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五四"新女性到"妇女干部",从"铁姑娘"到当代"新典范",中国女性社会角色经历了历史变迁.官方意识形态和个人话语,社会主义伦理和传统的正统观念,性别平等和性别差异,各种矛盾相互冲突和交织,共同构建当代中国女性的社会生活,共同界定其社会角色.而中国当代女性试图寻找各种途径来表达自身的性别意识,以此对抗意识形态话语对个性和性别差异的束缚.其中一种做法是以4类新模范女性取代过去的原型化革命榜样,其中包括来自外国文化传统的新榜样.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80后"以父母的角色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可是他们作为父母的角色常常被其他群体所替代,特别是被孩子的祖父母(包括外祖父母)所替代."80后"父母的角色替代现象对孩子的身心发展不利,因此,无论是"80后"、"80后"的父母还是社会,都应客观认识这种现象,并采取有效方法以规避此现象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相似文献   

3.
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不仅受到儿童的喜爱,也被很多青年女性视为"好男人"的典型代表,从而出现了"嫁人就嫁灰太狼"的现象并备受社会关注.对于这种现象,我们要正确分析、积极评价,帮助青年女性树立理性的择偶观.  相似文献   

4.
反对二元论,弘扬古代女性寓言与女性神话,彰显自然的女性化或女性的自然化,这是生态女权主义的"本体论证明",也是其"生态"与"女权"的耦合.即"生态女权"得以成立的合法性论证.然而,生态恢复、女权复归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融合于劳动解放或生产发展的历史之中.生态女权主义撇开劳动及其历史而在寓言和神话里兜圈子,其所谓的"生态"与"女性"不过是黑格尔式的"静态的非历史的抽象",相应的,"生态女权"也不过是拉萨尔式的"非现实主义"的梦呓.  相似文献   

5.
网络对女性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促进了整个社会性别意识的提高,推动着女性运动和事业的发展,为女性争得了"说话"的权利.但事物总是具有两面性,网络也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女性改变传统的社会角色定位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也给女性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本文指出的是网络世界中女性发展的一些失衡与错位.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性别的视角,通过对电影《新女性》及其相关传媒文本的文本分析,探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新女性"的角色扮演与社会互动,从中揭示男性主体对女性的角色塑造和掌控。  相似文献   

7.
建构"社会中国":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社会中国"为视角,审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社会政策的演变和发展.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社会政策发展历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前改革阶段、1980~1990年代的改革阶段、2002年以来的新阶段.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在社会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的"国家垄断",到改革开放后的"国家退却",再到"国家再临"的演变过程,从而使我国的社会政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由二元"社会中国"到三元"社会中国"再到"福利地区".在新世纪,面对经济改革过程中积累的种种社会问题,中国开始强化国家在公共福利和服务中的角色,出现了社会政策的急剧扩展,新的社会政策体系正在形成之中.但是,统一的"社会中国"的图景依然模糊,"省域公民社会身份"的形成或是破题之处.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有关"剩女"文献的回顾和反思,指出"剩女"的概念界定缺乏科学性和严谨性.其是否已经成为一个实质性的社会问题也有待进一步论证.透过"剩女"现象所引发的社会关注和研究局限,笔者认为有必要在婚姻角色过渡的理论视角下对青年的择偶、结婚意愿、婚姻生活和婚姻角色及其成因和后果加以动态的考察.在此基础上,本文归纳了影响婚姻角色过渡的三类因素:社会背景、家庭资源和个人经历,并探索性的将婚姻角色过渡的分析框架解构为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协商机制、行动机制和影响机制.  相似文献   

9.
"剩女"现象是最近几年十分受关注的一种现象,因为其体现了在社会转型,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婚姻家庭观念的变迁.本文立足于社会性别的视角,对"剩女"现象产生的原因、在社会生活中面临的压力作出分析,给出一些解决此现象的方法,以期理性地思考和对待之.  相似文献   

10.
站在全球化与风险社会的时代,"剩女"现象在中国已经不是什么新奇的事物了,但在建构主义视阈中,"剩女"危机所引发的社会后果不可忽视。本文从建构主义范式透视社会学理论对于"剩女"危机的理论认知,剖析"剩女"主体在面对建构女性与女性建构的断裂中存在危机的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1.
“原则”与“数量”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词汇。“原则”,是指说话或行事所依据的法则或标准;“数量”,则是指通过计量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然  相似文献   

12.
格里芬借用的概念—“祛魅”和马克思在早期著作中引入的“异化”概念都蕴含了一个相近的思想批判主客体的分离。但由于两人所处的时代、肩负的使命和建构理论的目的不同,这两个概念又反映出二者思想上的巨大分歧。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当代西方哲学,正确评价以格里芬为代表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澄清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西方哲学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鲁迅是现代中国迄今无人超越的伟大思想家、文学家。他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他后来走上了“一条中国知识分子唯一正确的道路”,“终于成为了共产主义者”;而在于他为中华民族贡献了别人无法贡献的、他个人独有的东西;而这种贡献是早在五四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4.
市场化在农村的推进全面地改变了过去计划体制下农村的传统块状结构组织和整体性社会结构.与此同时,过去"生产队"式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失去了原有的效果.因而要从思维认识上转变到农民现代化的核心主题上,改过去"单位化"动员为"市场化"组织调控,才能使新形势下的农村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有效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文章阐述了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和江泽民的“三个代表”两个论断共同的历史观基础和历史经验基础 ,及其在内容上的内在一致性。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个代表” ,反映了两代领导集体之间一脉相承的继承和发展关系 ,反映了本世纪最后二十多年历程中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胜利发展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6.
从"认识论"向"本体论"回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30年代,毛泽东发表了《实践论》一文,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创立后又一次将实践问题提上了哲学的议事日程。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人们已经看到,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包括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在内的几乎所有现存的一切,都成了实践的对象。实践的问题不仅是认识论问题,而且是本体论问题。以改造世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提出实践问题并成功地指导了一个多世纪世界性的革命运动后,正在回归到实践本体上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在21世纪的发展前景召唤着我们必须重视《实践论》的再研究和再评论。这对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引…  相似文献   

17.
罗静 《前沿》2010,(24):46-48
我们党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思考,经历了从"共同富裕"到"和谐社会"的发展。如何考察"共同富裕"与"和谐社会"理论之间的关系,这种发展也告诉我们在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上永远没有唯一的、现成的、永恒不变的答案。如何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实现,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在1990-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我国法院工作主题经历了由“稳定”到“公正与效率”的变化。分析引起我国法院工作主题变化的经济原因,有助于我们正确把握中国司法体制改革的走向。  相似文献   

19.
“侦查虚拟化”、“虚拟侦查”是伴随智能犯罪高发、计算机技术应用于侦查而来的新名词.这一新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作者的思考:究竞何谓虚拟化?虚拟化这个概念在侦查中的应用是否得当?是否会带来新的问题?从“虚拟”一词的本源词义入手,对当前学界中的“侦查虚拟化”等观点进行详细解读.有助于揭去“虚拟化”的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20.
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三个代表”的要求,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也是我们在新世纪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不断夺取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胜利的根本要求。一、“三个特色”的来龙去脉“三个代表”的提出,是江泽民同志深思熟虑的思想结晶,是他长期以来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进行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从“三个代表”重要的思想渊源观察,“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又是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后提出的“三个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