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问题一直是我国社会各方所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对已有的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文献进行简要综述中,发现目前已有的研究基本上是建立在抽样调查问卷的量化分析基础上,而很少有学者从社会化周期理论角度,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为此,本文以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性别模糊、亲子关系紧张及社会交往能力培养等问题为讨论视角,探讨从定性分析的角度(结合量化分析)拓展青少年独生子女社会化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集中通过对独生子女群体在教育学研究议题的分析,从独生子女群体的内在特征、横向及纵向研究等角度,概括归纳了近三十年来在独生子女教育学研究议题方面的内在变化线索,试图通过这一方式.勾勒目前的研究状态及未来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3.
对城市青少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他人;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在同辈交往方面的共同点要远远多于其相异之处,其中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少受传统性别角色规范的束缚;青少年在同辈交往中存在性别隔离现象,但在该问题上青少年的观念和行为并不一致;青少年对同辈的男性气质特征认可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4.
中国独生子女:规模、差异与评价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根据统计资料,分析了我国社会中独生子女人口的规模;通过对现有研究结果的比较,指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差异是一种随独生子女的年龄变化而变化的现象,并且这种变化的总的趋势是二者之间差异逐渐缩小。论文还对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独生子女提出了作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独生子女是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独生子女伴随着应试教育成长,带来了许多社会问题,表现为独生子女社会意识淡泊,身体素质下降,心理问题增多,本文主要从社会层面上讨论这些问题的形成原因.  相似文献   

6.
家庭结构与青少年发展关系密切,但鲜有研究注意到其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本研究以近视为例,强调独生子女带来的亲子唯一性和强势社会化对我国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家庭居住安排不同带来的条件叠加效应。基于CEPS数据的分析表明,独生子女近视几率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居住安排对独生子女是否近视没有影响,但会显著改变非独生子女近视的几率。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这种效应的大小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存在。因此本研究认为,家庭结构变迁,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增多也是近几十年来我国青少年近视率不断增高的社会原因。未来研究应就此进行更加丰富的探索,厘清其中的作用机制,从社会科学的角度为全国性的近视防控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7.
独生子女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中国社会中的一代特殊人口,他们当中出现的心理偏差及越轨行为,关键在于其社会化进程中出现了障碍,而家庭环境的差异是导致青少年社会化进程方向不同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是与计划生育政策密不可分的一类特殊家庭。随着目前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加,家庭结构和亲子关系的变化,对国防建设产生了影响;成年独生子女投身国家安全事业也给家庭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风险,本文考察与研究了独生子女家庭的国防风险问题。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南京市六所高校近500名在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试图通过婚恋年龄,择偶标准,恋爱原因,经济支出等几个方面的调查来探讨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婚恋观和恋爱现状之间存在的异同。结果表明当代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及现状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在形成谈恋爱早而结婚晚的“早恋晚婚”的新型婚恋态度,而未呈现较大的差异。本文还就其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郭萍 《理论月刊》2015,(3):132-136
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问题是中国一个独有的话题.论文简要回顾了计划生育政策下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的产生及大致规模,然后从所有权传承与管理权传承两方面入手,对独生子女家族企业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的传承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经研究发现,与多子女家族企业相比,独生子女家族企业在股权传承上具有先天优势,且信任半径的扩大有助于吸纳更多的管理人才辅佐接班人.但在接班人的培养与甄选环节上,独生子女家族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与劣势.不过,考虑到独生子女家族企业群体较小,其存在的潜在风险不会从根本上危及中国民营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武汉市600名18-30岁青年的调查资料,对独生子女的择偶观念与行为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两类青年在择偶观念与行为方面的一致性远远多于相异性.其中在择偶模式、择偶标准等方面两类青年基本是一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独生子女的理想恋爱年龄早于非独生子女,以及独生子女在择偶时更看重父母意见.  相似文献   

12.
在实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农村地区,平等程度不同的性别态度是影响育龄夫妇选择是否只生一个孩子的根本性因素.对子女相对平等的性别态度是一些夫妇选择生育独生子女的重要原因,而较为严重的重男轻女观念却让另一些夫妇选择了生育多子女.对于这两类子女来说,这种来自父母的性别态度差异可能对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3.
陈雯  何雨 《青年探索》2006,(4):54-57
“人口安全”是在我国人口政策一波三折的演进历程中和汲取“SARS”危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中国政府提出的一个新的安全范畴。本文参考政府和学术界对“人口安全”内涵的阐释并加以总结,根据我国独生子女生育政策以及独生子女人口发展现状从个人、家庭、社会以及国家利益的角度分析独生子女对我国人口安全的不利影响,提出从普及人口安全理念、适度适时调整生育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加强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等重要方面入手缓解独生子女对人口安全造成的压力,把隐患和矛盾扼杀在萌芽之中。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全国未成年犯调查为例,比较了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社会交往特征的异同.发现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社会交往的诸多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趋同多于不同;在人际影响方面,独生子女父亲、母亲的影响力度与非独生子有所不同.研究表明,独生子女未成年犯在社会交往方面反映出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其所特有的,而是未成年犯的共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教育生态视域下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及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主要是伴随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而产生的一个社会问题.解决当前独生子女家庭教育问题,除了要遵循一般家庭教育规律外,还要善于从主体与环境关系入手,发现独生子女家庭教育中的突出矛盾;从各自家庭教育环境入手,寻找制约家庭教育中的限制因子;从主体入手,采取适当方式以补救独生子女家庭生态缺位.  相似文献   

16.
我国“网络与青少年”研究述评沈汝发/青年探索.-2001,(6)提要:21世纪是一个网络的时代,青少年是网络社会的主体。网络对青少年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影响已引起许多青年学者、社会学者和教育学者的关注。本文从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等方面总结并简要分析了我国学者关于网络与青少年的研究成果,以推动此类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城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罗凌云、风笑天/青年探索.-2001,(6)提要:本文从家庭互动、家庭期望、家庭观念和家教方式四个方面比较了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现状。发现“四过”现象仍然…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1988年以来发表在各学术期刊上的169篇关于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学术论文进行梳理和分析.从研究时间、研究的学科视角、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角度出发概括了这段时期大学生消费研究的基本情况和特点,并且归纳总结大学生消费的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指出已有研究在理论、方法、研究对象和范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利用对广西阳朔县436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同龄非独生子女作为比较对象,探讨了没有兄弟姊妹的生活经历是否会给农村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发展带来影响这一问题.研究发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与非独生子女没有显著差别,其社会交往能力发展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对江苏、四川两省983名农村青年的问卷调查资料,以同地区的同龄非独生子女为参照对象,描述和分析独生子女的就业特征,并检验独生子女的文化水平与就业状况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与非独生子女相比,独生子女的职业技能状况更好,就业半径更宽,非农职业转移更彻底,但两类青年在就业比例和经济收入两项指标上无明显差异;独生子女的教育优势强化其上述就业优势.  相似文献   

20.
综合国内研究独生子女社会交往能力的相关文献,其大致的研究结论是,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和非独生子女没有根本差别,甚至独生子女的社会交往能力比非独生子女更好。现有研究的不足表现为,没有专门的研究设计,测量指标的维度不够、可比性差,缺乏对农村独生子女社会交往能力的研究。这也是后续研究需要改进的地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