要对学生作答主观  相似文献   

7.
汉字与东巴文虽不同源,却同为意音文字,有发展的先后。从两种文字中抽取具有代表性的同义字,分别从表意方式、文字与语言的对应关系和文字的符号体态三个方面进行比较,既能揭示两种文字在发展阶段上的关系,同时也能得出一条具有宏观意义上的文字发展规律。这一研究对丰富普通文字学及其比较文字学的理论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汉字改革与文字信息处理马国凡,林晨文字工作的现代化,主要是“文字信息处理”问题。所谓“信息”,是客观物质世界在运动中产生的情况,一般是指消息、情报或知识。“信息”有各种形式,如文字、声波(包括语言)、图象、数字等等,其中以文字信息应用得最广泛。文字工...  相似文献   

9.
浅谈添加打印文字方式变造文件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一例添加打印文字变造文件案件的检验,介绍此类案件从文字色泽、行间距、字间距、文字笔画细节特征等方面检验的方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赵宏宇 《求索》2005,(4):160-162
汉英两种文字分别属于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其构造存在很大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多种多样。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汉英两种文字构形及表义之差异、以及文化与文字的相互关系,探讨汉英文字理据上存在的差异,揭示汉英两种文字的本质差异,论证了汉字的优势及汉字文化的重要。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年轻网民为求彰显个性,开始大量使用同音字、音近字、繁体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文法也相当奇异,所以称"非主流"文字。追求非主流字体的人占相对少数,大多数都是比较年轻的90后。  相似文献   

12.
文字是人类进行交流的工具,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一个标志。以象形符号发展的文字有古埃及文字、藓美尔文字、玛雅文字等,然而至今保留着象形书写痕迹的却只有中国汉字一种。中国汉字具有其象形性,从它的诞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实用性与艺术性的双重关系,它为汉字进入纯艺术范畴奠定了先决条件。远在六千多年前,在半坡仰韶文化遗址的彩陶图案中就有了类似文字的符号出现。作为比较完备、系统的汉字的出现则是四千多年前的甲骨文字。甲  相似文献   

13.
我们总结过去帮助少数民族创制文字和推行文字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有一条而且是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重视教材、读物的编译工作。这里提出几项供参考的意见: 1、五十年代我们在少数民族地区推行文字,重点放在语言调查、设计文字方案,文字教学法,尤其是关于语音教学,这是对的。但对编写教材不但缺乏调查研究,而且所编的一点教材,也不适合学生的要求。如文字初步推行,学习文字的对象,主要是小学生在校学习,成年人或农民一般是业余学习。前者与后者的学习兴趣和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材的编写也应不同。但由于我们缺乏经验和调查研究,即使有那么一点教材,也跟不上学生学习的进度。  相似文献   

14.
汉字文化     
谭舯 《黄埔》2012,(2):78-80
文字是人类由蒙昧野蛮时代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之一。历史上,各大古代文明都曾创造自己的文字系统,如古埃及圣书文字、苏美尔楔形文字、古印度印章文字和玛雅图形文字等,但是除了汉字以外,绝大多数古文字后来都没有延续下来。汉字是世界上唯一在古代就已出现、  相似文献   

15.
语言和文字都是文化传承和传播的载体,而文字的产生更具有划时代意义。由于文字的发明,使人们的交际范围豁然扩大,可以跨越时间、空间而传递信息,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的文明,成为“野蛮时代”与“文明时代”的分水岭。在我国,除汉字外,还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通过这些文字,保存和发展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少数民族文字繁多,有的在历史上通行一时而成了“死文字”,如佉卢文、突厥文、回鹘文、焉耆龟兹文、于阗文、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满文等;有的虽然延续下来,但主要保留在宗教经典中,如彝文、东  相似文献   

16.
从文字接触视角看汉字对水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接触”问题在学术界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之相关的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亦未得到科学的界定。研究“文字接触”问题,水文是一个极好的标本。汉字的传入对水文的结构方式、符号体态、性质等方面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通过从文字接触视角对水文进行研究,不仅可以把水文文字本体研究推进一步,而且可以为其他文种之间的文字接触研究提供一个较好的范例。  相似文献   

17.
网络语言具有口头语言的一般特征,言语人通过键盘录入文字、传输文字信息、阅读文字内容的方式交流,是一种文字化的语言。对网络语言这样一种口语化的书面语言进行言语识别,主要是针对网络书面言语材料进行的特征识别。只要网络对话内容比较丰富,我们就可以通过网络言语特征识别确定说话者的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及生活地域等。  相似文献   

18.
信息     
《今日民族》2007,(4):63-64
全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会议在景洪召开3月5日至6日,全国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组长会议在西双版纳召开,来自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蒙古文、藏文、维哈柯文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以及云南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的8个民族的28名代表出席了会议。云南少数民族文字信息技术国家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文字是一片深邃、美妙、神奇的天地,它蕴涵着人类最高尚的追求和理想。血统的纯粹性是中国文字永葆青春的缘由,作为中国文化之载体,中国文字创造了人类任何族群无可望其项背的经典。不仅如此,汉字的联绵之美、骈俪之美、四声之美和六义之美,也彰显出中国语言的诗性特征,可见中国文字是至妙极精的创制。  相似文献   

20.
世界上有幾種最古老的文字:漢字、古埃及文字、古蘇末文字和古巴比倫文字。但是,後面的幾種文字都早已消亡了,只有漢字至今仍然盛行不衰。$$ 從圖畫到文字漢字是中國漢民族語言的書寫符號。對於它的起源,曾有着各種說法。傳說古代伏羲畫八卦爲書契圃畫之始,或黃帝的史官倉頡取形象而造字,但這些都不足信。漢字的真正起源是漢族人民的祖先在長期生產實踐中的產物,是由圖畫逐漸演變而來的。圖畫是一種用綫條、色彩、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