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今年艾滋病日的主题是“live,let live”(相互关爱,共享生命) 国家主席江泽民2日与来访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举行会谈时一致认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在政治、经贸、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可喜  相似文献   

2.
宁二 《南风窗》2007,(23):58-61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在中国,凉山已成为毒品和艾滋病问题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而彝族人民是最大的受害者。为了解决毒品的泛滥、无助的疾病、普遍的贫困和严重的孤儿问题,一场基于民族传统的救助行动,正经由彝族精英们的推动在凉山大地艰难展开。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副部长章新胜10日在出席清华大学ADIS与SARS国际研讨会上称,据估计,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达到了100万,其中以15-19岁的青少年为主。他说,世界经验表明,儿童、青少年是最易受艾滋病侵害的脆弱人群之一。根据联合国统计,2001年有320万艾滋病感染者是儿童,60万1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艾滋病。近年来,艾滋病的传播呈快速增长的趋势,2001年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较2000年增长58%,据估计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经达到了100万,其中以15-19岁的青少年为主。几年来,中国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强学校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制定了中小学…  相似文献   

4.
据2001年11月14日《北京晚报》第13版报道,“到今年年底,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可能超过100万。有证据表明,艾滋病病毒已经开始在一般人群中传播。”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执行主任皮澳特博士昨天说。他认为如果迅速采取行动加以预防,在未来10年内,中国可以避免1000万人感染艾滋病病毒。他是昨晚参加了在京举行的“第一届中国艾滋病性病防治大会”开幕式后发表这一观点的。  相似文献   

5.
8月13至18日,第1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在加拿大多伦多召开。今年适逢艾滋病出世25周年,倡导行之有效而协调一致的全球疫病防控策略的呼声与日俱增。大会官方文件鲜明指出:“国际艾滋病大会将众多代表汇聚一堂,讨论具有政治分歧的生死问题,难免产生争论。但一定要开成一个科学证据重于意识形态、结果重于争论的大会。”  相似文献   

6.
1995年8月1日,全球50亿不同肤色的人们不得不接受一个无可奈何的数字——世界艾滋病患者已达1900万人。无论他们昨日多么美好,无论他们地位曾经是多么悬殊,一个如此残酷的事实却让他们走向生命的夕阳。在这一天,5个艾滋病患者,用他们心灵的独白,告诉健康的人们:活着,要珍惜生命。  相似文献   

7.
艾滋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除了从杜绝不洁的性行为、慎重输血输液、讲究卫生等方面预防外,还要多吃些抵抗艾滋病病毒的食品,以及早杀死进入体内的艾滋病病毒,从而预防艾滋病。 那么,哪些食品具有这样的功效呢?  相似文献   

8.
北京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护士长王克荣,先后从事27种传染病的临床护理.1997年投身艾滋病临床护理工作,她把国外艾滋病护理理论与自己的实践经验相结合,总结了独特的艾滋病护理方法.她在艾滋病防治一线默默奉献,曾五十多次深入河南艾滋病村工作,赢得了患者的信任与爱戴.为消除人们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她走进大学、社区,讲解、传授艾滋病防治知识,发展、壮大志愿者队伍,成为我国第一个、也是目前我国唯一获英国贝利·马丁奖的护士.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由日本岛根县立大学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于2002年10月4日-5日在岛根县联合举办的“东北亚的中国与日本”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文章比较全面地阐述了30年来中日经贸关系的迅速发展,详细论述了中日贸易和日本企业对华投资、日本对华ODA和中日经贸合作发展的前景,作者认为,中日经贸关系是两国关系中“双赢”效果最突出的领域,是长期稳定双边关系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0.
崔欣 《工会博览》2014,(31):40-40
为进一步加大艾滚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力度.提高广大职工和居民艾滋病防治意识.近日.顺义区总工会在顺鑫石门市场开展“关爱生命.遏制艾滋病”主题宣传活动.将艾滋病防治知识、艾滋病免费检测等内容迭到职工身边。当天.顺义区总工会预防艾滋病知识宣传小组向过往群众发放宣传资料.并设立健康咨询台开展面对面宣传咨询服务,现场向大家讲解什么是艾滋病、艾滋病的传播过程、如何预防艾滋病、国家“四免—关怀“政策,设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等.以帮助正视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减少歧视和误解.更多了解国家的相关政策。此次活动发放《妇女防范书》等宣传材料100余份。  相似文献   

11.
李银河 《工会博览》2012,(36):50-52
客观地说,艾滋病的出现是使人们注意到同性恋生存状况的一个因素,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有人抱怨"同性恋议题被艾滋病绑架了".每当报刊上出现同性恋,必定是在谈论艾滋病,这是一个可悲的链接.因为艾滋病毕竟是一种可怕的疾病,而同性恋则不是,它只不过是社会上一部分人或先天生成、或后天习得的一种性取向.  相似文献   

