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5年4月2日,中国银行新闻发言人王兆文透露,北京“森豪公寓”的开发商──北京华运达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员工名义,虚构房屋买卖合同,提供虚假收入证明套取按揭贷款及重复按揭贷款,并将按揭得到的资金移至外地,致使该项目的工程停工,形成烂尾工程。经查明,从2000年12月至200  相似文献   

2.
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是指当事人之间订立的以提供土地使用权、资金等方式共同出资,共享利润、共担风险。合作开发房地产项目的合同。土地使用权投入方将其土地使用权变更为合作各方共有或者归于项目公司名下,通常是这类合同的重要内容。确认某合同是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出资的合作开发房地产合同,还是单一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应根据合同各方是否对房地产开发项目共享利润、共担风险等情形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3.
加快制定与实施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法律制度的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对于有关房地产投资信托(Real Estate Investment Trusts,简称REITs)法律制度中的问题的探讨越发激烈,我国有关REITs的法律制度也在人们的关注声中呼之欲出。笔者认为,房地产投资信托法律制度的制定是势在必行,并在本文中就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在立法模式的选择、政府在制定立法中所应充当的积极作用,提出了自己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房地产项目公司是指专为开发特定的房地产项目而成立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无论国家还是地方,对房地产项目公司均无系统或专项规定,但实际上登记注册的房地产项目公司早已大量存在。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投资者发现房地产项目公司可以合理地规避市场及法律上的某些风险。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抵押登记制度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惠 《政法学刊》2006,23(3):38-41
我国房地产抵押登记制度原则上应采取登记生效主义,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也应承认未完成登记的房地产抵押权的效力。我国现行抵押登记制度的具体实施也存在一定的缺陷,应统一房地产登记机关,简化登记程序,同时在延长登记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和增加登记请求权的内容两方面完善不动产抵押登记请求权制度。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持续升温,相应地,房地产纠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类型上,都在不断增多。那么,发生房地产纠纷后到哪儿说理呢?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房地产方面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以及审判实践经验,房地产纠纷大多可以向法院起诉,但也有些房地产纠纷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而应由其他部门处理。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项目收购,顾名思义,是对目标公司房地产项目的收购.收购方通过购买目标公司的房地产项目,以取得其名下房地产的开发经营权。一般而言.对房地产项目的收购,通常采用两种模式:一是对房地产项目公司股权的收购;另一是对房地产项目公司资产的收购。两种模式并非泾渭分明,出于各种因素的考虑,实务中的房地产项目收购过程中,股权收购与资产收购时常混同、相伴共存,这就导致了收购存在诸多问题,难以完成收购方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房地产案件中,因房地产质量缺陷而引起诉争的情况屡见不鲜。我国产品质量法明确规定其不适用于解决建筑工程的质量纠纷,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又未将房地产质量纠纷的法律关系纳入其规范范围,致使这类纠纷的处理存在一定难度,本文试图对其有关问题作初步的探讨,以供广大同仁参考。一、质量缺陷的认定处理房地产质量纠纷时,首先应明确的是房地产是否存在质量缺陷,认定质量缺陷所依据的标准一般有两个:一是约定标准,即当事人在合同中对质量要求的约定;二是法定标准,是指国家有关规定对房地产质量的要求。一般地说,合同有约定的,应…  相似文献   

9.
正官员被处理的新闻常常成为"烂尾新闻",时过境迁后被处理的官员可能在悄无声息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有媒体梳理6年来52起官员免职案例,发现85人中已经有29人复出。被免职官员复出是有依据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10.
对房地产开发经营合同效力的认定金民珍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是一种新类型案件,具有诉讼标的额大,法律关系复杂,社会影响大以及由于相关的政策、法规不完善立法滞后带来案件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处理这类发生于“房地产热”这一特殊时期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案件,除应遵循有利...  相似文献   

