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与灰色关联度系数的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雪银 《求索》2007,(11):68-70
企业家精神是主体敢当风险创造财富的创新精神,它通过个体、公司、系统三个层次的创新行为、结果及与环境的互动体现出来。本文从系统水平、个体水平、公司水平三个层次选取相关指标来测度企业家精神,建立了一个企业家精神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度系数方法测量了我国1995—2004的企业家精神水平,结论是企业家精神水平随着我国宏观经济波动而波动。  相似文献   

2.
企业家精神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是企业家作为企业资源配置者所拥有的诚信精神、创新精神、敬业精神、冒险精神、合作精神等的统称。传统经济发展需要企业家精神,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企业家精神的依赖性更强。中国经济正处于爬坡过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家的重要作用更显得弥足珍贵。企业家是创新型经济的中坚力量,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构建与培育离不开企业家个人、市场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更离不开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形成合力,才能激发企业家精神原动力,实现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朱元根 《前沿》2005,(2):28-30
企业家精神的兴起推动了基于技术创新的高科技企业和基于业务创新的中小企业的大量创, 为经济增长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条件, 本文在全面分析企业家精神的涵义的基础上, 结合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成长的实际, 论述了企业家精神的本质特征, 分析了社会环境对企业家成长和企业家精神产生的巨大影响, 提出了培育我国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4.
《新东方》2015,(4)
如何看待企业家精神已经成为我们今天学习经济学和从事经济学研究中需要直面的重大理论问题。笔者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基础,按照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分别回顾了斯密等古典经济学家、韦伯、熊彼特以及当代经济学家对企业家精神的论述,并对历史上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思想和观点进行评述,最后在介绍马克思关于资本家(企业家)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企业家精神的内涵进行粗浅的分析。  相似文献   

5.
论公共企业家与企业家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政府再造的核心理念就是要建立所谓的企业型政府 ,而企业型政府的建立和实现 ,是需要一群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管理者。文章通过对企业家精神的分析 ,提出了公共企业家所应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和行为特质。  相似文献   

6.
企业家精神和大学生素质教育都把"创新"作为各自概念的核心,均是在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推行企业家精神将有助于培养我国的企业家阶层,并促进大学生就业。目前需要把企业家精神和大学生素质教育结合,对大学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校园文化等进行调整,以利于企业家精神在大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建奇 《湖湘论坛》2011,24(3):95-98
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主要体现在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三个方面。企业家的创业精神、敬业精神、信托精神、竞合精神,在客观上实现了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与社会财富的增长,协调与优化了社会生产关系,使其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践行了社会责任。企业家精神的培育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外部要创造适合于企业家精神培育的良好氛围,包括:高等教育改革、政府职能改善、法律制度安排、社会文化约束与激励;二是企业家本身要强调其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8.
李红 《理论月刊》2000,(10):42-44
企业家是一种素质,21世纪知识经济的兴起与发展呼唤着提升中国企业家的素质。企业家素质提升的主要途径是:企业家自身要努力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培养创新思想,树立企业家精神;社会要认可企业家的社会价值,科学合理的给企业家定价;同时,全社会还要营造企业家成长的宽松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企业家精神形成的博弈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雪银  刘琼娥 《求索》2010,(4):36-38
企业家精神形成有两个博弈机制:显性竞争机制和隐性交流机制,中联重科在收购CIFA时充分利用了这两个机制。要培育这两种企业家精神的形成机制,需要从培育企业家精神网络入手,而处于不同时期的企业培育企业家精神网络的对策不同。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是产业集群成长的初级行动团体,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集群成长具有持续的影响。产业集群成长分为产生、发展、成熟、衰退以及衰亡或复苏(转型)阶段。在产生阶段,企业家的冒险精神和群体创业意识是集群萌芽的开端;在发展阶段,企业家通过学习精神、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推动集群持续成长;在成熟阶段,诚信精神和相互信任又维系着集群网络的稳定;进入衰退阶段,集群会面临企业家创新精神僵化的危险,只有通过企业家精神的复苏才能有效实现产业集群转型。因此,我们需要通过正式的制度安排,在集群成长的各个阶段,培育企业家精神,推动集群成长。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中国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国有企业还没有真正进入市场,民营企业虽已进人市场,但大多数处在爬坡阶段。中国加入WTO之后,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和残酷。面对强大的对手,中国企业如何生存和发展是所有关注中国企业命运的有志之上共同关心的问题。通过对世界知名大公司成功秘密的研究和探索,旨在给发展中的中国企业一些思考和建议。 企业的成功离不开著名企业家的推动,成功的企业是企业家精神的升华。 一、重体制构建而不是突出个人能力和成就 世界著名大公司的领导人把主要精力用来建设一个公司,像建筑师那样…  相似文献   

