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筋蹦蹦跳     
《东南亚纵横》2001,(1):60-60
天下哪一个女孩子不希望有个如愿郎君,不但爱自己还有上进心。你想知道你的另一半有没有出息吗?下面的游戏将会给你一点暗示。  相似文献   

2.
世俊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我的心目中,他像一个“大”学生一样礼貌待人,像个战士一样循规蹈矩,一个受人尊敬的领导,一个文质彬彬的诗人,一个修养有素的书法家,一个与人为善的朋友……  相似文献   

3.
李秀生是位勤奋的作家,他能写诗,又能写小说,在两个方面都有很好的成果。《冬末的花朵》是李秀生近年来创作的一部书写人生感悟的诗集,自然也是诗人在现实中人生追求的体现。诗集名为“冬末的花朵”,“冬末”也是“早春”,实际上这也是早春的花朵,说明他的诗具有萌发力,也寓意着诗人情感的感染力和诗的张力。这部诗集里的诗在创作上有哪些特点呢?  相似文献   

4.
法源寺丁香诗会连年举办十届了,已经成为远近知名的诗坛"品牌",深受诗人和诗歌爱好者的欢迎。记者朋友问道:你不写诗,却每年来参加诗会,这是什么缘分?我说,台湾作家李敖没来过法源寺,却写了一部《法源寺》,这大概就是尊崇中华文化的缘分吧。  相似文献   

5.
窝窝 《新青年》2015,(4):58
他,德披天下;他,译遍中国。他的一生,如书、如画、如梦、如歌、如戏……1.《去日苦多》作者:杨宪益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名篇推荐:半瓶浊酒,四年星斗《去日苦多》是我国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先生的作品集,书中收录了杨宪益先生横跨半个世纪的作品,主要包括作者20世纪50年代面向国内读者介绍外国作家的文章、作者对亲朋故交以及往日岁月的回忆与记录,以及本世纪初期的一些译文随笔。杨宪益,著名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专家、诗人。  相似文献   

6.
济州岛剪影     
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长诗中,曾这样唱道:“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瀛洲,连同方丈、蓬莱,被古人称作东海上的“三神山”。那么,瀛洲在何处?据说它就是今天韩国的最南端的济州岛。今年4月间,我有幸拜访了这座神秘莫测的古瀛洲,亲眼目睹了它那烟涛笼罩的芳容。  相似文献   

7.
中国是个有五千年文明的国家,我们一贯重视一个“理”字,强调以理服人,反对以力服人。孔子云:“以力服人者,非心悦而诚服也。”人们也常说:“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但现实给人的感觉却不是这样。有些人是重力而轻理,甚至是以力抗理,他们强调“实力政策”,奉行“实力外交”,似乎有理不能走遍天下,有力方可走遍天下,控制天下,以致闹得天下很不太平。这个不太平的根源就是世界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强者过强,弱者过弱。强者恃其强,不顾公理,恣意妄为:弱者因其弱,无力捍卫自己的权益,而无奈地任人欺凌。这就是国际社会中存在的理力相背的现象。  相似文献   

8.
夏河的情怀     
初识夏河是在冯小刚的电影<天下无贼>中,傻根修了六年的那座庙便是大名鼎鼎的拉卜楞寺;在好奇心的指引下,开始上网对拉卜楞寺进行搜索,这一搜却搜出了味道: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从那一刻起夏河便成为了我心头的牵挂.  相似文献   

9.
良价于洞山开山宏法,每忆恩师云岩昙晟教诲,则念念在兹,不能自己。一日,良价供养云岩昙晟写真图像,僧问:“先师道‘只这个是’,莫便是否?”师日:“是。”曰:“意旨如何?”师曰:“当时几错会先师意。”曰:“未审先师还知有电无?”师曰:“若不知有,怎解恁么道?若知有,怎肯恁么道?”  相似文献   

10.
“同泽”一词,语出《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其意为:谁说没有衣裳穿?我和你同穿一衣。以“同泽”命名的中学,是东北大地于1920年代的特殊遗留,辽宁省内曾有三所,海城同泽中学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1.
美国纽约有多少中国人?难说。一到了中国城,看到的几乎全是黄皮肤黑眼睛的华夏子孙,。在这茫茫人海中,如果你是福建人,只要侧耳聆听,就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乡音。前些年,人们看了一部名为《北京人在纽约》的电视连续剧,以为纽约是北京人的天下,其实不然。福建人,更确切些,是包括福州郊区的长乐、连江、亭江等地操福州话的福州人,他们在纽约新老移民中的比重,应该是可以独占鳌头的。  相似文献   

12.
缪斯之恋     
正如果说,记者是喉舌,那么,诗人则是缪斯的宠儿。记者的铁肩担的是道义,诗人的笔触讴歌的是深情。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二者同为人类灵魂的歌者。记者和诗人有太多的类同:敏锐、激情、爱心。敏锐使记者成为社会的瞭望者,使诗人成为心灵的传感器。正是因为敏锐,拍岸惊涛的  相似文献   

