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佟新 《人民论坛》2020,(9):132-134
在消费社会中能否改变"眼球经济",有赖于互联网平台和每位参与其中者的反思性与自觉。审美的差异是消费社会阶层化的必然产物,重建美好生活就是要重回具有精神价值的生活。事实上,抵抗审美异化的力量一直都在场且不断增长,认同美的多元形态和个体对审美的追求本身即是消费社会中的政治,它包括了人们对生活的反思性、对精神生活的向往、认真做事的态度以及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2.
青年社会责任感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年是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关系到他们参与建设的态度、热情等,对现代化进程有重要影响。南海市也正面临着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挑战。本文主要从对社会责任的理解、社会公德意识、助人为乐、关心他人、见义勇为、奉献、集体意识等七个方面考察了南海市青年社会责任感的状态  相似文献   

3.
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问题近年来广受关注,他们与城市社会认同有"内卷化"的趋势。如果没有正确有效的解决途径,"内卷化"对于城市社会稳定发展的负面影响将会扩大。正因如此,城市政府和社会应给予这一特殊群体合理的地位和保障,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并建立起积极的城市社会认同观。  相似文献   

4.
刘芳 《中国青年研究》2012,(8):65-68,21
近年来,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渐成景观。通过对"南京义工联"的参与观察和半结构式访谈,认为"社会认同"是青年自组织社会参与的重要内在动因。"社会认同"在自组织的"在线-在场-在线"的行动空间内,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比较的心理过程不断建构和强化。而"社会参与",则既是自组织"社会认同"的符号表征,又进一步再生产了自组织的符号边界。论文还希望借此对公益类自组织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河南省8个城市的“80后”新生代为调查对象,调研分析了他们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现状及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调查表明:“80后”新生代的社会认同程度普遍较高,只有经济地位认同度较低,个体的社会认同正在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80后”社会事业知晓程度尚可,信息参与程度一般,行为参与程度较低;作为社会认同基础领域的三个方面,我国目前对于“80后”新生代作为社会的新弱势群体的社会福利系统欠缺,而社会意义系统较为理想,社会组织则呈现一定的缺位现象;由于“80后”新生代的社会建设参与日益呈现出建制性边缘化危机,他们的社会认同与社会建设参与之间的关系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培育是现今教育中重要的一环,因为它对国家、民族、社会起着重大的作用。为了了解澳门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的状况,以探讨目前澳门公民教育的成效和澳门青少年对澳门社会的认同,采用了随机抽样的方式对400位13—29岁的澳门青少年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受访青年的社会责任感水平属于中等偏上,社会责任态度、社会责任动机、社会责任策略、社会责任内容得分较高,女性比男性社会责任感高,但是社会责任策略稍显欠缺。此项研究将对改善澳门的公民教育、领导力教育和素质教育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时间的流逝,农民工更新换代.第一代农民工逐渐回乡,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悄然登场,已经开始并且将在未来相当长时闻内担当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深入研究目前我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认同困境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助于解决目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认同的困境.促进城市化、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中国"为视角,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80~1990年代的改革阶段、2002年以来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在社会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垄断",到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退却",再到"国家再临"的演变过程,从而使我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二元"社会中国"到三元"社会中国"再到"福利地区".在新世纪,面对经济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开始强化国家在公共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出现了社会政策的急剧扩展,新的社会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但是,统一的"社会中国"的图景依然模糊,"省域公民社会身份"的形成或是破题之处.  相似文献   

9.
社会认知和角色认同是失地农民社会心理的核心内容,前者是其信息筛选和加工机制,后者是其建构和推动机制.调研发现:失地农民更看重实在的利益、轻视土地的价值;他们通过与周围城市居民和未征地农民的比较评判自己的生存状态,今昔生活的反差增加了他们认知的不协调.失地农民的角色认同受到教育程度、年龄、原市民的态度等因素影响,存在混乱不清的状况.为此建议,在个体层面,为失地农民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教育引导和素质培训;在社会关系层面,发展和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在政策和制度层面,加强就业帮扶和社会保障等实际支持.  相似文献   