12.
<正>9月17日,斐济举行大选。9月21日,斐济选举办公室公布计票结果,除尚未统计的不到2万张选票外,总理沃伦盖·姆拜尼马拉马领导的斐济优先党得票率为59.5%,赢得大选。最大竞争对手社会民主自由党仅获得28.4%的选票。这是该国2006年发生军事政变以来首次举行大选。斐济议会实行一院制,共50席,由占超过半数席位的党派领导人出任总理。9月19日,在2012年法国总  相似文献   

13.
●1日,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首都举行盛大游园活动。 ●3日,在国际民用航空组织第35届大会上,中国以150票高票数,首次当选为一类理事国。 ●3日,在第22届国际昆虫学大会上,中国科学家刘树生荣获“国际昆虫学杰出成就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4.
向骏 《南风窗》2011,(14):91-91
乌马拉与查韦斯切割后当选总统,显示查韦斯的左派民粹作风在拉美影响力日渐式微。去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略萨认为,秘鲁今年的总统大选是在艾滋病和癌症之间做选择,他指的是两位最具实力的候选人:乌马拉和藤森庆子。4月10日首轮选举中,乌马拉  相似文献   

15.
"那天吴副总理就站在这里,一手拉着我,一手拉着我们所长,问这问那。"孙保山站在河南省上蔡县文楼村卫生所的院子里,兴奋地向记者回忆到。2003年12月18日,吴仪来到上蔡县文楼村,先后走访了两户艾滋病患者家庭,与100多名村民亲切交谈,随后在上蔡宾馆。与10名艾滋病患者代表进行了数十分钟的座谈。  相似文献   

16.
每年11月第4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也称火鸡节,因为美国人民这天都要吃烤火鸡,感恩节在美国是仅次于圣诞节的盛大传统节日。在西雅图,感恩节的第二天是全年中的最大销售日。时值圣诞节前一个月,各种销售广告每天潮水般涌入信箱,都没提及最大销售日。问房东太太,她笑说:“那可是好日子,你等着瞧吧。”由于星期四是感恩节,星期三晚上就是周末了。这天下午我们提早离开办公室回到家,哇,满地的广告画册,花花绿绿,大幅广告映入眼帘:“最大销售日,本店上午8点——10点服装部商品6折出售”、“上午7点——11点全部商品折价出售”、“本店全部商品全日折价出售”,然后是图文详细介绍什么商品什么价格,几点至几点以什么最低价格卖出。我们忙着把有趣的广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四年台日关系大事记李云鹏1月16日根据台“财政部”进出口统计,台去年对日贸易超过142.2亿美元,是历年来最高记录。23日台“经济部”次长李树久率“科技工业促进投资访日团”赴日,争取日本中小企业来台投资,并结合日商赴亚太地区(包括中国大陆)投资...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在中国和日本国内都出现了强烈的民族主义,并且都体现在了两国国民对对方的感情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双方政府对待对方的政策。民族主义可以分为内向型民族主义即合理和积极的民族主义,以及外向型民族主义即不合理和消极或极端的民族主义。中日两国的民族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将对方作为其对立面,因此在两国关系中仍然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破坏性。中日两国政府应该有意识地制约和积极引导各自的民族主义,彼此的民族主义都要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能够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看待对方,而不是将对方作为参照物和对立物来加以反对。中日两国要更多地提倡地区主义,增加中日两国在东亚地区的共同责任,逐渐淡化两国的民族主义,尤其是要削弱极端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中日两国关系才能步入比较良好的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9.
甄静慧 《南风窗》2010,(5):46-48
港产片《超级学校霸王》里有一句台词:"在我们50年后的世界,性生活是犯法的,因为那时艾滋病已经到了失控的程度,政府唯有下令禁欲,直到所有艾滋病人消失为止。"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性传播总比率已超过50%,首度成为第一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20.
雷墨 《南风窗》2014,(24):23-23
<正>就中日两国11月7日达成的4点共识,日本外相岸田文雄近日的表态做出了新的"解释"。这个解释也引发了中日间截至目前还不断的风波。11日,岸田在记者会上表示,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关于"不存在领土问题"的立场没有变化。12日,中国驻日大使发言人对岸田做出回应:"敦促日方正视历史和事实,信守承诺,按照原则其识精神同中方相向而行,在钓鱼岛问题上谨言慎行,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13日,岸田又在参议院表示,4点共识虽不具法律约束力,但理应受到两国尊重。"一个共识、多种解读",可以说是国际外交中的常态。但"解读"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