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党课》2013,(2):53-53
对于许多人来说,“权力托儿”并不陌生。从各种媒体披露的信息来看,想升官的会遇到“帽子托”,跑项目要资金有“审批托”,招商引资有“引资托”,升学有“招生托”,打官司有“诉讼托”……一言以蔽之,凡是有权力可以寻租的地方,就有这些“托儿”的身影。“权力托儿”的存在,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原因。比如,“熟人社会”长期存在的“不重规矩重人脉”的风气,“人治色彩”给掮客们留下的可操作空间,  相似文献   

2.
李建勤 《党建》2011,(9):25-25
创先争优活动重在“创”和“争”。国土资源部执法监察局党支部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创”和“争”上,做到“创有平台,争有目标”,支部有活动,党员有行动。 明确主题,激发“争”“创”内在动力。国土资源部党组将“建强队伍、勇破两难”确立为创先争优活动主题,把创先争优工作融人破解保障发展、保护资源难题这个中心工作。  相似文献   

3.
蒋子龙 《新湘评论》2012,(17):47-47
现代人有“两拼”:少数有钱有势的“拼爹”,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拼孩子,其名为:“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带着孩子到处花高价~b〉-J的“分数爹妈”,有奉行“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的“中国狼爸”,有督促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报警求助公安局的“窝囊爹娘”……“起跑”得可谓费尽心机、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4.
蒋子龙 《学习导报》2012,(17):47-47
现代人有“两拼”:少数有钱有势的“拼爹”,其余的大部分人都在拼孩子,其名为:“不输在起跑线上”。于是有带着孩子到处花高价~b〉-J的“分数爹妈”,有奉行“棍棒政策,军事化管理”的“中国狼爸”,有督促孩子学习力不从心,无奈之下报警求助公安局的“窝囊爹娘”……“起跑”得可谓费尽心机、无奇不有。  相似文献   

5.
《党的建设》2011,(5):63-63
《学习时报》目前刊登张铁的文章指出,腐败行为本身,大多直接损害到群众的利益。受贿一类的腐败行为,背后往往有“权钱交易”,而交易成本,必然不会是交易者埋单。于是,有了偷工减料的“楼倒倒”、“桥歪歪”,有了监管失察的“毒奶粉”、“地沟油”,有了屡禁不止的“择校费”、“赞助费”。而贪污渎职一类的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6.
许海 《前线》2014,(10):119-119
近期,随着反腐倡廉形势的深入发展,有关部门规划的“反腐路线图”逐渐明晰,“三步走”的战略思路令人振奋:首先是严厉打击,让腐败分子“不敢”腐;同时不断健全完善制度的“笼子”,让腐败分子“不能”腐;最后是巩固思想信仰,实现人的现代化,让人“不想”腐。 如此“剑”与“书”结合,符合了反腐倡廉的一般规律,对根治腐败问题大有裨益。古人在总结有关经验时,已经看到,廉洁其实有三重境界。明代《从政录》写道:“世之廉者有三:有见理明而不妄取者,有尚名节而不苟取者,有畏法律保禄位而不敢取者。”在这其中,“不敢取”为下,“不苟取”为中,“不妄取”为上。正与“不敢”、“不能”、“不想”的路线图对应。  相似文献   

7.
徐世强 《党史博览》2010,(11):54-56
上世纪20年代初期,国共两党共同创办了一所著名的文科学校。当时,社会上曾流传有“五四运动有北大,大革命时期有上大”、“北有北大,南有上大”、“文有上大,武有黄埔”等。这个“上大”,即指被国民党右派称为“赤色大本营”的“红色学府”——上海大学。  相似文献   

8.
《党员干部之友》2013,(7):58-58
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有的干部辞职下海了,还“无车弹铗怨冯鹱,抱怨组织上给他的“平台”不够大。多大的“平台”才够呢?平心而论,一个干部当到了县里的主要领导,就不能说是“大材小用”、“英雄无用武之地”了。做人要有人品,当“官”要有“官德”。当干部的,不能老是想着自己的升迁。“莫道昆明池水浅”,一个干部,无论处在什么岗位,只要心系群众,都可以做出一番事业来。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官”有多大?但他的形象是十分高大的。当干部,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同时,一个干部的能耐有多大,最终人民群众看得清清楚楚,组织上也明白。是“锥子”总会脱颖而出的。  相似文献   

9.
书的幽默     
有人说,“神六”和“超女”,是去年中国最火的两件事。到“百度”上搜索“超女”,好家伙。竟有网695万个。“神六”着陆刚刚几天,也有130万个搜索结果。再看“新浪”新闻,“超女”有10300条,而“神六”则达13200条。  相似文献   

10.
宋志坚 《唯实》2010,(4):94-95
有海外华人回到国内,在某市发现“新生事物”一“维稳办”与“维稳中心”,便在他的博客写下了自己的困惑:其一,何谓“维稳办”?此惑已经有人替他解了,“维稳办”就是“维护稳定”的办公室;其二,既然有了“维稳办”,何以还要“维稳中心”,此二者之间又是什么关系?此惑似乎依然未解。前些年,不少政府职能部门都有与其职能相关的“中心”,类似“二政府”,靠着政府职能部门的牌子去“创收”。“维稳办”既是政府的临时机构,“维稳中心”很可能就是他们“创收”的“中心”。这也只是“可能”,如今搞了“阳光工资”,按理是不能再用任何名目去“创收”的。  相似文献   

