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1 毫秒
1.
要发扬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 ,就必须正确理解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包括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等。其中体察民情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础 ;了解民意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前提 ;集中民智是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环节 ;珍惜民力是密切联系群众的基本要求 ;凝聚是密切联系群众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保持党密切联系群众的政治优势、规避党脱离群众的政治危险,关键是动力何来,核心是动力机制的构建。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的构建,首先应从理论上破题,致力于明晰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构建的理论维度。大体看来,这一理论维度涵盖"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的主要特征、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构建的原则要求、党密切联系群众动力机制构建的价值意义"等基本范畴。  相似文献   

3.
当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加强和改进企业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至关重要。为此,一是要正确处理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从思想上强化以民为本的群众意识;二是要从思想感情上加强与职工群众沟通,做他们的知心人;三是要切实深入基层,从工作上打牢以民为本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4.
任立军 《工会论坛》2004,10(5):111-111
共产党要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要做解决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模范;就要强化服务意识,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就要做遵守纪律、坚持民主集中制的模范;还要做脚踏实地、勤奋工作、忠于职守的模范.  相似文献   

5.
李祖明 《工会论坛》2002,8(1):21-22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体现,是处理新的历史时期干群关系的需要,是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内在要求.密切联系群众要重视和发挥工会群众组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邓小平在中央苏区担任一年多的县委书记工作期间,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的群众工作方法:要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生活水平、要体恤民情解决群众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培育干部强化干部的群众工作意识、要率先垂范树立良好的工作作风,这些群众工作方法为当今县级领导干部如何密切联系群众,做好群众工作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工会干部维权必须具备六项基本功 :树立整体意识 ,熟悉维权业务 ,敢于据理力争 ,密切联系群众 ,学会灵活的处事方法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8.
弘扬延安精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群众与党心连心,这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党员干部应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续弘扬密切联系群众的延安精神,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双争"活动是胜利油田党委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机关部门廉政建设,改进党的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举措.以"双争"活动为载体,通过强化党员干部的公仆意识、自我修养意识、"内助"意识、他律意识和过关意识,构筑好廉政建设防火墙,对于搞好新形势下的党风廉政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作风建设之本 ;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与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是背道而驰的 ;办实事、求实效 ,是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们党最大的政治优势。和谐的党群关系,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在营造和谐党群关系的进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建立党员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把握新形势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长效机制的原则,建立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确保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党员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对于提升农村治理水平、凝聚力量实现农村发展目标、建设农村服务型党组织、巩固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意义。调查显示,当前农村党群关系总体平稳,农村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功能可以进一步优化提升,农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有增强扩大的发展空间。推进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工作,要建立健全农村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制度和农村群众工作激励制度,用系统化的制度保证农村党员联系群众常态化并取得密切农村党群关系的实效。  相似文献   

13.
我们的党群关系总体上是融洽的、和谐的。但是,随着中国社会的转型,党群关系的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面对这些考验,坚持和发展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成为新形势下的内在诉求。历史经验教训反复证明,凡是认真执行密切联系群众路线的时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就会顺利进行;反之,总是遭遇严重损失。密切联系群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  相似文献   

14.
机关党员密切联系群众对于党政机关实现科学决策、提高党政机关公信力、凝聚力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南京市委党校在实施机关党员联系群众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形成了一系列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的经验和做法,实现了党员联系校内群众有路径、联系校外群众有载体、联系群众成效有考评。新形势下提高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的实效性,要强化动力机制,推进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工作化;创新承载机制,实现机关党员联系群众生活化;完善激励机制,推动机关党员联系群众常态化。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论坛》2013,(11):F0002-F0002
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教育厅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和中共云南省委《省级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实施办法》,自觉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觉坚持把解决问题贯穿始终,边学边改、边查边改、立改立行,务求实效  相似文献   

16.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这些年来,江泽民同志讲得最多、最为关切的问题之一,就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他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党群关系变化的新情况,对新时期党群关系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富有创造性的论述.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党群关系的论述,对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党群关系问题,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关系到精准扶贫的成效,但在扶贫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队伍结构上、党风廉政建设上以及部分基层党员干部在理论素养、能力素养、群众意识、实践能力等方面暴露出了不足,因此在精准扶贫的推进过程中应该着重从优化干部队伍、加强监督考核、培养基层党员干部的能力素养、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基层党组织建设。  相似文献   

18.
1933年春,中共陕西省委派习仲勋到照金苏区工作。习仲勋到照金苏区后,加强了领导层中代表正确主张的力量。他在照金苏区积累的政权建设、革命武装建设经验,在此后创建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善于做群众工作,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给根据地其他干部很大影响。此后,习仲勋一直保持着密切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走到哪里,就把这种作风带到哪里。密切联系群众,是习仲勋一生最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也是我们党在长期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根本工作方法。但在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意联系群众,不想联系群众,不会联系群众,甚至不敢面对群众,直接影响群众工作成效,影响党群干群关系。新时期党员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要坚持从"小事"做起,用真心打动群众;坚持从"小道理"讲起,用真理说服群众;坚持从"小学生"当起,用真情感化群众;坚持从"小问题"改起,用诚心赢得群众,不断加深与群众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有两个“最大”,一是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二是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巩固党执政基础的现实要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