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热词     
职场木乃伊 不久前出炉的“2011年上班族亚健康大调查”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现象在白领群体中不在少数,有50.12%的人“特别容易疲劳”。春节假期前,“职场木乃伊”现象更是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工作中,“职场木乃伊”表情麻木、打不起精神,身体没有疾病,心理健康,却依然过得不开心,只依仗着一种惯性工作。  相似文献   

2.
《党课》2012,(15):114-115
【求助记录】我是一跨国企业的白领女性,每当走进办公大厦,便会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这里的员工,女性都很靓丽,男士都很帅气,置身其中,我总要不断提醒自己:注意形象,提高品位,增加魅力!对此,我很忐忑,能否请“三T公司”的职场专家给些指导:  相似文献   

3.
安同澍 《求贤》2011,(9):27-27
职场如战场.如何在竞争激烈、复杂多变的职场中应对自如,力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很多人都有自己的独门秘籍。我认为做到“一活三稳”.立身职场便不会有大的闪失。  相似文献   

4.
焦佳妮 《求贤》2011,(2):49-49
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稳中求胜”已成为职场人的共识。那么在形势逼人的职场中.优秀的“卧槽族”具备怎样的上乘表现才能把槽卧得既稳定又有发展前途呢?  相似文献   

5.
《党课》2014,(5):114-115
有位朋友倾诉:职场压力越来越大,心情变得很坏——有时萎靡不振,对什么都不感兴趣;有时乱发脾气,看什么都不顺眼。很显然,这是职场压力带来的心理问题,“三T公司”特约心理专家提供八个妙招,教各位职场朋友——  相似文献   

6.
《党课》2011,(7):115-116
【求助记录】本人初入职场,遇到很多问题,感到压力很大,请问我该如何应对? “三T公司”特约职场顾问回答如下——  相似文献   

7.
《党建文汇》2013,(10):57-57
据调查.职场中有近六成人很“一闭”。他们不合群,喜欢独来独往;懒于表达,与同事无话可说。他们的冷淡会影响团队士气.沟通不畅会降低工作效率,更不利于个人的职场发展。职场自闭通常有4种原因,各有相应的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8.
《党课》2010,(21):114-115
替你谋划 【求助记录】求助者:张小龙,男,26岁,职专毕业。求助内容:在现今职场哪些技能最受欢迎,以便有的放矢地提高自己,少走弯路。接待:“三T公司”特约职场专家。  相似文献   

9.
刘继兴 《廉政瞭望》2011,(19):29-29
我们常常在电视剧中发现蒋介石的名号实在太多,常见的就有“委员长”、“总裁”、“委座”、“校长”等等,可见这个老蒋在其“职场”里的傲人经历。  相似文献   

10.
《党课》2012,(1):115-116
【求助记录】本人已过了而立之年,在职场打拼中尝到了说不尽的苦辣酸甜。职场中的矛盾实在太多了,每天都能碰到不愉快的事;经常为一些不愉快的事气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情绪很不好。今请教“三T公司”的老师,告诉我人在职场,如何少生气不生气,保持健康良好的情绪。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月29日,北京首届“魅力社区”评选活动,经过四个多月的初选、复选和决选,居民们用手中的200多万张有效选票,从遍布京城的2500多个社区中,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十大“魅力社区”。近日,记者步入其间,零距离感受到了“魅力社区”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3,(14):56-56
前不久,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与职介机构联合发布的《2012年度中国职场心理健康调研报告》显示,职场个人幸福感排名中,政府机关排名倒数第一。然而,这一结果却引起了网络的普遍吐槽:“身在福中不知福”“矫情诉苦”“让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群众情何以堪”,等等。诚然,幸福首先是一种个人感受,对于公务员的幸福感,公务员应当最有发言权。但是,当社会看法与公务员的个人感受反差很大时,  相似文献   

13.
职场面具     
“小时候,我哭着哭着就笑了;长大后,我笑着笑着就哭了。”这句话道出了不少职场人的无奈。“一些职场人就像戴了面具一样。”西南大学心理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主任杨东说,“他们一边忙工作,一边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同事勾心斗角,与领导虚与委蛇,心变得很累,轻则出现失眠、紧张和职业倦怠等现象,重则导致抑郁、焦虑和强迫等心理障碍。”他呼吁,上班族要摘下“面具”,活出自我,用感性思维感受人际关系的纯真。  相似文献   

14.
赵璐 《求贤》2008,(1):40-40
一边是前往深圳发展的大好机会,一边是眼看就要到手的年终红包,该如何取舍?近几日,机械工程师吴先生有点为难,最终,他还是决定放弃“钱途”奔“前途”。在绝大多数职场人眼中,眼下跳槽是一年中最为尴尬的时候,与吴先生类似状况的为数不少,而目前某大型人力资源机构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过半职场人愿为工作良机割舍年终红包。  相似文献   

15.
刘福奎 《求贤》2007,(2):32-33
人人都想成为被上司赏识的人,都想成为上司“身边”的人。殊不知,上司身边的人和被上司重用的人职场风险也最大。古人云:“伴君如伴虎”,有时是职场里的真实写照。可以说,学会正确与上司相处,直接关系着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个人的成长进步,特别是在上司身边工作,更需要学会一点与上司相处的学问和艺术。  相似文献   

16.
陆睿 《当代党员》2014,(8):58-59
智联招聘针对职场白领跳槽现象做了一项调查:在6000名受访者中,有80.8%表示“已经跳槽”“准备找下家”和“有跳槽计划”。“以前,职场新人喜欢频繁跳槽;今天,一些成熟职场人士也开始喜欢跳槽。”不少职场白领,一旦碰到烦恼问题或对工作产生厌倦,就立马想着跳槽。而下一份工作,又成为新一轮跳槽的开始。跳槽冲动,因何而生,又该如何平复。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13):114-116
【求助记录】每个人的自身条件或许会有很大差异,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不可避免地要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而我,现在正面临着这一转变。怎样使自己的转变更顺利一些、使自己的职场性格更完善一些,是我正急于谋划的,特请“三T公司”的职场顾问予以帮助。  相似文献   

18.
这是一群职场精英,拥有不俗的收入和优渥的生活条件。当“衣食无忧”已经不能注脚他们对“小康”的理解,那什么才是他们眼中的“小康”呢?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13):113-114
【求助记录】本人硕士研究生毕业后总算谋到一份还算满意的工作,以后职场的路该如何走,如何应对竞争、做好职业规划,是我当前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问题,请“三T公司”的职场专家予以指教!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2,(20):27-27
近年来,“过劳死”这个名词在媒体报道中的使用率逐渐攀升。据一项专业机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近两成的职场人明确认为自己“过劳”,而IT行业从业人员“过劳”情况的比例是最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