12.
全民创业已经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大举措在我国普遍开展。要正确理解全民创业的内涵,充分认识企业家精神对全民创业的作用,在开展全民创业活动中找准着力点,注重培育企业家精神,促进全面创业活动持续发展下去。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家精神是一座城市创新精神的内核之一。上海要走创新发展之路,就必须振兴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第一担当者——企业家的精神。近代上海企业家在这一方面曾留下了不少值得借鉴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涌现出了一批批优秀的企业家,在企业家精神的引领下带动企业快速崛起与蓬勃发展,并推动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突飞猛进.随着时代和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我国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也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之际,进一步弘扬企业家精神,不仅是激发企业活力、做强做优做大企业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阎亚军 《前沿》2012,(10):100-101
企业家是一种人力资源,这种资源能把物力资源和社会资源有效地结合起来。企业家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贡献作用,是一位具有很强创造性的创新者。当提到企业家精神,一般学者认为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品质,一种创新的思想方式,甚至有些人觉得它是一种意识形态。企业家精神中,不断开拓进取、勇于冒险、敢于创新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意识这四个因素是灵魂,地位非常重要。我们社会要树立正确的企业家精神,首先得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观,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要创造出适合企业家发展的良好环境,完善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李楠 《人民论坛》2020,(12):162-163
基于儒家思想而成长起来的儒家商道文化汲取了传统儒家哲学的精髓,促进了中华民族商业的发展,也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商业智慧。从儒家商道与新时代企业家精神的具体内涵来看,二者的商业理念同源。在新时代,必须要引领传统儒家商道与企业家精神走向归一,不断丰富企业家精神的内涵,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徐冠巨 《今日浙江》2010,(21):28-28
尽管目前体制环境和政策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比起过去已大大改进。什么是企业家?创新是企业家的天性,应付非均衡能力是其天赋,实现“创造性毁灭”、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是企业家的天职。有困难、有挑战正是对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才能的检验。真正的企业家不要当怨妇,老去抱怨环境,而应以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发现市场,把握机遇,改变环境。  相似文献   

18.
如今,关于企业家、企业家精神及其理论的书籍越来越多,让青年人应接不暇,真有些“百家争鸣”的味道。现实中对“企业家”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解释,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理解:企业家是企业的所有者或最高经营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老板”。当下,如果是即将走出校园的大学生,该选择一个什么样的企业?如果是职业人,不满足现在公司,下一步要选择什么样类型的企业7面对当前中国食品业的乱像,我们需要什么类型的企业家来扭转“乾坤”?我们的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企业、企业家?这类问题,足以令人窒息。我们可从企业家的境界来分析企业家和他所在的企业特点,同时也来帮助职业人与企业家理清思路。根据我的理解,企业家有如下四种境界。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是创新活动的倡导者、组织者、成果采用和推广者。自主创新的本质是自主地实现新陈代谢。因而,自主创新的前提是企业家本身实现精神"自主"。自主,是指企业家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己拥有自己的权力。而这种"自主精神",是由创新价值判断选择能力、内在冲动力、应变力、决断力、果敢力和耐力等组成的,它需要企业家具备自主的独立人格、自觉的选择能力、自知的思维理性和自强的心理意志。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精神描述的是企业家的一种特有的气质,它能够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通过有效的管理和创新跨越企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障碍。企业家精神的精髓是企业家对组织成长的持久不断的渴望以及所具备的随需应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