13.
康熙皇帝晚年为历代帝王庙划定了入祀底线,即“凡曾在位,除无道被弑、亡国之主外。应尽入庙崇祀”,从而确立了中国大历史的帝王祭祀观。康熙六十年(1721年)四月,康熙皇帝发布渝旨,首先回答了两个重大问题一是为什么要祭祀历代帝于?康熙认为,历史上前代帝王都没有子孙后裔祭祀他们了,但后世统治天下的人,继承的正是他们世代创建的功业,所以要重视对历代帝王的祭祀。  相似文献   

14.
今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八日)新千禧举行的中国国际观潮节,中央电视台前来观潮现场拍摄向全世界直接播放“天下奇观海宁潮”之胜迹,欲使全世界人民知道“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共享观潮福、解梦潮谜。潮之谜    据《海宁州志》、《海昌胜迹志》记载,海宁潮自汉代、六朝风盛观潮,并定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为“观潮节”以来,永兴不衰,历代文人墨客政治家临观看,感叹不已,挥毫赋诗题字流传千古,真是一个令人深思之谜。在旧中国科学贫乏,人们把大自然现象归咎为“海龙”作祟。这只是一种神话传说。明朝万历40年(公元1612年),…  相似文献   

15.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晋代诗人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如此境界,谁又不向往呢?  相似文献   

16.
1953年,智利革命诗人帕比罗·聂鲁达被流放到意大利西西里的一个小岛上.小岛上的居民从电影、从广播中了解到诗人的诗歌和革命主张.不愿意打鱼的渔民的儿子马里奥就是这样被聂鲁达征服了,聂鲁达是个共产主义者或者诗人对马里奥来说都无所谓,他所知道的是诗人旁边总围绕着许多女人,而这些女人因聂鲁达的诗而疯狂.所以马里奥想当诗人,想要用诗来获取小岛酒吧的美丽女郎阿特丽切的芳心.  相似文献   

17.
白园赏白诗     
相传白居易青春年少初进长安之时,拜访当时的文学老前辈顾况诗人,顾况对他的姓名调侃道:"长安城米珠薪桂,居不易啊!"想不到,白居易于会昌六年病死后,也不大易地得到一处长眠之居─-葬于洛阳香山的琵琶峰,与名闻天下的龙门石窟对望,中间隔着一道急湍的伊水。山以人名,人以山传。琵琶峰现已辟为白园,是九朝古都洛阳的名胜之一。白园的门楼,古朴庄重,富于唐韵。进门,绕山道清一色由青石砌成,层层加高,水池曲折而上,池畔植以翠竹,竹水相映,路转泉鸣。不多时,便到了有白居易塑像的乐天堂。堂内的白氏全身立像,背靠青山,足…  相似文献   

18.
按照闽南风俗:做虚不做实,今春应是施老八十大寿,笔者谨以此文为之祝寿。祝愿他老人家健康快乐笔更俏。施老是读书人、办报人、译诗人、撰稿人、编书人,是位典型的书生,一身一书香,一家书香,一屋书_?》香。家父也是读书人、办学人、诗人,也是一身书香,一家书香,~屋书香。他俩结成挚友,全在一个“书”字。作为下辈的我,除了书还是书,写此文也缘于书。施老赠我书、报和资料,我为之评、为之序、为之编书,如今为之画、为之寿、为之推介,顺里成章也。施老有三子三女,其子女皆在家父早年创办的华侨曙光学校毕业。施家一门才俊…  相似文献   

19.
古井异闻     
枘凿流传事不侔, 谁分泾渭定千秋? 移将苦水成甜水, 唤作苏州是蓟州。 《燕京杂咏》 查嗣瑮,是清康熙时的诗人,诗写的是北京苏州胡同一眼苦水井变成甜水井的故事。作者也认为不合常情,只好说是“枘凿流传”了。不过,井水从苦到甜,应该认为是可能的。北京城区地下水“成苦”,主要是污染造成的。一种是由城市杂土污腐物垃圾,年久堆积,成为地表覆盖层;  相似文献   

20.
珠玑巷怀古     
谈起广州民系,恐怕不能不提珠现巷。据说广州民系的姓氏,追根寻源,多半来自珠现巷。何谓珠现?按辞典解释:珠为珠子,现为不圆的珠子。《楚辞·七谏·谬谏》:“玉与石其同匾兮,贯鱼眼与珠现。”王逸注:“图泽为珠,廉隅为现。”珠现巷何以得名?明末清初爱国学者大诗人,珠机巷后高广东番禹人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卷二》指出珠机巷得名,始于唐张昌,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教义门人。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敬宗宝历元年(公元825年),朝闻其孝义,赐兴珠现滋条环以旅之。因避敬宗庙溢,改所居为珠现巷。珠现巷在哪里?就在陈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