11.
快乐大叔 《党课》2010,(1):102-103
在中国古代,我们祖先做的好多事情都和数字分不开。八卦就是和数字密不可分的智慧结晶。种田有数字,盖房子有数字,成语里也有不少数字,什么“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七上八下”“七荤八素”“八九不离十”  相似文献   

12.
“如乐之和,无所不谐”。和谐是一种美好的社会状态。“和”由“禾”与“口”两个字组成,禾是禾苗,代表粮食;口是人口,两个字合起来。说明民以食为天,“和”的先决条件是人人要有饭吃。“谐”由“言”和“皆”组成,言是说话、言论,代表意见或建议:皆有“都是”的意思,表示全部或整体。“谐”则明示人人都要有说话的权利,广开言路、言论自由是和谐的前提和条件。  相似文献   

13.
“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5·12”特大地震后,青川县大力弘扬“两幅标语”精神,以“户户有就业”为目标,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的带领下,借助浙江援建东风,立足山区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全县4万农民增收有了门路。  相似文献   

14.
快乐大叔 《党课》2009,(9):95-97
自古以来,皇帝都是一个国家、一个政权里面的“老大”,有句形容一个人有权有势的老话,叫做“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那“一人之下”的“一人”最初指的就是皇帝。皇帝是真正的万人之上,所谓的“九五之尊”。皇帝说一不二,皇帝还是“金口玉言”,说出来的话就是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即便错了,也就错了,难道有人还要跟皇帝较真吗?不过,皇帝也有没辙的时候,咱先不说历史上那些被“垂帘听政”或者被“架空”了的“名义上的”皇帝,即便是牢固掌握权力的皇帝,也有他把握不了的东西,也有被“潜规则”的时候,不信,咱就来看看。  相似文献   

15.
《党课》2009,(11):123-123
最早的“中国”与现在的中国差别很大。“国”最初就是指一个城、一个邦或者一个邑。住在里面的人叫“国人”,住在外边的人叫“野人”。所以,历史上有很多国,当时说“万国来朝”,不一定有上万个,但至少有几千个。经过长期兼并和淘汰,到战国后期,才号称“七雄”。“中”的本义是一面旗帜。最早的“中”字右边还有几横,  相似文献   

16.
贾楠  翁淮南 《党建》2011,(12):43-45
这是一位被村民们称为“最有文化的人”,几乎每个人都熟悉这位“王电影”、“王文化”、“王站长”。这是一位最受老百姓尊重的“干部”,热情、随和,透着认真、执拗。七里八乡谁家有事他都愿意张罗,“领导在的地方有他,领导不在的地方也有他”。  相似文献   

17.
黄瑶 《党史博览》2011,(4):43-44,53
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呢?“示形”,即向敌人或潜在的对手显示一部分力量,可能达到这一目的。“示形”有侵略性和自卫性的区别。侵略性的“示形”是耀武扬威、炫耀武力,不在本文讨论之列。本文所谓“示形”是自卫性的,是后发制人。“示形”有实有虚。无而示之有,明修栈道;有而示之无,暗度陈仓。  相似文献   

18.
现如今.政坛上有一股邪风刮得甚猛——官员迷信。有些党员干部,甚至是党的中高级领导干部,不信科学信佛学,不信马列信“大师”。他们进庙烧香,见神磕头,仕途失意求签问卦,热衷选用“吉祥号码”,每有大事要选“黄道吉日”,甚至荒唐到录用人员时要看其“生辰八字”,提拔下属时要看其姓名笔划:听说哪里有“大师”、“大仙”、“高人”、“神算”,他们便不辞辛苦虔诚拜谒,千方百计与之结交:对“大师”的指点奉为圣旨,对“大仙”的“神意”深信不疑。假如前后左右有人稍有疑问,他们或面有愠意,或历言喝斥,而将与他们一样虔诚迷信之人视为同道。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1,(10):42-42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湖南省辰溪县按照“有标可量、有貌可观、有经可学、有效可行”的要求,打造基层党建示范点,取得初步成效。一是“有标可量”。按照“创建有标准、标准可量化”的要求,围绕市、县党建重点工作设计创建类别、制定创建标准,使创建活动有标可量;二是“有貌可观”。按照“建设一个中心、培育一个产业、改造一个环境”的要求,加大资金投入,打造物化效果,使示范点有貌可观;三是“有经可学”。按照“能记住、可学习、易操作、低成本、能推广”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近闻,某省委副书记就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提出“四得说”,即干部要有贴近群众的亲和力,让群众“坐得住”;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让群众“听得进”;要有临场处置问题的能力,让群众“看得起”;要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让群众“信得过”。细细品味“四得”,让人颇受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