11.
曹伊清 《北方法学》2010,4(1):125-135
房地产契证制度是中国一项传统的房地产法律规范制度,至清末已发展得相当完善。房地产契证不仅记录房地产交易的具体内容,记载政府的法律规制情况和对房地产的实际管理状况,也反映了社会的发展状况。在清末社会的动荡变革中,财产关系相对稳定,房地产交易能够正常进行,社会生活得以正常延续,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房地产契证制度在保障交易安全、维护财产秩序方面的作用。通过颇具特色的清末南京地区房地产契证制度,研究清代房地产契证与房地产法律规制的实际作用,研究清末完善的契证制度在保护个人财产、维护产权人的合法权益、稳定基层管理秩序、保护基层社会老百姓的生存权利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执行实践中,在执行房地产时,经常遇到被执行人以房地产已实际转让给第三人(虽未过户,但已签定了转让合同,第三人已付了房款,甚至已占有)为理由提出抗辩、第三人以自己拥有对该房地产的所有权为理由提出异议的情况。此时,执行法院往往无所适从,若保护第三人却找不到法律依据,不保护第三人又有违公平原则。鉴于此,笔者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对处理此类问题谈谈一己之管见。物权登记与移转合同冲突之处理房地产登记的公示公信力。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九条、第六十条规定:国家实行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登记发证制度。房地产转让或…  相似文献   

13.
浅谈房地产注册法律制度的改革□李忠怀我国的房地产注册管理,除土改时进行过大规模的登记确权外,在近40年的时间里,这项工作基本上停滞不前。到1987年,随着一系列房地产法律、法规的相继出台,对房地产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大部分地区分立成土地管理局和房产管...  相似文献   

14.
<正>一、个案: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中资金提供方的债权性质如何认定?S公司是一家房地产项目开发企业,于2010年与五位合伙人签订了共同开发重庆两工程项目的房地产合作开发协议,约定由五位合伙人提供资金,以S公司的名义购买土地并进行具体开发工作,各方共享收益、共担风险,一年后又签订了相关补充协议。  相似文献   

15.
鉴于物业税法律制度在其他国家的成功运用和我国现阶段房地产的现状,我国引进物业税法律制度的条件已经基本具备,并且已成为一种现实需要。但同时我们也应关注到,物业税法律制度的引入与我国的土地出让金制度和其他相关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在衔接上存在着一定难度。在制度构建上,我们应坚持并完善土地出让金制度,使物业税与土地出让金并行不悖,同时整合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为统一的物业税,进而使物业税与土地增值税分别成为房地产保有和流通环节的静态和动态税种。  相似文献   

16.
何勇 《法制与社会》2013,(30):25-26
近几年来,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发展得比较快,给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因此,加强对房地产行业的管理,完善相关的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不仅是完善房地产市场秩序的需要,更是关系人民切身利益的要求。文章从房地产税收的概念开始讲述,分析了目前我国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我国的房地产税收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此改善我国房地产发展的不合理现象.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浅析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合作建房案件的处理●李志毅王少山随着我国住房制度、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改革,有关房屋和土地使用方面的新型房地产案件,在一些经济较发达地区日渐增多。其中,以土地使用权作为投资合作建房案件同时涉及到房产和地产,处理难度较大。笔者试从合...  相似文献   

18.
曹小航  叶佳 《检察风云》2010,(17):20-23
提起长江计算机(集团),先让人想到的可能不是其主营的计算机业务,而是有着“上海第一烂尾楼”之称的东海广场。这个位于南京西路黄金地段却长期“烂尾”的项目,在开发伊始即由时任长江计算机(集团)联合公司副总经理、党委副书记的焦自纯负责。据公开资料披露,1994年,长江(集团)旗下公司与另两家公司共同开发东海广场项目。1998年,东海广场一期高楼已接近结构封顶,但此时国家紧缩资金项目的政策,给了东海广场致命一击。  相似文献   

19.
嘉川 《律师世界》2001,(3):30-31
受当事人委托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是律师重要的非诉讼业务之一。在近年来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的过程中,我们感到,房地产抵押登记的有关规章、房地产抵押登记部门的一些认识和做法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对房地产抵押登记的法律性质认识和把握上有一定程度的偏差,不利于房地产抵押登记法律制度宗旨的正确实现和充分贯彻。现冒味提出,就教于同仁。 关于抵押合同与主合同   房地产抵押登记部门有责任对抵押登记申请人提交的有关文件材料进行审核,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对于是否应审核抵押合同和主合同的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  相似文献   

20.
全军基本建设项目和房地产资源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研究部署两项普查工作。中央军委委员、两项普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总后勤部部长赵克石强调,基建项目和房地产资源,是军队战略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物质基础,是拓展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保障依托,组织开展两项普查,具有基础性、开创性意义,需要周密筹划、准确把握、重点推进,合心合力抓落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