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所谓"两制"关系就是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世界性交替的伟大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影响深远而且重大.邓小平在前人关于"两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制并存是近现代以来世界社会发展的客观现实,关于两制关系的研究也是世界范围内理论和实践关注的重大课题.文章侧重于从分析社会主义的特定内涵以及两者所处的商品经济形态阶段大时代背景出发,在理论上阐明两制并存的自发性和两制博弈的自觉性根源,以为社会主义国家处理两制关系、推进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一般原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属于前后相继的两种社会形态或社会制度,是一种继承与扬弃的关系,但由于历史发展的跳跃性,“两制并存”的现实使其相互关系呈现了纵横交错的复杂态势,蕴含着一些独特的发展规律.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规律,对正确认识和有效处理“两制关系”、科学判断其发展趋势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乡"与"镇"都有自己的起源过程,"乡"与"镇"关系的产生主要基于基层社会治理的功能相似。从"乡"与"镇"的关系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来看,主要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国权不下县"的"乡制"的确立,与随之而来的"镇"的"权归知县","镇"逐渐融入乡制,成为乡制主导下的乡村社会的组成部分;二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镇"逐渐从乡制中凸显出来,经历"镇"与"乡"分别建制,"国权下沉"至"乡"、"镇",以及"乡"的建制逐渐向"镇"的建制转变,乃至演变到今天的"镇"主导乡村社会的局面。  相似文献   

5.
高建祥  金敏慧 《实践》2008,(7):14-14
多伦县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入手。以帮扶困难群众为重点.建立党员服务群众长效机制,拓展党员联系群众的途径,丰富党员服务群众的内容,取得了良好效果。制度建设上求突破。以"三级联创"、"双链双推"等活动为载体,落实目标制、分析制、问责制、通报制,各乡、村党组织每月召开一次党员联系群众会议,每个季度召开一次分析通报会议,研究分析基层党建和党员联系群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查找不足,制定措施,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众多成果和共识,但是也涉及两个基本理论问题需要加以澄清.即"多样和谐"与"一元主导"的关系、和谐与矛盾和斗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要进一步搞好成都市的村民自治建设,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必须处理好"村支两委"的关系.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和对全国各地处理"村支两委"关系的种种具体做法的观念,认为实施"两委合一"制是解决"村支两委"矛盾的最佳途径.但目前人们对是否应该在农村实行"两委合一"制尚有争议.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调查与观察,对在农村实施"两委合一"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作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分析表明,在农村实施"两委合一"不仅具有许多优越性,而且可以解决"两委分立"制无法解决的许多矛盾和问题;同时,也不存在一些学者所担忧的实施"两委合一"后可能出现的种种问题.因此,笔者认为,我们完全可以在成都市农村实行和推广"两委合一".  相似文献   

8.
"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是我国的一项有效回应了长期割裂的两岸关系现实需要的基本方针政策。从中国现代化任务来说,它提供了海峡两岸和平发展的制度保障和良好政治环境;从处理台湾问题原则上来说,它是对和平共处的灵活运用和新的创举;从国家政治体制上看,它为海峡两岸提供了政治整合以及政治权力分配的有效路径;从政治民主来看,它体现了两种不同民主制度的共存的可行性和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一国两制、和平统一"方针政策为构建两岸和谐、发展和统一关系,将继续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代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可以概括为三方面:对人大代表职责明确分类;改善人大代表的经济待遇;激励人大代表的责任心.代表法在为各级人大代表规定职责方面第一次提出了"会期工作"和"闭会期活动"两个概念,因此从职务的角度看人大代表在本质上就是全职,而不再是兼职了.但是,代表法虽然从职务内容的角度确立了全职人大代表制,却尚未建立职业人大代表制,其确立的人大代表经济待遇制度是职业制与义务制的混合,表明全职人大代表制客观上只与职业人大代表制匹配.人大代表责任心激励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义务制人大代表制度的缺陷,促使义务制人大代表认真履行法定职责.  相似文献   

10.
所谓两制关系就是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问题。十月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世界性交替的伟大时代,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两制关系,对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事业影响深远而且重大。邓小平在前人关于两制关系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对新的国际形势的科学分析和判断,并且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新的认识并且进行了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