10.
对中间阶层的探讨一直以来是相对于上层和下层进行比较而研究的,而对中间阶层内部混杂成分和多重认同的探讨却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从职业类型角度探讨青年中间阶层的社会想象与认同发现,他们总体上对社会的认知是较为一致的,都较为认可当前的中国社会类型为金字塔型,希望将来的社会是一个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社会;他们的高消费现象并不显著,青年教师和青年公务员都有较少的休闲心态和较高的焦虑心态;青年教师更能看到社会冲突。总体而言,不同职业类型的青年对于社会认同、阶层认同、社会公平、冲突等看法大体是一致的,但仍存在一定差异:青年教师在各方面无疑都是更具批判性的,而青年公务员则相较为认可社会的公平和合理程度,青年白领则处于中间状态。  相似文献   

11.
从社会体制上推进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制问题是社会建设的核心。体制的改革和完善,关注的是社会的结构性合理问题,它从本原上推进社会发展和进步。没有社会体制问题的解决,就不可能真正有效地解决现阶段诸多的社会问题。只有在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的总体性演进路径中,才能准确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价值主线,把握中国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而这一切,以对社会体制问题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为前提。社会体制是一个完整的逻辑结构体。厘清社会体制的构成、社会体制与社会管理的联系和区别等基本问题,是新形势下推进社会体制建设的基础。从社会体制上推进社会建设步伐,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加强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人提出:加强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这两大任务,现在经常在报刊上和谈话中出现,这两者当中都有"社会"这个概念,但在用法上有时似乎不尽相同.比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提法上,社会建设所说的"社会",就和整体性和谐社会中的"社会"概念不同;而在另外一些时候,又出现过加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说法,把这一说法和四位一体的论述放在一起,又好像"社会"这个概念所包含的是同一个意思.不仅如此,在日常的书面用语和口头表述中,社会这个词也是不断出现的,其范围大到整个人类,小到一个社区乃至一个家庭.除范围外,也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用法.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对社会这个概念进行准确定位,理解和把握其科学内涵,这样对更好地加强社会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也是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社会领域出现利益分化和阶层分化加剧的趋势,社会冲突与社会风险逐步显性化.这在客观上要求执政党领导干部具备和提高矛盾的协调能力、突发公共事件的应对能力、社会风险的控制能力,加强社会整合能力建设,以提高执政党驾驭社会建设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社会流动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协调机制。和谐的社会流动必须首先是均衡与有序的,必须坚持规则的普适与公正,并体现出对弱势群体的保护与支持。当前我国社会流动还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因此,进一步完善市场机制与社会管理机制,促进和谐的社会流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针对社会管理理论研究如何与社会管理实践以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目的,基于复杂社会系统的基本属性,结合传统社会管理研究的特点,运用可拓学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社会管理可拓学的学术思想与研究框架。文章介绍了社会管理物元概念、社会管理可拓思维以及社会管理可拓性,探讨了社会管理的可拓协同理论、从非优到优的经验融合管理模式以及对立-偏差-协同社会管理诊断结构。研究表明,社会管理可拓学从理论上建立了社会矛盾系统转换与调解模式,从而设计了一种社会管理策略的生成机制;另外,从非优到优的实践认识角度可以建立社会管理目标的评价准则。  相似文献   

16.
简论转型时期社会公德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肖志玲 《理论月刊》2004,(11):132-133
社会公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和应当遵守的基本的行为准则。社会公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一是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二是丰富社会公德教育形式,加强自律和教育;三是加大法制规范力度。  相似文献   

17.
<正>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China is now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During the process of giving priority to the central task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and co-ordinating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8.
ZHOU QIANG 《人权》2014,(2):13-16
<正>The Constitution of the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PRC)stipulates that thestate respects and ensureshuman rights.That human rightsshould be earnestly respected andensured was one goal set forth in thereport to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which also discussed theParty’s aim to complete the compre-hensive building of a well-off societyand comprehensively deepen reformand opening-up.The construction of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features the spirit of ensuringhuman rights,which is also evident  相似文献   

19.
社会转型理论的范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开放的开始和深入,中国发生了深刻的社会转型,对这场深刻转型的理论研究也随之展开,并取得了丰富成果。但进一步分析会发现,当前中国社会转型研究基本上还是在借用现代化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进行研究,社会转型理论本身尚不成熟,仍处于前范式时期。要构建社会转型理论新范式,至少需要做两个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即重新界定社会转型学科概念和重新确定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的社会建设思想回答了"为谁建设"、"靠谁建设"和"怎样建设"的关键问题,为今天的社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材料。从毛泽东社会建设思想的优势和不足两方面看,当代社会治理创新主要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即坚持以人为本,建设服务型政府;重视精神教育的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常态化建设;重视基层社会组织和群众的作用,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重视制度建设,实现社会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